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目的:了解艾司奥美拉唑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2013-2016年379 801例报告,提取其中418例艾司奥美拉唑ADR报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18份ADR报表中,类型为一般的有378例,其中新的有262例,严重的40例;注射剂29例,胶囊片剂389例;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是中老年人(83.47%);ADR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37.80%)、皮肤系统(11.00%)和神经系统(10.53%)。临床症状范围较广。只有124例(29.67%)因果关系为肯定,可能,很可能或可能无关,294例(70.33%)是待评价和无法评价。合并用药有188例(44.97%)。结论:虽然严重的艾司奥美拉唑不良反应不多,但新的不良反应依然很多,临床上应重视其所致的ADR,并加强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国家医保谈判(以下简称“国谈”)慢性气道疾病吸入制剂的可及性和临床利用情况,为评价国谈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895家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2019—2022年国谈慢性气道疾病吸入制剂的可获得率、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Dc)进行分析。结果:各调研药品在进入协议期的首个年度内可获得率增长显著,且2019—2022年的可获得率整体呈增长趋势。自2021年开始,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用量排名首位且2022年用量进一步增加并远超其他药品。各药品进入国谈协议期首个年度DDDc显著降低,降价幅度为61.66%~74.02%。结论:国谈政策实施后慢性气道疾病吸入制剂的可获得率和药品用量显著提升,DDDc显著降低,调研药品的可及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国家医保谈判(下称“国谈”)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和临床使用现状,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1 059家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2020-2021年国谈抗肿瘤药物的可获得率、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研机构2021年国谈抗肿瘤药物可获得率整体较2020年有所提升,其中2020年新增谈判药品增幅较大。调研机构2021年国谈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为161.77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6.14%,其中新增谈判品种的金额增幅较大(35.03%)。2021年调研药品DDDs比2020年增长了45.81%,内分泌治疗用药、蛋白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的用量较大且DDDs增长较明显。对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用量,国产创新药品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以进口原研药为主。结论:2021年国谈抗肿瘤药物的可获得率、使用金额及使用量明显提升,国谈政策的实施提高了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避光”标准的实施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知网数据库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发表的涉及避光概念的论文、药典中“临床用药须知”(2015版)中光不稳定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光不稳定药品的说明书进行汇总分析,调查其中避光概念与药典标准的相符率。结果:在医疗机构科教机构、药检机构发表的论文中,对避光的概念理解有误的比例分别为66.67%、37.5%、20%;“临床用药须知”中2个药品资料中提到的避光概念不准确;2015年以后修订的药品说明书中,3份药品说明书关于药品使用的光环境要求模糊。结论:避光标准的实施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进行规范和矫正。  相似文献   
15.
计成  ;葛卫红  ;王梦雷 《中国药房》2009,(32):2557-2559
目的:探讨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介绍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意义,并分析其存在的障碍。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开展门诊教育和人群教育,教授患者基础知识、药物治疗知识、自我监测知识等,以有效加强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药物利用大数据为支撑,探索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模型,并通过江苏省的实证研究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提供评估方法。方法:模型构建采用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由4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基本药物政策实施结果的评价体系,并对一级和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设定模型的期望满分为10分,在0~10分范围内设定3种效果区间:8~10分效果较好,5~8分有效果,0~5分无效果,以获得最终的实施效果评价结论。实证研究是采集江苏省2018年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相关数据,来源于4个大型数据库: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数据库,国家药品食品监管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全国药品抽检数据库及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据库,运用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构建的评价模型的4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为:可获得性(A:0.23;A1:0.10;A2:0.13)、可负担性(B:0.24;B1:0.09;B2:0.15)、质量安全性(C:0.35;C1:0.19;C2:0.07;C3:0.09)和用药合理性(D:0.18;D1:0.12;D2:0.06)。模型稳定且具有满意一致性。通过大数据采集对江苏省的实证研究结果评估得分为5.6分,显示江苏省基药的政策实施在有效果区间。结论:基于药物利用大数据构建的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价模型稳定、简单而易行,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基药在城市医院的实施效果,以江苏省为例也得到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发《宿迁地区药物利用分析系统》并对宿迁地区药物整体利用状况进行研究,为临床药物合理使用与政府对药品监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开发的药物分析软件收集宿迁地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的药品使用数据,利用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ATC)的药物分类体系,并以限定日剂量(DDD)为药物的基本计量单位对ATC分类系统各类药物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各类药物利用按用药频度(DDDs)排序,消化道和代谢类、血液和造血类、心血管类从2009年至2010年一直位列前3位;按金额排序抗感染类、消化道和代谢类、血液和造血药物2008年至2010一直列前3位;按日均费用额(DDDc)排序,其他类、抗感染类、抗肿瘤类3年来一直位列前3位.结论 系统运用ATC-DDD分析方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的药物利用真实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四个角度指标状况,为医院及监管部门制定并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集某三甲医院2019年的HIS系统的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安全性及合理性四个角度共8个指标[基本药物配备率(A1)、基本药物金额占比(A2)、基本药物DDDc与总体药物DDDc比值(B3)、医院抽检药品不合格率(C4)、医院基本药物发生严重ADR与严重ADR总数比值(C5)、门诊处方基本药物使用率(D6)、住院医嘱基本药物使用率(D7)、基本药物在用药前50中品种比例(D8)],并比较每个指标与当年政府制定的基本药物使用考核指标情况,政府没有制定指标的,以国家或省当年的均值做参考,均值数据采集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数据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网ADR数据库、国家药品抽检信息系统和共享平台抽检报告数据库大样本基本药物数据.结果:2019年该医院的8个指标分别为:A1:45%;A2:23.73%;B3:30.98%;C4:26.92%;C5:0;D6:58.34%;D7:97.94%;D8:12%.8个指标有5个指标达到政策考核的指标值或国家省市的均值;但A2、B3、D8没有达到均值.结论:通过横断面调查显示,医院的基本药物实施情况大多数指标达到了政策考核要求;但也反映出基本药物的合理性指标等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化的大数据方法,实现对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采集速度快,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9.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两大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已开始在我国多地试点实施,住院患者医保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基金管理和医疗机构运营将产生重要影响.药品费用作为医保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对非透析糖尿病肾病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非透析糖尿病肾病贫血患者50例,将使用罗沙司他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药剂量依据药品说明书,平均随访时间4周。对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铁参数的变化以及在不同肾功能分期、C反应蛋白(CRP)状态和血糖控制下罗沙司他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血脂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红蛋白均较基线值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铁蛋白均较基线值降低,观察组转铁蛋白高于基线值和对照组(P均<0.05);两组慢性肾脏病3~4期(CKD 3~4期)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值均大于慢性肾脏病5期(CKD 5期)患者(P均<0.05);在高CRP水平下,观察组血红蛋白变化值大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两组血红蛋白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罗沙司他对非透析糖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