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36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诊时的需求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仅仅要求就诊时得到疾病的治疗,更希望得到相关知识的指导,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3.
背景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机体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对学习记忆也能产生影响. 目的 近年来关于GC增强记忆巩固的神经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就近年的进展予以综述. 内容 在人体和动物的众多研究均提示,去甲肾上腺系统的激活在GC影响记忆的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谷氨酸及其受体、内源性大麻素也参与其中.GC对记忆巩固的调节主要通过基底外侧杏仁核(the basolateral complex of the amygdale,BLA)及BLA与其他脑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且不同的麻醉药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也不相同. 趋向 深入研究GC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有利于临床工作者制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减少乳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本科室的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2016年7~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实施后组。实施前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组给予品管圈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PICC置管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乳腺癌PICC并发症的效果、非计划拔管率及留置时间。结果实施前组出现PICC并发症的例数为40例,发生率为50.0%;实施后组出现PICC并发症的例数为10例,发生率为12.5%;实施后组的非计划拔管率7.5%低于实施前组的21.3%,实施前组的留置时间(112.6±24.3)d短于实施后组的(176.7±3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乳腺癌PIC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置管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哥本哈根倦怠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CBI)对昆明铁路局机务段在岗机车乘务员进行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同时对该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发放问卷2024份,回收有效问卷1967份,有效回收率为97.18%;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年龄(37.56±7.19)岁.该人群职业倦怠平均得分为73.44±23.06,108人处于轻度职业倦怠,占总人数的5.49%;551人处于中度职业倦怠,占总人数的28.01%;1 308人处于高度职业倦怠,占总人数的66.50%.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付出影响、回报情况、自身工作条件3个公因子进入方程;从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看,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付出影响、回报情况、自身工作条件;从偏回归系数看付出影响与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上呈正相关,而回报情况和自身工作条件与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上呈负相关(P<0.001). [结论]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现状较严重;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为付出影响、回报情况、自身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染毒对人胚胎肝(L-02)细胞中c-jun末端激酶(JNK)的变化。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50、100、150μmol/L的亚砷酸钠溶液中培养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染毒24 h时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杂交(Western-blot)法检测JNK及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L-02细胞的存活率及G0-G1期构成比均较低,JNK、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和S期构成比及凋亡率均较高;而G2-M期构成比在5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较低,在100、15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凋亡率及JNK和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亚砷酸钠诱导L-02细胞凋亡可能与JNK及p-JNK表达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7.
杭州市艾滋病GM(1,1)模型灰色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测杭州市2005~2010年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该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杭州市1999~2004年HIV/AIDS的检出报告数,采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2005~2010年HIV/AIDS的报告数。结果在未来6年内杭州市艾滋病仍将维持在30%以上的速度增长,该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政府与艾滋病协调会议成员单位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艾滋病防控力度,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量化精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鼻肠管留置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ICU收治的共计543例行鼻肠管留置危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273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70例,实施量化精细护理)。比较2组的鼻肠管留置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操作耗时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脱管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出ICU时和出院时,2组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上臂肌围(AMC)均较干预前有所增大,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ICU危重症鼻肠管留置患者中应用量化精细护理,对鼻肠管留置质量提升、不良反应减少及营养指标改善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如卧床休息、腰椎牵引、低频脉冲电疗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神经松动术治疗,每天治疗2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和简体中文版Oswestry失能问卷(SCOD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VAS、JOA及Oswestry失能问卷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40±0.83)分、(2.27±1.10)分]、JOA评分[分别为(18.73±2.22)分、(16.40±1.68)分]及Oswestry失能问卷评分[分别为(8.60±2.13)分、(12.07±1.6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疼痛病情及运动功能,对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治疗师徒手辅助下肢步行训练,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及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BS、FMA评分及FA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BBS评分[(45.00±4.47)分]、FMA评分[(28.67±3.66)分]、FAC分级[(3.55±0.94)级]及10m MWS[(0.83±0.23)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除大便控制以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如厕评分[(7.50±2.02)分]、转移评分[(13.06±1.65)分]、步行评分[(12.55±2.04)分]、上楼梯评分[(8.20±1.48)分]及MBI总分[(74.60±7.7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