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雄性和雌性抑郁样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和雌性C57BL/6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8组(n=5):雌性对照组(FC组),雌性氯胺酮组(FCK组),雌性抑郁组(FD组)和雌性抑郁+氯胺酮组(FDK组);雄性对照组(MC组),雄性氯胺酮组(MCK组),雄性抑郁组(MD组)和雄性抑郁+氯胺酮组(MDK组)。FCK组和MCK组经尾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氯胺酮,FC组和MC组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FD组、FDK组、MD组和MDK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造模后FDK组和MDK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0 mg/kg氯胺酮,FD组和M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试验评价小鼠抑郁行为变化,接着采集不同组别小鼠粪便进行粪便微生物16S rDNA序列定性分析及功能预测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不考虑性别时各组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性别因素和氯胺酮处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必要时进一步采用Tukey校正的多重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后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分别与不同性别的对照组比较,使用CUMS方法处理小鼠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糖水偏好度明显下降(P<0.05),旷场试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减少(P<0.05)。经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处理后,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物种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在经过CUMS造模处理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物种差异分析发现,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改善抑郁小鼠放线菌的降低程度,使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并使雌性抑郁小鼠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降低程度得到缓解,而雄性抑郁小鼠Alistipes相对丰度增加。结论: 不同性别小鼠对CUMS刺激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处理表现出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改善抑郁小鼠放线菌的降低程度,并缓解雌性抑郁小鼠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降低程度,增加雄性抑郁小鼠Alistipes相对丰度,进而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脓毒症导致骨骼肌细胞膜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聚集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源性C2C12肌原细胞经2%马血清诱导分化为肌管后随机分为4组:Sham组:假手术小鼠血清处理;Sepsis组:脓毒症小鼠血清处理;Sepsis+D组:脓毒症小鼠血清和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Sepsis+SB组:脓毒症小鼠血清和GSK3β抑制剂SB216763处理,各组在作相应处理前均加入Agrin蛋白诱导nAChRs聚集。血清处理 5.5 h后采用 Alexa Fluor 594-conjugated α-bungarotoxin(α-BTX)标记肌管膜上 nAChRs聚集簇,采用 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磷酸化AKT(p-AKT)、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细胞质连接蛋白相关蛋白2(CLASP2)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磷酸化CLASP2(p-CLASP2)以及CLASP2与微管蛋白α-tubulin的结合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Sepsis 组 C2C12 肌管膜上 nAChRs 聚集簇面积和密度均降低,p-AKT、p-GSK3β水平下降,p-CLASP2 水平升高,CLASP2 与 α-tubulin 的结合减少;与 Sepsis+D 组相比,Sepsis+SB 组 C2C12 肌管膜上 nAChRs 聚集簇面积和密度均增加,p-CLASP2水平降低,CLASP2与α-tubulin的结合水平增加。结论 脓毒症小鼠血清通过抑制Akt/GSK3β磷酸化导致下游信号分子CLASP2与α-tubulin结合减少,引起C2C12肌管膜上nAChRs聚集障碍。  相似文献   
3.
王晓斌 《当代医学》2016,(18):86-87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部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评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59.71±5.69)min、术中出血量(225.49±20.33)mL、术后下床时间(5.69±1.02)d及并发症发生率(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背景 氯胺酮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但其除了具有传统的麻醉作用外,近年来对氯胺酮抗炎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的 综述氯胺酮抗炎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为其在围术期应用提供参考. 内容 氯胺酮有炎症调节作用,能够及时防止局部炎症反应的恶化,又避免了过度抑制促炎反应.氯胺酮是免疫调节剂,而非免疫抑制剂. 趋向 如何优化氯胺酮的给药剂量、方式和时机,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进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陕西省三原县中医院结肠癌息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44例,根据手术入路途径不同分为中间入路组和侧方入路组(n=22),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手术,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相应指标情况并比较。结果侧方入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等情况上优于中间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术行侧方入路途径,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江敏  ;王晓斌 《中外医疗》2014,(29):192-194
氯胺酮是一种NMDA受体拮抗剂,曾经因其不良反应和其它新的静脉麻醉药的出现,而逐渐减少了临床使用,近年来其新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发现,使得医学界对它的热情重新升温。为了以后能对氯胺酮有更好的更深入的临床研究,本文就氯胺酮近年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氯胺酮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老龄大鼠40只,鼠龄16~24个月,体重350 ~ 450 g,随机分为C、S、K、SK组4组(n=10).S组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10 mL/kg,K组静脉输注氯胺酮40 mg/(kg·h),SK组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10 mL/kg+氯胺酮40 mg/(kg·h),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2 h/d,连续7d.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认知功能,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认知功能测试完毕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计算神经元凋亡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s基因及SABC法测定海马组织内Fa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海马组织内Fas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SK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Fas mRNA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与K组比较,SK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Fas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氯胺酮所致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参附注射液可下调Fas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氯胺酮诱发的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总结Fournier坏疽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主要症状及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经积极抗感染、外科清创等综合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 Fournier坏疽是真正的泌尿外科急症,需要早期诊断,广谱及敏感抗生素应用、早期彻底清创、引流、及时处理并发症等全身综合治疗,这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英  于风旭  付勇  廖斌  王晓斌  魏继承 《山东医药》2012,52(24):22-24,103
目的通过建立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腺苷预处理和后处理对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腺苷抗心律失常的心肌保护机理。方法家兔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腺苷预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15只。通过结扎及放松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建立在体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全程心电监护并分析心律演变情况,行心律失常评分。结果无论在缺血期还是再灌注期,腺苷预处理和后处理组心律失常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心律失常评分明显下降,但是预处理和后处理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同时组织学检测亦观察到腺苷预处理及后处理后窦房结细胞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轻。结论腺苷预处理及后处理皆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