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探讨预激旁路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动过速复发的原因。方法对53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进行随访(7.6±3.2)年,回顾性分析其电生理和临床资料。结果530例患者中22例心动过速复发,总复发率4.1%。前150例的复发率为8.0%,此后的复发率为2.6%(P〈0.05);复发可晚于术后2年。复发与旁路部位和是否显性无关,与旁路逆传时靶点室房波的融合程度、放电显效时间和是否为多旁路有关(P〈0.05)。另有患者心动过速复发,并不是由于旁路传导功能的恢复,而是由于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靶点标测欠精确以及多旁路是导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2.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衰患者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在心脏在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入选了心力衰竭并接受CRT治疗的患者28例,采用VVI技术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左室失同步性,以判断左室收缩最延迟部位及评价CRT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心脏失同步性评估均提示存在左室内失同步,左室内延迟收缩的部位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后壁最为常见,其次为侧壁、下壁;随访观察发现1个月、3个月就可见临床症状、心功能、活动耐量的显著改善,左室内失同步性也显著改善;本研究28例行CRT的患者中21例患者治疗有效,7例患者对CRT无反应,即CRT治疗无效,无效率25%.结论 VVI技术可以用于心衰患者接受CRT的患者人选及疗效评价,并可以随访其预后.  相似文献   
223.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房纤颤经常同时存在,并且互为因果,被称为孪生的现代心血管流行病.心力衰竭发生心房纤颤的可能性与NYHA分级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探讨间断放电消融方法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对复发率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的影响,寻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2~1999年118例经射频治疗的AVNRT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64例,女性54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45岁).结果117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9.15%.复发2例,复发率1.71%.并发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发生率0.85%.结论使用下位法间断放电消融慢径是AVNRT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可降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25.
探讨红细胞源降压因子 (EDDF)对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的保护作用。实验用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9)和糖尿病模型组 (n =9)。用尾动脉脉压法测定血压 ;用血管环生物灌流法检测EDDF对血管的舒张作用 ;用透射电镜观察EDDF对肾脏阻力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 ,糖尿病大鼠血糖、血压比对照大鼠均明显升高。口饲EDDF(10 0mg/kg)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给药前后的血压分别为 (135 7± 3 0 )对比 (119 7±2 0mmHg) (1mmHg=133 32 2Pa) (P <0 0 1) ,而EDDF对正常大鼠的血压无明显影响 [(118 8± 2 0 )对比 (116 5±2 7mmHg) ];EDDF (10 -4g/mL)对两组大鼠肠、肾和脑的阻力血管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 (P <0 0 5 )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EDDF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异常的肾脏阻力血管VSMCs的超微结构。EDDF对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舒张中枢、外周小血管 ,保护肾血管超微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通过测定灵敏度、信号值、临床相关性比较3种碱性磷酸酶(AP)标记抗-抗体工艺的优劣。方法 用同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标记方法,将碱性磷酸酶和抗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单抗进行偶联,进一步制成TSH的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试剂盒。结果 对用同种标记工艺获得的不同试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考察,结果厂家S的AP性能最好,信号值最高;而厂家C的两种AP性能较差。结论 从构建的磁微粒TSH检测试剂盒各项性能来看,厂家S的AP经过是本研究推荐的一种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