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3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IP)与血小板降低及子宫动脉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以9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IP)患者、105例中度HIP患者及110例正常妊娠妇女为观察对象,比较3组间的血小板参数、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异同。结果: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S/D、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舒张早期切迹等指标3组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度HIP组血小板数与子宫动脉S/D值成反比,中度HIP组血小板数与子宫动脉S/D值成正比。结论:血小板降低与子宫动脉异常可反映妊娠高血压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结合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特点及相关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索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对策.方法 对近年来昌平区预防接种情况、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情况及流动人口聚集地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明显高于该地人口,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及各种疫苗调查接种率均低于该地儿童.结论 流动人口为昌平区传染病发病的重点人群,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较低,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3.
背景:国内均可见有探讨脂肪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相关研究报道,但运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多因子联合诱导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观察多因子联合诱导和分步诱导方案诱导大鼠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SD雄性大鼠腹股沟和附睾脂肪垫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差速贴壁法纯化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CD44,CD49d,CD106);"鸡尾酒"式神经元诱导培养基对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Nestin和NeuN)分化结果。结果与结论:大鼠腹股沟和附睾脂肪垫脂肪组织内分离、原代培养的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细胞核椭圆形,核仁明显,细胞质染色浅,呈旋涡状克隆样生长;CD44和CD49d阳性表达而CD106阴性;诱导培养基内培养6h后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呈锥体形或不规则,有短而细的指状突起;24h后多数细胞显示类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且Nestin和NeuN阳性。提示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在多因子"鸡尾酒"式培养基内可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并完善肾移植术后患者多尿期的补液模式。方法对63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多尿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量化模式"补液对控制肾移植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结果 63例患者,3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57例患者肾功能恢复顺利,多尿期未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与同期28例传统补液方案的病例相比,t1/2(Scr)明显缩短。结论采用"量化模式"补液,可减少肾移植患者术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收治Dieulafoy病18例,对其中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进行临床分析,通过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的协同应用,观察对出血部位、病因的诊断价值和止血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在就诊1~24h内胃镜检查确诊Dieulafoy病,其中3例给予镜下钛夹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后仍有活动性出血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1例因镜下出血表现为喷射样,并血压下降,给予病灶旁钛夹标记后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本组4例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所见均给予相应病变血管弹簧栓或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并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术协同诊治Dieulafoy病所致消化道出血,两者互为补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评价完成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基础免疫的儿童,在18月龄进行IPV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2011至2012年选择在2、3、4月龄各接种1剂IPV完成基础免疫,并且在18月龄完成1剂IPV加强免疫接种的儿童,共有97名研究对象入组,检测加强免疫前、后的血清中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率.同时观察接种后30 d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疼痛、红肿、硬结,发热、呕吐、异常哭闹、嗜睡、食欲下降、易激惹,以及其他身体不适的所有症状和用药情况,对疫苗安全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最终有84名调查对象完成了免疫前后的血清采样.加强免疫前,脊髓灰质炎Ⅰ型、Ⅱ型、Ⅲ型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84/84),GMT(95%CI)分别为1∶148.5(116.49 ~ 189.29)、1∶237.68(178.39~316.67)、1∶231.87(181.27 ~ 296.58);加强免疫后,3个型别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84/84),GMT(95%CI)分别为1∶1612.14(1470.57 ~ 1767.34)、1∶1854.92(1715.83 ~ 2005.29)、1∶1625.50(1452.12~ 1819.58).加强免疫前,脊髓灰质炎Ⅰ型、Ⅱ型、Ⅲ型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布集中于1∶128~1∶512范围内,分别占各型的65% (55/84)、55% (46/84)、74% (62/84).加强免疫后,3个型别中和抗体滴度升高,抗体≥1∶1024者分别占93% (78/84)、95%(80/84)、92% (77/84).共有96名研究对象完成了安全性观察,16名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观察到的局部反应主要为压痛3% (3/96),无红肿和硬结;全身反应分别为食欲下降8%(8/96)、易激惹8%(8/96)、发热7%(7/96)、异常哭闹6%(6/96)、嗜睡6%(6/96)、呕吐1% (1/96).所有反应均为轻度和中度;局部反应全部发生在接种当日,持续1 ~2d;全身反应多在接种后2d内发生,持续时间多小于3d.结论 IPV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可提供有效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纳米银凝胶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一组单纯采用微波治疗10天,另一组采用纳米银凝胶配合微波治疗10天,均每日一次。结果:A、B两组中轻度盆腔炎单纯采用微波治疗有效率95.1%,配合微波有效率i00%,痊愈率A组为81.5%,B组两者舍用痊愈率100%。中重度盆腔炎A组经过10天治疗,痊愈率96%。经纳米银凝胶及微波配合治疗均一疗程治愈,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138.
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笔者采用中医综合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8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评价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施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65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按Harris评分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优良率91.7%(55/60)。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时刻运动着的器官心脏的检查一直是影像检查的难点.随着多排CT的临床应用,尤其是64层螺旋CT投入临床应用以后,CT在心脏方面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可靠、无痛苦、时间短、费用低、无须住院留诊观察等优点,但由于心脏的剧烈跳动,冠状动脉血管非常细小及走行迂曲等特殊性,其成像一直是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难度最大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