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01例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22.8%(23/101),神经外科16.8%(17/101),呼吸内科13.9%(14/101),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5.4%(35株)、肺炎克雷伯菌13.8%(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3%(17株)、铜绿假单胞菌8.7%(12株)。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结论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2.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47例麻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娟  罗林丽  黄蔚 《西部医学》2012,24(5):928-929,93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47例宫颈癌经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全身麻醉资料,对生命体征改变、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各时点SBP、DBP、HR、SpO2、PetC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201±18.8)min,平均麻醉时间(213±20.1)min,平均拔管时间(9.3±4.0)min。术中5例(10.6%)患者并发了皮下气肿,8例(17.0%)患者并发了少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结论全麻下经腹腔镜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麻醉要求较高,应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机械通气参数,加强监测,预防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
罗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75-75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于行神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12月间入某医院择期进行开颅手术的老年患者共4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A组22例和B组22例,A组患者输注羟乙基淀粉液(6%),B组患者输注乳酸钠林格液,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麻醉诱导15min时开始,而此过程一般在30min内完成。患者在手术中要被监测,包括心电图(ECG)、心率(HR)、尿素氮(BUN)、肌酐(Cr),其中尿素氮和肌酐的监测时间在进行AHH之前、AHH之后、AHH之后30min、AHH之后60min和AHH之后3小时的改变。结果 A组和B组老年患者在AHH前后的各个时间点与组内相对比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输注羟乙基淀粉液(6%)进行AHH对开颅手术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没有较明显影响,应值得被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4.
45.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俊  罗林丽  林雪梅  阮履强 《四川医学》2009,30(7):1021-102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门诊宫腔镜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0.75μ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术中间断推注异丙酚维持麻醉,于术毕前2min停药,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及异丙酚用药量;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术中VAS评分和停药后改良OAA/S镇静评分。结果R组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较F组明显缩短,R组与F组相比异丙酚用药减少约30%(P〈0.05);F组与R组比较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明显降低,R和F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分别为4%和24%(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3,4,5min改良OAA/S评分R组明显高于F组(P〈0.05);但术中VAS评分和苏醒期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宫腔镜术中应用。具有麻醉起效快、苏醒快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更适于门诊使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文扭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资料,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及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治愈率分别为51.09%、44.81%(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66.74、117.29.结论 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优于文拉法辛.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Freeze—dri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的现场流行病学效果和疫苗安全性。方法选择近3年未发生过水痘流行、无水痘患病史、未接种过VarV的小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盲法、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的观察对象分成试验组2476人,接种VarV;对照组2534人,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结果经追踪随访,水痘发病率试验组为0.8‰,对照组为8.7‰。根据二项分布概率法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B.P=0.000017)。疫苗效果(Vaccine Efficacy,VE)为90.8%,VE95%可信限下限为88.8%。结论VarV具有良好的现场流行病学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注射用弥可保1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避光),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14d为1疗程,使用2个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结果治疗组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H-反射)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对DPN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结构、血流密度、视觉质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单眼弱视儿童中的特点,并评价其在单眼弱视儿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弱视患儿81例。使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测量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管丛的微血管结构和血流密度;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对患者视觉质量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在81例单眼弱视儿童中,屈光参差性弱视47例,斜视性弱视34例。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在外环上、外环下和外环平均值均较对侧眼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3 mm×3 mm范围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的血管线性密度(VD)1 mm ×1 mm、VD1 mm ×3 mm、VD3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P<0.05),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V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弱视眼的血流灌注密度(PD)1 mm ×1 mm、PD1 mm ×3 mm、PD3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P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6 mm×6 mm范围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的VD1 mm ×1 mm、VD1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V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的PD1 mm ×1 mm、PD1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P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的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V值(OV100%、OV20%和 OV9%)低于对侧眼,弱视眼的客观散射指数(OSI)高于对侧眼,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MTF cutoff、OV100%低于斜视性弱视眼,OSI高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黄斑区OCT和OCTA对评估单眼弱视患儿视网膜的结构和血流变化有一定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较斜视性弱视变化更大;弱视眼的视觉质量较正常对侧眼降低,屈光参差性弱视较斜视性弱视的视觉质量稍差,OQASⅡ能客观全面获取单眼弱视儿童视网膜成像质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以期改善损伤神经运动功能.方法 (1) 用贴壁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细胞 (HUMSC) , 同时进行分离, 提纯和鉴定; (2) 构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其转入HUMSC, 构建NT-3-HUMSC细胞, 体外检测其存活情况及NT-3表达情况; (3) 筛选作用于SOCS3的特异性靶点, 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 设立阴性对照, 设计并合成SOCS3-siRNA, 同时在体外检测功能; (4) 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为:假手术组10只;T12全脊髓横断损伤模型40只, 随机分为4组, 生理盐水治疗组10只;siRNA+NT-3-HUMSCs治疗组10只;NT-3-HUMSCs治疗组10只;SOCS3-siRNA治疗组10只.以上各组造模成功后, 分别存活1、2月和3月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 (1) siRNA+NT-3-HUMSCs联合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组BBB评分明显高于NT-3-HUMSCs、siRNA和生理盐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siRNA+NT-3-HUMSCs联合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组爬网格实验表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高于NT-3-HUMSCs、siRNA和生理盐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可以改善SD大鼠脊髓损伤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