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龟叶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唇形科香茶菜属 Rabdosia 植物所含二萜类单体是近30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冬凌草(碎米桠)R.rubescens 已用于临床治疗食管癌,获得满意的疗效。其同属植物龟叶草在我国东北资源丰富。其植物学名为尾叶香茶菜 R.excia(Maxim)Kudo。孙汉董等曾分离鉴定其所含的数种二萜成分,并提及其中某个单体有多种细胞毒作用。除此  相似文献   
83.
本文采用单克隆抗体,以较灵敏的免疫组化方法——IGSS法和ABC法检测了65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中的HBsAg和HBcAg。两种方法的灵敏性近似。HBsAg 65例检出43例(66.1%),粗膜型HBsAg的检出与病情活动和严重程度一致。HBcAg 59例检出17例(28.8%),核型、浆型和膜型HBcAg均被检出,浆、膜型HBcAg的存在可能反映了病变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L-HAS-Ara-AMP的抗HBV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d和28d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9例,以Ara-AMP治疗27例为对照。结果:L-HSA-Ara-AMP 5d疗程,10例HBeAg阳性阴转3例,8例HBV-DNA阳性阴转4例。28d疗程HBeAg阴转率31.6%,HBeAg滴度下降率47.4%,有治疗效应者79.0%.;HBV-DNA阴转率31.6%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巨块型早期(Ⅰb2、Ⅱa2)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80例Ⅰ b2、Ⅱa2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化疗组在紫杉醇+奥沙利铂静脉化疗后行子宫颈癌根治术,直接手术组则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前化疗效果并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术后放疗率等指标.结果 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83.7%(36/43),完全缓解率为27.9%(12/43),无进展病例.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16.3%,7/43)、子宫旁浸润率(7.0%,3/43)及术后放疗率(60.5%,26/43)均低于直接手术组[24.3%(9/37)、10.8%(4/37)、78.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子宫颈浸润深度、阴道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术前化疗在巨块型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6.
苏海滨  王慧芬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10):738-739,747
随着经济发展、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以及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病( drug - induced liver damage,DILD)及药物性肝衰竭( drug - induced liver failure,DILF)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1-2].DILF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药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大量坏死或肝功能急剧严重损害,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的严重疾病.由于肝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极为复杂,对严重的临床症候群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HepG2细胞过表达FasL介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从大鼠睾丸细胞中扩增出rFasL全长cDNA,亚克隆到T载体中,再克隆到pDC315载体中。转染HepG2细胞后用RT-PCR、Wester blot检测rFasL mRNA和蛋白表达,培养48h后收集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FasL cDNA序列与其在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rFas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能表达rFasL mRNA和蛋白;转染pDC315-rFasL的实验组HepG2细胞大量死亡。结论成功克隆了rFasL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证明能有效表达于HepG2中,表达FasL的HepG2细胞通过Fas-FasL结合介导周围及自身表达Fas的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8.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目标性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目标性监测发现ICU常见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并评价改进后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ICU 2007年6月-2010年6月接诊的887例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管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ICU的总感染率下降为10.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率降为7.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下降为23.9%,导尿管相关性感染下降为10.8%;医护人员理论和技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通过结合目标性监测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使得医护人员的能力和医疗质量得到提高,感染率得到较好控制,持续性质量改进在ICU目标性监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肠外营养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综合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肝病肠外营养指南、ICU肠外营养指南和近期相关文献,着重简述了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肠外营养指证、时机、要点和注意事项等,以临床实际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尽量给出明确的意见和条款,为专科医师和ICU医护人员提供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在D-半乳糖胺/脂多糖(D-GalN/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2 只C57BL/6 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利用D-GalN/LPS 构建急性肝衰竭模型,于给药后0 h、2 h、4 h、6 h 取材,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磷酸化的JNK(p-JNK) 进行检测并作半定量分析,观察其在模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肝组织损害、肝细胞坏死逐渐加重,6 h 最重;p-JNK 在给药后的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持续高表达,高峰出现在给药后2 h.结论 给小鼠注射D-GalN/LPS 后可以增加JNK 的磷酸化水平,JNK 信号通路可能在D-GalN/LPS 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损伤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