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快速减少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共实施经皮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手术121例,其中6例术后发生血小板快速减少,回顾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总结血小板快速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可能机制和防治措施。结果6例患儿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为术后第3-5天,血小板下降最低值为19×109/L,血小板恢复时间为术后7~20 d。造影测量动脉导管内径为4.0~4.5 mm,4例选用美国AGA公司生产规格9-PDA-0810堵闭器,2例选用上海形状记忆公司生产规格0810PDA堵闭器。骨髓学检查提示3例患儿骨髓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免疫治疗后恢复良好。所有患儿血小板计数在出院时恢复正常。出院随访6~14个月,所有患儿血小板计数维持正常。结论经皮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后需警惕血小板快速减少,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其中,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罗刚  喻坚柏  陈涛  唐宁  李春辉 《安徽医药》2021,25(8):1492-1496
目的 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基因突变对替莫唑胺干预下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化疗敏感性.方法 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携带野生IDH1基因(wIDH1)或突变的IDH1基因(mIDH1)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CCK-8检测三种稳定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稳转细胞系细胞凋亡率及替莫唑胺干预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替莫唑胺干预,ELISA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相关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情况;测量肿瘤大小为宽和长度,计算肿瘤大小;统计不同处理组肿瘤形成抑制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wIDH1组(100.37±10.24),对照组(102.45±13.57)和mIDH1组(100.63±12.42)之间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H1组U87细胞在CCK-8测定中显示出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mIDH1组(36.84±3.55)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较wIDH1组(98.17±8.54)和对照组(73.26±5.37)低(P<0.05);mIDH1组(62.18±3.47)%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33.16±6.54)%和wIDH1组(15.36±2.33)%;蛋白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结果显示,三组不同处理中,mIDH1组在Caspase-3,Caspase-9和Bax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最高,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wIDH1的异位过表达诱导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及Caspase-3,Caspase-9和Bax蛋白水平的下调(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mIDH1组(220.17±12.15)mm3的肿瘤体积最小(P<0.05).wIDH1组(624.36±33.54)mm3与对照组(601.17±36.18)m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替莫唑胺治疗组中,mIDH1组的总有效率为(73.15±8.46)%,wIDH1组的总有效率为(22.16±3.96)%.对照组的结果为(42.25±3.17)%.结论 mIDH1通过上调替莫唑胺后胶质瘤细胞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提高胶质瘤细胞凋亡率,增强治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下简称"直管区")50岁及以上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导出2008-2018年直管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相关资料,从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和晚发现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直管区2008年发现首例50岁及以上HIV/AIDS,截至2018-12-31,累计报告251例,占病例总数的30.8%;男女性别比为2.6∶1,年龄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为(61.58±8.08)岁,病例主要集中在60~69岁年龄组(42.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0.6%);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74.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主(81.3%);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95.6%),样本来源以医疗行为检测为主(80.5%),晚发现比例较高。结论 2008-2018年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发展较快,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对象,亟需针对该类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4.
目的:验证龙琥醒脑颗粒剂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微创穿刺术后配合龙琥醒脑颗粒剂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对照组(20例)单用西医处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神志改善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龙琥醒脑颗粒剂有活血止血,开窍醒脑的作用,与微创穿刺术协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治疗时间,从而减少伤残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5.
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和强化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加强学科建设为依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医学形态学的教学中,内容繁多,直观性强,描述性内容显得刻板,学生学习时易产生枯燥情绪,如何在形态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作者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婴儿肺动脉瓣狭窄(PS)的经验,评价其必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行PBPV治疗68例婴儿PS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平均手术年龄为(6.34±3.6)个月,平均手术体重为(7.81±2.11) kg,术前体重/年龄Z值为-0.80±1.38,提示生长受限为22例(32.4%),合并紫绀15例(22.1%),呼吸急促23例(33.8%)。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室长径/左室长径比值平均值为0.56±0.73,胸部正位片心胸比平均值为0.56±0.43,术前血氧饱和度平均值为94.74%±6.10%。术前右室/左室收缩压力比值平均值为0.68±0.26。球囊扩张后,肺动脉瓣平均压力梯度由(75.57±18.61) mmHg降至(22.37±5.21) mmHg,右心室收缩压平均值由(83.78±22.44) mmHg降至(54.16±20.81) mmHg。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无严重心律失常、心腔穿孔、腱索断裂、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早期患儿轻-中度肺动脉瓣反流比例为53.3%,无重度反流。随访3个月~10年间再狭窄率2.94%,32例随访5年以上患儿肺动脉瓣反流程度未进一步加重,无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右心室功能障碍。与接受PBPV治疗幼儿PS相比,婴儿PS临床症状明显,病情较重,术后早期及中远期随访手术效果满意。对本研究婴儿PS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发现低体重、低龄儿可获得同样良好手术效果。结论 PBPV治疗婴儿肺动脉瓣狭窄十分必要,技术操作安全可行,随访结果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针对全自动临床检验仪器传统移液方式的精度以及可靠性限制问题,设计一款带有液面监测功能的高精度微量移液器。方法基于气动置换技术,以STM32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通过实时检测移液器内部压力变化,实现了液面探测、吸样异常监测等功能。采用位置-速度双闭环PID算法实现对直线步进电机的精确定位,提高样本吸取的准确度。最后,通过移液过程监测实验和吸样精度验证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微量移液器的液面探测功能、吸样异常识别功能及吸样精度。结果该微量移液器移液精度较高,移液误差较小,重复性较好,并能实现移液的全过程监测。结论本文设计的微量移液器满足JJG646—2006国家标准设计规范,适用于全自动临床医疗检验仪器。  相似文献   
88.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等大疱性疾病在临床上不常见,但二者的治疗和预后明显不同,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活检对于鉴别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有决定性意义[1]。通常切取完整的水疱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寻常型天疱疮有较高的准确性[2],但诊断良性粘膜类天疱...  相似文献   
89.
预缺氧对急性缺氧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及AT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预缺氧对急性缺氧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及ATP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三组。1常氧对照组;2急性缺氧组;3预缺氧组。测定了心肌ATP含量及线粒体呼吸功能,以荧光偏振法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经预缺氧处理的大鼠遭受急性缺氧后ATP含量从(318±242)mg1·g-1增加到(6055±3.52)mg-1·g-1(P<001);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从184±058上升到455±032(P<001);线粒体膜流动性(MMF)明显增加(P<005),F0F1-ATP酶及Na+-K+-ATP酶活性分别提高66%和25%。结论:预缺氧可有效改善缺氧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其作用环节可能和提高线粒体膜流动性,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7159-5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手术切除的29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159-5p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癌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