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 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Google 组和明德组两组,接受吲哚菁绿作为淋巴示踪剂后分别使用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和明德系统进行检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结果①在Google 组中,平均完成活检需要的时间相比于明德组所需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Google 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和灵敏度均与明德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在检出前哨淋巴结(SLN)数量上Google 组低于明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Google 眼镜的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具有便携、实时及准确的特点,其检验的检出率、准确性和敏感性等方面效果并不亚于目前正在应用的明德系统,而且在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植入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植入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及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化疗不良反应。结论缓释氟尿嘧啶的局部化疗能诱导乳腺癌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能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微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乳管镜和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和指导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对168例不伴有乳腺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其中45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行美蓝染色,手术切除蓝染腺叶或区段并送术中冰冻;73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行乳腺定位针定位,乳晕弧形切口手术切除定位针及周围1cm腺体组织一并送术中冰冻。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者结束手术,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导管内癌行单纯乳房切除联合一期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自体再造术。余50例乳管炎患者予以庆大霉素冲洗。结果美蓝组: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40例(88.9%),乳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4.4%),导管内癌1例(2.2%),另2例为腺病(4.4%),腺体切除容量为(41.31±1.18)ml;定位针组: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65例(89.1%),乳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6.8%),导管内癌3例(4.1%),腺体切除容量为(20.37±0.84)ml。两组在腺叶切除大小容量上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2.187,P<0.05)。10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3个月复查,无溢液症状及明显不适。结论定位针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手术切除范围小,创伤小,乳房外形基本无改变,手术切除率和病理标本检出率高,误诊和漏诊少。  相似文献   
84.
在发达国家中,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死亡率的第二位.许多资料显示中国大城市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生活水平提高,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5.
内皮抑素治疗人乳腺癌裸鼠模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接种乳腺癌细胞悬液后第1周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内皮抑素,隔天1次,剂量分别为10.0mg/kg(治疗Ⅰ组)、20.0mg/kg(治疗Ⅱ组),对照组以PBS溶液代替,共用7周。第8周颈椎脱位处死裸鼠,完整剥离肿瘤,检测肿瘤体积、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癌细胞凋亡指数(AI)、肝肺转移情况。结果治疗Ⅱ组、治疗Ⅰ组、对照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132.5±578.6)mm3、(18347.5±665.0)mm3、(43653.0±639.1)mm3;抑瘤率分别为91.3%、58.4%、0;MVD分别为1.8±0.4、4.6±0.9、9.6±1.2;AI分别为(12.4±4.9)%、(8.3±2.6)%、(3.2±0.8)%,以上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肺)转移率分别为0(0)、60%(50%)、90%(80%),治疗Ⅱ组肝肺转移率与对照组、治疗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皮抑素可能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促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有效抑制了实验裸鼠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且其疗效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15例腋窝淋巴结阴性及225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月经状况(P=0.04)、肿瘤大小(P<0.001)、肿瘤分级(P=0.008)、肿瘤位置(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肿瘤位置是影响淋巴结阴性和阳性乳腺癌患者独立的临床病理因素。两组预后指标分析显示,阴性组有较低的复发率(P<0.001)及远处转移率(P=0.002),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P<0.001)。其中,肿瘤大小(P<0.001)、肿瘤分级(P=0.003)、肿瘤位置(P<0.001)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的因素;肿瘤大小(P=0.012)和肿瘤位置(P<0.001)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的因素。结论: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肿块大小、肿瘤位置是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临床病理因素,也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7.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乳管镜对5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的管腔和管壁的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的形态特征。占位性病变应用定位针定位后手术治疗。结果发现占位性病变12例。镜下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腺导管内癌3例。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示乳腺导管内癌1例,行保乳手术。镜下误诊2例乳腺癌。发现非占位性病变40例,镜下诊断乳管周围炎伴乳腺导管扩张,经乳管灌洗,症状皆完全缓解。结论乳管镜可在直视下对发生溢液的乳管进行观察、诊断、定位,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减少漏诊,指导乳腺癌保乳手术。  相似文献   
88.
目的:回顾性分析72例乳腺癌患者Ki6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Ki67高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评估其在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中预测性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空芯针穿刺免疫组化检测其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相关病理因素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为Ⅲ期以及肿瘤直径>2 cm者,其组织中的Ki67过表达(P<0.05),而年龄因素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2%(61/72),Ki67的高表达患者对治疗敏感,化疗效果明显优于Ki67低表达患者(P<0.05);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病理完全缓解组(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 PCR)、临床完全缓解组( 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 CCR)、部分缓解( partial response ,PR)组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结论 Ki67反映了乳腺癌患者的病理情况,并可预测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王道亮  王本忠 《安徽医学》2013,34(3):363-365
<正>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乳腺癌也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1],且有年轻化趋势[2]。但由于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的开展,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已开始逐渐下降。特别是对早期乳腺癌更有意义。对于早期乳腺癌主要依据Cochrane Breast Cancer Group的标准:将肿瘤直径小于5 cm,无同侧腋窝淋巴结受累或伴有同侧活动淋巴结的乳腺癌(包括了TNM分期的T1-2,N0-1;临床I、II期)称为早期乳腺癌(early-stage breast cancer,EBC)[3]。加上前哨淋巴结活检是近年来乳腺癌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