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附子理中汤择时用药对脾阳虚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苦寒泻下加饥饱失常法塑造脾阳虚家兔模型,然后分别于巳、申、亥时采用附子理中汤灌胃疗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RI活性.结果显示附子理中汤能提高脾阳虚家兔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并以脾经的峰值时辰巳时组为著,申时组次之,亥时组又次之,且均显著优于自愈组,证明择时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为探讨临床辨证择时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探讨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抑制剂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将人大肠黏膜上皮细胞系Caco-2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rp1抑制剂组,对照组正常培养细胞,模型组、Drp1抑制剂组均采用缺氧12 h后复氧2 h的方法构建缺氧复氧模型,Drp1抑制剂组在H/R前给予Drp1抑制剂Mdivi-1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线粒体超氧化物指示剂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蛋白。结果 细胞活力对照组>Drp1抑制剂组>模型组(P均<0.05);细胞内线粒体ROS含量模型组>Drp1抑制剂组>对照组,线粒体膜电位对照组>Drp1抑制剂组>模型组(P均<0.05);细胞凋亡率模型组>Drp1抑制剂组>对照组(P均<0.05);细胞Drp1蛋白表达模型组>Drp1抑制剂组>对照组,Mfn2蛋白表达对照组>Drp1抑制剂组>模型...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VIM-AS5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Lnc2Cancer 3.0数据库分析VIM-AS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生存期的相关性。RT-qPCR检测乳腺癌BT-549、MDA-MB-435、MDA-MB-231、CAL-51细胞中VIM-AS5的表达量。通过脂质体分别将VIM-AS5过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CAL-51细胞,依次记为VIM-AS5组和NC组。采用集落形成实验、划痕愈合法分别检测CAL-51细胞的增殖活力和迁移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IM-AS5与miR-500a的靶向关系。RT-qPCR检测CAL-51细胞中miR-500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L-51细胞中JAK/STAT3分子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IM-AS5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VIM-AS5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VIM-AS5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VIM-AS5高表达乳腺癌患者(P&...  相似文献   
974.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系统评估和预测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NB-ALSS)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21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分为人工肝组(115例)和对照组(95例),并进行MELD和CTP评分。根据评分将每组进一步分成MELD< 20分、20分≤ MELD< 30分、30分≤ MELD< 40分和MELD> 40分四个亚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亚组MELD分值的变化和人工肝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各亚组实际病死率与预期病死率及不同CTP评分分级进行比较。同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MELD评分的短期生存率和病死率。 结果人工肝治疗后各亚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 ± 0.3)vs.(1.4 ± 0.3);(2.2 ± 0.8)vs.(2.6 ± 0.8);(4.1 ± 1.5)vs.(5.2 ± 1.7);(9.6 ± 2.8)vs.(12.2 ± 4.8),t = 4.303、3.152、3.545、3.130,P均< 0.05]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152 ± 74)μmol/L vs.(287 ± 118)μmol/L;(266 ± 160)μmol/L vs.(422 ± 114)μmol/L;(370 ± 144)μmol/L vs.(517 ± 126)μmol/L;(564 ± 180)μmol/L vs.(628 ± 121)μmol/L,t = 4.960、5.951、4.915、2.577,P均< 0.05]均低于治疗前。人工肝治疗后MELD分值除MELD ≥ 40分组外,其他三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10.2 ± 3.4)分vs.(16.6 ± 2.5)分;(18.2 ± 4.2)分vs.(24.7 ± 2.6)分;(30.1 ± 7.5)分vs.(36.2 ± 2.3)分,t = 7.036、9.094、5.476,P均< 0.05],并且此三组的人工肝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ELD下降分值(△MELD)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286、2.906、2.021,P均< 0.05)。20分≤ MELD< 30分及30分≤ MELD< 40分,人工肝组病死率低于预期病死率(40.8% vs. 76.0%、51.4% vs. 83.0%,χ2 = 12.119、8.880,P均< 0.05),且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40.8% vs. 61.9%、51.4% vs. 82.4%,χ2 = 4.030、4.710,P均< 0.05);20分≤ MELD< 30分及30分≤ MELD< 40分,CTP C级人工肝组患者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38.8% vs. 59.6%、51.4% vs. 76.5%,χ2 = 3.900、4.400,P均< 0.05)。同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20分≤ MELD< 30分及30分≤ MELD< 40分的人工肝组患者短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χ2 = 3.890、5.700,P均< 0.05)。 结论在MELD评分系统基础上引入CTP分级可指导NB-ALSS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评判。  相似文献   
975.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藏族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及与内地(长沙市)患者透析时机的差异。方法以1997年8月至2008年12月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116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1997年8月1日至2005年12月30日,B组: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评价开始透析时肾功能[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表示]、尿毒症症状、并发症以及首次透析的情况,了解西藏地区CRF患者的透析时机,比较西藏与内地CRF患者透析时机的差别,分析影响透析时机的因素。结果西藏地区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时eGFR为(2.75±1.4)ml/(min·1.73m2),其中95.6%(110/116)为过晚透析。A组与B组患者尿毒症症状、并发症、自动出院、死亡、移植情况无明显差异,继续透析B组高于A组(P0.001)。与内地透析患者比较:原发病方面西藏地区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低于内地,分别为38.7%和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肾脏疾病高于内地,分别为35.4%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西藏地区首次透析eGFR水平明显低于内地(P0.001)。结论西藏地区CRF患者近10年多数透析时机过晚,差于以长沙为代表的内地地区。过晚透析导致高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76.
额叶脑挫裂伤在颅脑损伤中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相对特殊,除有较大的血肿占位、瞳孔改变等脑疝表现需行急诊手术外,大部分患者在行保守治疗过程中有突发病情恶化的风险,往往因丧失手术时机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笔者总结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96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对其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77.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4例经病理学确诊,分化良好的Ⅳ期pNENs患者,接受口服CAPTEM方案,分析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  结果  14例患者接受定期随访2年余(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1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r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4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约为8.9(3~24)个月,2年生存率为85.7%(12/14),其中不良反应均为3级以下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capecitabine and temozolomide,CAPTEM)方案是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的有效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78.
罗杰  孙治君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5):1031-1034
恶性肿瘤的侵袭及转移需要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涉及到很多蛋白水解酶类,其中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系统。uPA系统不仅促进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还参与癌细胞增殖与肿瘤血管形成。本文对uPA系统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临床预后价值,以及目前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腹腔注射全反式维甲酸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时相变化及免疫组化检测p27Kip1蛋白和GFAP蛋白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p27Kip1蛋白和GFAP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反式维甲酸可诱导大鼠C6脑胶质瘤分化,降低肿瘤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