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了解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6-01/2004-12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患儿30例,男12例,女18例。给予认知、行为、家庭和社区治疗。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患儿本谈话,分析患儿患病的可能诱因。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的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患儿30例。①可能的诱因:父母婚姻破裂离异和对学校不适应的儿童最多,分别为6例(20%),8例(27%)。②临床表现:表现运动障碍6例,感觉异常障碍8例,强迫症3例,恐惧性障碍2例。③经综合治疗22例在1~3周内症状完全消失,6例在3个月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①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强迫症、惊恐等。②家庭环境不良和对学校不适应是最常见诱因。③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尿微量蛋白(UMA)水平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分院收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68)和无效组(n=32);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单纯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各100名,设为冠心病组和心力衰竭组;同时,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F-6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液UMA水平,分析HCY、CF-6、UMA水平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组、心力衰竭组HCY、CF-6、UM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心力衰竭组HCY、CF-6、U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CF-6、UMA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和心力衰竭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HCY、CF-6、UM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HCY、CF-6、UMA水平,低于无效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率与HCY、CF-6、UMA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CF-6、UMA水平检测在疗效观察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不良合并维生素A缺乏常伴随免疫功能降低 ,现对我院近八年来收治的 5 0例营养不良合并维生素A缺乏的患儿进行了统计 ,对免疫球蛋白的改变分析如下。1 方法与结果1 1  5 0例患儿中男 3 0例 ,女 2 0例 ,男女比例为 3∶2 ;年龄 :<1岁 2 4例 ,1~ 2岁 2 1例 ,3~ 7岁 5例。营养不良分度 :轻度 3 2例(64 % ) ,中度 17例 (3 4 % ) ,重度 1例 (2 % ) ;视力减退 48例 (占96% ) ,角膜穿孔 3例 ,皮肤干燥、脱屑、角化增生 12例 ,合并感染性疾病 49例 (占 98% )。诊断参考《实用儿科学》第 6版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病的诊断标准。选择 1~ 7…  相似文献   
14.
赵丽华  刘小聪  冯婧  王素青 《营养学报》2012,34(3):242-244,249
目的探讨CYP1B1(cytochrome P450,family 1,subfamily B,polypeptide 1)缺失对成年小鼠巨噬细胞募集及组织炎症作用。方法选择6 w周龄SPF级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小鼠,给予低脂肪(LFD)、高脂肪(HFD)饲料,喂养6 w后分别测定各组全血葡萄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利用葡萄糖耐量实验,判断糖耐量损伤情况。HE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小鼠附睾脂肪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多重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附睾脂肪组织及肝脏中巨噬细胞特异性蛋白(Emr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表达水平。结果 CYP1B1敲除可以改善高脂膳食导致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在附睾脂肪组织中,CYP1B1基因缺失与高脂肪膳食均促进巨噬细胞的募集,但CYP1B1缺失抑制高脂膳食对炎症因子的诱导;在肝脏组织中,高脂膳食诱导巨噬细胞的浸润,但CYP1B1基因缺失抑制小鼠巨噬细胞浸润并下调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 CYP1B1基因缺失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其对炎症抑制的组织特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刘小聪  赵丽华  冯婧  Colin RJ  王素青 《营养学报》2012,34(2):143-146,149
目的探讨CYP1B1对高脂膳食诱导的成年小鼠脂肪代谢的作用。方法 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成年C57/BL小鼠(6 w龄)各16只,给予低脂(LFD,30%)、高脂肪(HFD,60%)饲料共6 w。小鼠处死后取血清、附睾脂肪和肝脏组织检测相应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 6 w高脂膳食后,KO小鼠能量摄入总量稍高于WT小鼠,但其体重增量和附睾脂肪组织重量均显著低于WT小鼠;WT小鼠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大于KO小鼠,且血糖、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水平亦明显高于KO小鼠;肝脏组织RT-PCR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后,启动脂肪形成的核因子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如CD36、SREBP1c、SCD1等表达下降,而调控脂肪氧化分解的基因如CPT-1α,UCP-2表达显著上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增强腺苷-磷酸激酶(AMPK)的磷酸化。结论 CYP1B1基因敲除对成年小鼠营养性肥胖的保护作用可能与AMPK磷酸化增强并调控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地方性砷中毒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检测了28例正常人和56例地砷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如下:地砷病患者血红蛋白(Hb)含量、血清皮质醇浓度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低于对照;耐血浆乳酸浓度、血清过氧化砩质(LPO)、白细胞CNA断裂率及尿中粪卟啉浓度均高于对照,提示地砷病患者存在多种代谢异常。鉴于地砷病患者早期无特异症状,建议以生化指标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诊断灵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3岁,手足抽搐,低钙血症25a,现常发生晕厥伴一过性意识障碍。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钙为0.52mmol/L,放射免疫测定:PTH-M7.37ng/dL(正常值为6.5ng/dL-27ng/dL),碱性磷酸酶正常,肾功能正常。患者无颈部手术史,平时治疗以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为主。CT扫描显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双侧小脑、双侧枕叶及额叶可见弥漫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整体水平探讨基因CYP1B1在机体脂肪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周龄SPF级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小鼠各16只,给予低(LFD)、高脂肪(HFD)饲料,每组8只.连续喂养11周.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和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脂肪酸转移酶(CD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肪组织炎症在CYP1B1基因缺失小鼠保护营养性肥胖及其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3周龄SPF级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小鼠各16只,给予低(LFD)、高脂肪(HFD)饲料,每组8只,连续喂养11周.采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胰岛素通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