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总结分析吉安市应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进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经验,提高监测结果不确定度控制水平,减少偏差。方法 统计分析2009年吉安市CDC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数据和2003~2009年监测工作数据,查找不确定度原因。结果 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测读仪和探测器固有因素、测量操作者因素、佩戴者因素三个方面。结论 通过对不确定度因素的分析控制,可有效提高监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2.
某汽车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某汽车生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电焊弧光、氧化铁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氧化锌、臭氧、铜烟、氮氧化物、石蜡烟、丁酮和溶剂汽油等,各检测指标的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针对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达到职业病危害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3.
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1995-2010年体格发育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科学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太原市1995-2010年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 a来,太原市中小学生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的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49 cm和6.4 kg,4.45 cm和5.0 kg,2.28 cm和3.2 kg,2.51 cm和3.6 kg;乡村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和增长速度大于城市男女生,身高的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体质量指数(BMI)高百分位数逐年增加,2010年与1995年比较,第90百分位数(P90)增长了1.93 kg/m2,第95百分位数(P95)增长了2.65 kg/m2,第97百分位数(P97)增长了3.01 kg/m2,城市学生BMI高百分位数大于乡村,男生大于女生;女生身高最大发育年龄及男女生性发育提前,城市学生成年身高增长不明显.结论 太原市学生生长发育长期趋势仍在继续,性发育的提前、改善青春期的营养和青少儿的肥胖将成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问题评估与干预实践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奥马哈系统中的问题分类系统进行健康问题评估并进行干预实践,评价观察组干预前后结局成效以及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奥马哈系统结局评价表有改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奥马哈系统能够加强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指导,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5.
正鞍结节脑膜瘤,又称鞍区脑膜瘤、鞍上脑膜瘤,是指起源于鞍结节、鞍隔、前床突或蝶骨平台等区域的脑膜瘤,因上述颅底解剖结构集中在3 cm范围内,所以临床上常将上述部位脑膜瘤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一是尽量全切除肿瘤,二是改善临床视功能障碍症状。因此,对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预后好,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改良的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和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01-2017-12经改良的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64例垂体腺瘤患者,先显微镜代替神经内镜常规内镜下操作方法打开蝶窦,暴露肿瘤组织,后置入神经内镜切除肿瘤组织。分析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术后64例患者头痛、视力视野障碍、激素水平异常等临床症状较术前均得到改善;61例患者肿瘤SimposonⅠ级切除,3例Ⅱ级切除,肿瘤全切率95.31%;手术时间(65.35±15.65)min,术中出血量(45±5.6)mL,均较以往单纯显微镜下、单纯神经内镜下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嗅觉暂时障碍1例,短暂尿崩4例,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0.93%,给予腰大池置管引流、鼻腔冲洗、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均消失,随访3~6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迟发型脑脊液鼻漏、激素水平异常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临床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8.
正高血压是目前我国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1]),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0岁的人口为2.2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47%~([2]),中老年已列为高血压的重点防治对象~([3])。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临床主诉之一为睡眠障碍,60%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或经历过睡眠障碍~([4-5])。睡眠障碍对血压的影响难以避免,目前对于改善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对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灌胃,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 d后2组患者血浆胃泌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以及P物质(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高龄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症状,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增加对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的了解,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经病理诊断的26例CD患者的临床特征、病例特点、治疗方案、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6,年龄6~77岁。临床分类局灶型CD(LCD)20例(76.9 %),多中心型CD(MCD)6例(23.1 %),2例存在反应性浆细胞增多,1例出现自身免疫紊乱,1例出现弥漫性肺间质改变。病理分类:透明血管型(HV)型24例(92.3 %),浆细胞型(PC)型2例(7.7 %)。手术完全切除19例(73 %)均为LCD,部分切除3例(11.5 %),化疗4例(15.4 %),方案采用COP、CHOP及ECHOP。随访至2008年10月,26例均生存,平均生存期已达到5年。结论 CD为临床少见疾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无年龄差别。多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首发,淋巴结肿大单发多见,多发者多同时伴有全身症状。病理为诊断金标准。HV型较PC型多见。PC型可同时伴有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并可合并自身免疫紊乱。LCD型经手术治疗后多可痊愈。MCD型可应用化疗,以COP为主的化疗多可使淋巴结明显减小,但对浆细胞增多等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