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19篇
  免费   12954篇
  国内免费   4470篇
耳鼻咽喉   957篇
儿科学   1078篇
妇产科学   753篇
基础医学   6628篇
口腔科学   1630篇
临床医学   18007篇
内科学   10769篇
皮肤病学   1658篇
神经病学   2908篇
特种医学   5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4篇
外科学   9133篇
综合类   37648篇
预防医学   16313篇
眼科学   1307篇
药学   14064篇
  148篇
中国医学   15318篇
肿瘤学   5849篇
  2024年   718篇
  2023年   3129篇
  2022年   3345篇
  2021年   2996篇
  2020年   3566篇
  2019年   3611篇
  2018年   3461篇
  2017年   1622篇
  2016年   2780篇
  2015年   3085篇
  2014年   6516篇
  2013年   4892篇
  2012年   5548篇
  2011年   6264篇
  2010年   5615篇
  2009年   5747篇
  2008年   5625篇
  2007年   6145篇
  2006年   6025篇
  2005年   6188篇
  2004年   5393篇
  2003年   4952篇
  2002年   4261篇
  2001年   4301篇
  2000年   4707篇
  1999年   4404篇
  1998年   3953篇
  1997年   4048篇
  1996年   4048篇
  1995年   3526篇
  1994年   3196篇
  1993年   2375篇
  1992年   2308篇
  1991年   1993篇
  1990年   1653篇
  1989年   1524篇
  1988年   897篇
  1987年   745篇
  1986年   680篇
  1985年   618篇
  1984年   547篇
  1983年   447篇
  1982年   458篇
  1981年   356篇
  1980年   242篇
  1979年   177篇
  1978年   119篇
  1977年   64篇
  1965年   73篇
  1964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中肺鳞癌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疗效仍不满意。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肺鳞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及ALK融合基因少见,急需探索新的靶点指导肺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表明,FGFR家族(FGFR1-4)是肺鳞癌中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FGFR基因的激活突变和扩增与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许多小分子 FGFR 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许多FGFR抑制剂治疗肺鳞癌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研究,针对FGFR靶点的基因治疗可为肺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本文就FGFR在肺鳞癌的靶向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为我国肺癌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8 - 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肺癌的相关数据,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情况,并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 = 0.71%,P<0.05),其中农村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从198.9/105上升至250.7/105,上升趋势更明显(APC = 2.81%,P<0.05),尤以农村老年女性肺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APC = 5.26%,P<0.05)。2005 - 2014年中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在60~64岁和65~69岁组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2.83%和2.04%,均P<0.05),而在农村地区,老年人所有年龄组的肺癌发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49%,3.86%,1.66%,2.31%,3.49%及6.37%,均P<0.05)。结论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上升趋势明显,以农村老年女性最为突出,国家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早开展筛查等工作,降低我国老年人肺癌的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43.
蒋佳洁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0,(11):1945-1949
目的 研究2009-2018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以乡镇为单位的手足口病数据,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利用ArcGIS 10.1软件制作专题地图。结果 资阳市2009-2018年累计报告病例1919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1.72/10万,虽总体上呈升高的趋势;各乡镇均有手足口病报告;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5-7月和9-11月,其中5-7月为主高峰,9-11月为次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44[DK]∶1,5岁以下儿童共发病18209例,占比为94.9%。2015年之前优势毒株为EV71和CoxA16,2015年之后优势毒株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资阳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持续升高态势。手足口病的优势毒株近年来在改变,应增加人肠道病毒的监测种类,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2009-2019年西安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完善西安市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9年《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9年间西安市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49.06/10万。郊县、郊区、城区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4.13/10万、47.46/10万和46.19/10万;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85倍。职业分布排在前5位的为农民(47.48%),家政、家务及待业(14.65%),离退人员(9.55%),学生(8.63%)和工人(5.23%)。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性未知患者的成功治疗率平均为98.03%,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51.47%。结论 西安市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和治疗率呈增长趋势,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较低,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工作,加大肺结核发现力度及患者治疗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5.
王飞航 《北方药学》2016,(8):183-183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以及丙泊酚的方法以及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小儿烧伤手术患者资料8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对照组麻醉维持使用丙泊酚,两组手术之前全部肌肉注射阿托品,剂量为0.01mg/kg,在手术之前30min注射,进入手术室之前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通过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丙泊酚,剂量为每小时3~8mg/kg,观察组给予七氟醚1%~4%吸入,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T1时MAP以及HR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4时HR以及SPO2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全部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烧伤手术选取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全部低于使用丙泊酚麻醉维持,对于手术之后呼吸功能恢复以及精神状态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应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N6-甲基腺嘌呤核苷(m6A)和腺嘌呤核苷(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方法 HepG2和L02细胞mRNA经分离、消化为核苷,再经含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的甲醇沉淀处理。色谱柱为Agilent Proshell 120 EC-C18柱,流动相为0.1 g/dl甲酸水-甲醇(82:18),流速0.4 ml/min,柱温为30 ℃。质谱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测定m6A和A的浓度,计算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结果 建立的LC-MS/MS法检测m6A和A的浓度分别在0.15~50.00 ng/ml和1.50~50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00 %,准确度为93.67 %~101.10 %,回收率为91.46 %~97.60 %,基质效应为90.26 %~99.27 %,样品稳定性良好。HepG2和L02细胞m6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73 ± 0.11)%和(1.26 ± 0.22)%。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和灵敏,可用于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浙江省24 388例罕见病住院病例特征,为制定罕见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7年浙江省10家三级甲等(三甲)医院罕见病住院病例资料和各年度住院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罕见病病例共24 388例,占住院总例数的2.69‰(24 388/9 054 201),病例数居前3位的疾病类型依次为"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免疫机能的异常"(占32.81%,8 001/24 388)、"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占24.87%,6 065/24 388)和"神经系统疾病"(占19.01%,4 635/24 388);2007-2017年罕见病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幅19.69%,而罕见病例数占同期住院总例数比例仅在2016-2017年明显上升,各类型罕见病时间分布呈不同特征;罕见病的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1.35:1(13 990/10 398),男女性别比最高的3类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4.45:1,1 180/26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3.51:1,281/80)和"神经系统疾病"(2.26:1,3 213/1 422);各年龄段罕见病类型、各类型罕见病年龄分布均呈不同特征;病例数居前10位的疾病占全部罕见病例数的53.55%(13 060/24 388),其中前3位疾病分别为成人粒细胞缺乏症(14.41%,3 515/24 388)、皮质基底核退化症(7.60%,1 854/24 388)和亨诺克-舍恩莱因紫癜(6.01%,1 466/24 388)。结论 本研究分析的浙江省2007-2017年24 388例罕见病住院病例的特征资料,是推动我国罕见病的研究、监测或登记数据库构建、制定防控策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品(SAPHFP)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可能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对SAPHFP分别采用超声水提、50%、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MTT法分别对RSV、EV71、COX-B2、HSV四种病毒株进行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采用Lowry法、苯酚-硫酸法及NaNO_2-AlCl_3-NaOH比色法分别测定三种极性部位中的总蛋白、总多糖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SAPHFP三种提取成分中,50%乙醇提取物对病毒的抑制率最好,尤其是对EV71和HSV病毒,TI指数分别为46.30、56.82。三者的体外抗病毒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SAPHFP的50%乙醇提取液与未发酵品比较,感染了HSV病毒的正常细胞其存活率显著提高;水提液中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77.1269、517.7191、9.624298。结论 SAPHFP水提、50%、8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四种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抗以上病毒株的活性与供试品中所含的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不完全成对等关系。  相似文献   
49.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