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 了解广州市高校大学生烟草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广州某综合性高校850名大学生的吸烟情况,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广州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吸烟率为15.4%(男生21.6%,女生9.4%),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月消费水平的大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吸烟有不同认知和态度的大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烟草危害知识和对禁烟持有正向的态度(认为吸烟是成瘾性疾病、介意别人在周围吸烟和支持禁烟广告等),有利于减少大学生吸烟的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源地、自觉健康状况和成绩等6个因素是大学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来自香港的大学生吸烟的危险性是来自内地城镇大学生的4.45(1.67~11.87)倍;自觉健康状况很差的大学生吸烟的危险性比很好的大学生高(OR=1.98, 95%CI:1.32~2.24);半年内患3次及以上腹泻/感冒是吸烟的保护因素(OR=0.06, 95%CI:0.02~0.16);患慢性病的大学生吸烟的危险性是未患大学生的3.54(1.55~8.05)倍;夜晚睡眠时间为6 h和8 h以上的大学生吸烟的危险性比睡眠时间少于6 h的高(分别OR=16.35, 95%CI:4.39~60.84;OR=5.31, 95%CI:1.27~22.25);成绩在班级位于下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吸烟的危险性是上1/3学生的4.20(1.33~13.27)倍。 结论 该综合性高校大学生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生源地、自觉健康状况、患腹泻/感冒频率、是否患慢性病、夜晚睡眠时间和成绩6个因素是吸烟的影响因素。针对该校大学生特别是来自香港、自觉健康状况很差和成绩位于班级下三分之一的男生,应积极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以降低高校烟草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72.
罗旭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54-154,156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满意度达到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84.98%(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处理结石所致急性上尿路梗阻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采用输尿管镜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上尿路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石分布在输尿管上段38例,中段17例,下段41例;结石大小为0.4cm×0.5cm~1.5cm×3.1cm。入院时血肌酐116~1831μmol/L,合并泌尿系感染70例,合并严重高血钾、酸中毒4例,入院后均采用输尿管镜处理结石。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输尿管内成功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术后24h内尿量均明显增加,术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有3例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经积极处理后好转;65例残留结石者均于二期再次行输尿管镜或开放手术治疗,术后未再发现有较大结石残留;所有患者无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等并发症发生,均安全出院,随访半年病情无复发。结论上尿路急性梗阻无尿绝大多数是由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尽早明确诊断并尽快处理结石对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输尿管镜应成为处理急性上尿路梗阻的首选方法,当合并泌尿系感染时,术中、术后应尽量防止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75.
罗旭  李春鸣 《贵州医药》2001,25(7):582-583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分布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6例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研究。结果:正常膀胱粘膜Bcl-2均为阴性。Bcl-2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但相互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随病理分级增高阳性表达逐渐提高,相互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肿瘤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未复发肿瘤,相互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与病理分级有关,可作为术后预测肿瘤复发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6.
沈寅初  阎勇  罗旭  梁国标 《贵州医药》2001,25(12):1063-1066,F003
目的 研制非阻断性可复性输精管腔内节育栓,动物实验观察其节衣效果及取栓后复孕率。方法 自行设计纯钢管状节育栓,外表面镀纯银。体外观察节育栓浸泡之杀精效果,置入免输精管后观察精液质量改变及节育效果。取栓后观察复孕率。结果 节育栓浸泡液铜离子浓度超过230μg/ml,有明显杀精效果。置管后生育率为2%,节育栓通畅,32周后部分节育栓被铜堵塞梗阻,取栓后复孕率为53.85%。结论 银管状铜节育栓在体外和活体内均能释放足够浓度的铜离子,有肯定节育效果。32周前节育栓通而不孕,取栓后有较好复孕率。远期节育栓腔内氧化层堆积造成管腔梗阻,尚有待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40例膀胱癌组织中MVD记数为MVD为(47.9±8.7)。其中Ⅰ级、Ⅱ级和Ⅲ级膀胱癌MVD分别为(36.2±7.5)、(44.4±9.7)和(54.9±7.0);VEGF阳性率72.5%(29/40),Ⅰ级、Ⅱ级和Ⅲ级阳性率分别为43.8%(7/16)、85.7%(12/14)和100%(10/10)。正常膀胱组织MVD(13.4±7.8),VEGF表达为0%。结论MVD值和VEGF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可以作为膀胱癌诊断和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评价现状,分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思路。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261名医生和758名患者/家属为调研对象,利用PDRQ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 3.0和SPSS 21.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科室和从业年限的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看病方式的患者/家属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家属客观行为及满意度分别对医患评价有较大影响。人格特质中的利他性、适应性以及社交性与医患关系评价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改善患者/家属行为及感受,提高其满意度,重视医患双方人格特质和心理变化,有助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9.
本文收集了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62个蟾酥样品,将样品的氯仿提取液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用PRIMA法对获得反映样品整体化学成分的数据进行识别分类,使薄层色谱鉴定数据化,鉴定结果更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凝集素受体分布与膀胱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PNA),菜豆凝集素(PHA)及扁豆凝集素(LCA)等3种凝集素对52例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25例淋巴结转移癌,进行亲合组织化学法研究。结果发现PHA、PNA、受体阳性率在浸润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5。84%淋巴结转移癌与其原发膀胱癌在凝集素标记的量上有差异,并且比原发肿瘤获得更多的PNA及PHA受体。结论膀胱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PNA、PHA受体阳性率与膀胱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