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97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512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09篇
  4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研究使用光生物素(PHOTOPROBE~(TM) Biotin)标记恶性疟原虫(P.f.)全基因组DNA,含P.f.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DNA(C7)及克隆的P.f.cDNA片段(P9-25)等作为探针,并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靶DNA。实验结果显示,光生物素标记法简单、快速和安全;标记的探针活性较高,于-20℃贮存10个月无明显降低。用生物素化的P.f.全基因组DNA及C7探针分别可检出低至125pg和250pg的纯化的P.f.DNA。  相似文献   
12.
1990年2月~1997年5月,我院对65岁以上病人行开胸手术41例。现就其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3例,女8例;年龄65~77岁,平均71岁。肺叶切除10例,一侧全肺切除3例,肺大泡切除8例;食管癌手术9例,胃底贲门癌11例。术前有心脏病史或心电图异常16例,肺部合并症7例。肺功能降低13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2例。糖尿病9例,其中5例空腹血糖>12mmol/L。1.2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2d常规用抗生素,有肺部合并症者提前1~2周应用。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血生化、肾功能、肝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硫酸镁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阻力、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医院治疗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患儿为探究组,采用硫酸镁雾化吸入辅助常规治疗,44例患儿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3,NLRP3)、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水平:气道阻力指标:近端气道黏性阻力(R20)、气道总阻抗(Z5)、气道总黏性阻力(R5)、肺神经源性P物质水平;肺功能指标:有效呼吸道阻力(Ref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  相似文献   
15.
探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亚定点医院为代表的医疗管理模式。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亚定点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对其医疗供需、收治标准、运行效果、存在问题等逐一分析,结合本医疗队的经验,提出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思路。亚定点医院为普通型和有基础疾病的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缓解了定点医院的运行压力,但也暴露出人员配置、信息化支撑、院感防控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两级缓冲、双向转诊”的工作模式和“三个快、三个准、三个稳、三个全”的管理方案,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适宜的医疗服务,缓解定点医院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借助医院现有的护理信息平台,实现护理荣誉无纸化管理。方法在护理信息平台上二次开发,整合平台数据库中的管理信息,构建护理荣誉表单系统,并通过"工号"字段进行关联,与其他数据表单交互取数。结果护理荣誉表单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护理荣誉无纸化管理;将护理集体荣誉进行量化处理,体现了护理荣誉使用中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化护理荣誉使用流程,在晋升评优等活动中实现"一键取数"。结论护理荣誉无纸化管理的应用,改变传统纸质版护理荣誉证书在存储及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曾红梅  王荣  王素贞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245-1248
目的 分析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态及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为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现状以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在宜昌市秭归县人民医院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患者营养状态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取1 013例肿瘤患者,NRS 2002评分提示存在营养风险541例,发生率53.41%。营养风险与无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性质、放化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2.86%,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见,其次为消化道、泌尿系统等。不同性别、年龄的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肿瘤性质、放化疗、营养风险、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情况的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性质(OR=2.286)、放化疗(OR=3.025)、营养风险(OR=2.652)、总蛋白(OR=1.279)、血红蛋白(OR=1.471)、白蛋白(OR=1.335)是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不佳,存在营养风险,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可能,可通过营养评估及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关注肿瘤患者营养状态,根据个体情况及时加强营养支持,改善其营养状态,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褥疮即人体组织受到长期压迫坏死所引起的溃疡 ,在临床上甚为常见。对于深度溃疡 ,因为创面缺损较大而深 ,往往需要通过手术修复治疗 ,以往的修复方法主要是行创面植皮 ,皮瓣、肌皮瓣转移等[1,2 ] ,近来我们采用皮肤伸展术治疗深度溃疡褥疮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48岁。 1998年 1月 2 4日因车祸致闭合性颈、胸椎多发性骨折并滑脱 (C7、T3 、T4 、T9) ,脊髓压迫症 (T7平面 ) ,外伤性截瘫 (指数 6) ,闭合性多发肋骨骨折并左侧血胸 ,左侧第二掌骨骨折 ,头皮挫裂伤等入院。住院 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血管内尿激酶溶栓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动脉病变18例26段,静脉病变22例26段。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5~85岁,平均60.5岁。结果溶栓疗法成功率93.02%(40/43段);PTA治疗成功率96.15%(25/26段);内支架治疗9段全部成功。观察6个月以上疗效满意率为88.46%(46/52段)。结论根据血管闭塞性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局部溶栓是治疗血栓性闭塞的基本方法。提出血栓性闭塞开通后保留导管抗凝溶栓治疗2~3天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筛选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指标,为临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辨识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对骨质疏松领域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结果第一轮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第二轮发放30份收回28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33%。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中医评估量表和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可作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风险评估初筛工具;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骨转换指标、血钙血磷3项应作为主要的辅助检查内容;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平衡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骨转换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跌倒次数、骨折发生次数可作为重点的评价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确定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及评价指标,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