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对居家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Ⅳ期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未出现停药及用药减量的现象。 结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能够改善居家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的次数。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癌痛患者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滴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6例癌痛患者应用芬太尼PCIA滴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总结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结果 26例癌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便秘2例、恶心、呕吐15例、头晕、嗜睡4例、谵妄1例、肌阵挛1例,均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好转。结论熟悉并掌握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建立安宁疗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探讨其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为客观评价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与检测工具。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临床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拟订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标准,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 20 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将该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使用该指标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护理质量标准包括Ⅰ级指标4条、Ⅱ级指标27条。将肿瘤患者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后与应用前患者临终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安宁疗护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镇痛科2012年1 月至2015年7 月住院中重度癌痛患者30例,采用开放非对照试验,使用芬太尼PCIA滴定多瑞吉治疗癌性疼痛,记录滴定情况、疼痛评分、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0例滴定成功,10例滴定失败(其中8 例疼痛缓解不佳,2 例不良反应无法耐受而中断滴定)。 20例滴定成功患者的疼痛评分在芬太尼PCIA、PCIA+ 多瑞吉和多瑞吉治疗后较PCIA前的一般疼痛评分、最严重时评分、活动时评分和静息时评分均显著下降(P < 0.05),PCIA+ 多瑞吉较PCIA的所有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 < 0.05),多瑞吉较PCIA的一般疼痛评分和静息时评分显著下降(P < 0.05),而活动时评分和最严重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疼痛对于患者生活影响评分方面,20例滴定成功患者在PCIA、PCIA+ 多瑞吉和多瑞吉治疗后较PCIA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 0.05),PCIA+ 多瑞吉治疗和多瑞吉时较PCIA患者除行走能力外均显著改善(P < 0.05),多瑞吉较PCIA+ 多瑞吉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所有的不良反应在滴定后较滴定前除恶心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未观察到肌肉强直、意识丧失、呛咳、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适合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的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患者,应用芬太尼PCIA滴定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析根因分析法(RCA)在降低门诊退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根因分析法,研究不合理退药的原因,制定持续的质量改善措施,与2020年7月开始实施。分析该模式实施前(2010年1—6月)和实施后(2020年7—12月)的门诊药房退药率变化。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退药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RCA在门诊药房的退药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显著降低退药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障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7.
目的采用PDCA循环法提高门诊窗口药师对儿科用药的交待率。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门诊窗口药师儿科用药交待率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在未交待的项目中,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分别下降了57.9%和55.9%。结论 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门诊窗口药师对儿科患者家属用药交待率,值得在门诊患者用药教育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对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我国的安宁疗护起步较晚,但需求量很大,针对晚期癌症安宁疗护的评价量表多是引用自国外,缺乏本土化、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基于我国国情的晚期癌症病人的安宁疗护模式和理论还需进一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9.
羊波  韩冰  黄萍  王鹏 《中草药》2017,48(5):884-887
目的研究小春花(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的全草)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相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春花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卫矛醇(1)、30-nor-21β-hopan-22-one(2)、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3)、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6)、槲皮素-3-α-L-鼠李糖-7-O-α-D-葡萄糖苷(7)、山柰酚-3,7-O-α-L-二鼠李糖苷(8)、12-二十三酮(9)、β-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3~7和9为首次从阴地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0为首次从小春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用于干预终末期癌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进行终末期癌痛护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镇痛治疗与常规终末期癌痛护理,研究组另给予以接纳与承诺疗法为核心的心理灵活性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