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3篇
  2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近年医院感染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典型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下降,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上升,尤其是SARS病毒的出现,使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院和人们的重视。2003年我院发热门诊日接诊病人近百人次,听诊器是为病人进行检查的常用诊疗器械,为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我院门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状态下口腔中种类繁多的细菌以生物膜(biofilm)的形式生活。它们彼此混合生长、共同生存,想要保持菌群的构成比始终平衡,就需要对菌种的信号进行高效传导。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I-2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是口腔中细菌与细菌之间的信号传导的一种重要分子。本文就AI-2信号分子及其在口腔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牛文杰  李凯  槐斐  武玉海  张莉莉  梅延辉 《西部医学》2021,33(10):1522-1525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夫唑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三组,即阿夫唑嗪组(n=34),莫西沙星组(n=34),联合组(n=35)。阿夫唑嗪组给予阿夫唑嗪治疗,莫西沙星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夫唑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清胰石蛋白(PSP)、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单药组血清M-CSF、PSP、NGF、IL-4、IL-8、TNF-α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M-CSF、PSP、NGF、IL-4、IL-8、TNF-α〖JP〗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单药组排尿情况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MFR、AFR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夫唑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DR与多层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纳入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100例,同时进行DR与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阅片,以明确诊断是否有骨折,以共同意见为准,并追踪复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机纳入的100例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病例中,检出隐匿性骨折27例,其中DR检出16例(59%),多层螺旋CT检出27例(100%),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以明显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2.53±7.64分和22.42±6.83分,治疗后分别为9.34±2.34分和14.5±2.08分,治疗后评分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尼莫地平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荣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难忘时刻,我受很多国家政府的邀请做过专题报告,跟很多国家的医疗机构都有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这使得我能接触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卫生部门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这一全世界人民共同面临的头号杀手时遇到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18.
19.
欧阳群教授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结合现代医学中的临床解剖和康复医学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组成了脑病针灸方。本文介绍其组方,并讨论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个案循环跟进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出院随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循环跟进护理,对患者进行体质量监测,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心功能指标、体质量监测依从性、再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体质量监测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3.844,P=0.036;Z=-4.926,P<0.001),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32,P=0.037)。结论 个案循环跟进护理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监测依从性,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