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输卵管通液术长期应用于临床,但所用药物局限于庆大霉素、糜蛋白酶等,对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引起过敏.我科从2003年4月起将复方丹参注射液应用于输卵管通液术,结合阴道超声引导治疗输卵管不通患者456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有效监控与合理治疗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控与治疗.方法对1993~2003年传染病院肝脏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疾病,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居首,败血症其次,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17%,肝衰竭患者中发生率占32%,病死率高达82.1%;真菌性肺炎感染率是真菌感染的51.2%,病死率占94.7%;医院感染优势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0%~70%,大肠埃希菌居首占45.6%;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菌占79%,曲霉菌占13.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5%,肠球菌属占4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3.2%和23.8%.结论医院感染危及生命、病死率最高是真菌性肺炎和真菌性败血症;多种耐药细菌警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增多,耐药菌与抗生素管理监控和合理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检测了22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有机磷酸脂酶(PE)和磷酸二脂酶Ⅰ(PDE Ⅰ)的活性变化,并以410例献血员为健康对照。结果: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变病人血清PE和PDE Ⅰ活性均显著高于献血员,而肝硬变异常率最高,其次为慢活肝;PE和POE Ⅰ与血清胆红索、转氨酶、γ-球蛋白等无显著相关,提示其测定对慢性肝病,尤其肝硬变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受体导向药物L-HAS-Ara-AMP抗HBV效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LHASAra-AMP的抗HBv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 d和28 d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9例,以Ara-AMP治疗27例为对照。结果:L-HSA-Ara-AMP 5 d疗程,10例HBeAg阳性阴转3例,8例HBV-DNA阳性阴转4例。28 d疗程HBeAg阴转率31.6%,HBeAg滴度下降率47.4%,有治疗效应者79.0%;HBV-DNA阴转率31.6%。5 d疗程治疗结束1月时部分HBeAg和HBV-DNA已复阳。28 d疗程治疗结束3月时阴转的病例仍为阴性。LHSA-Ara-AMP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LHSA-Ara-AMP组的Ara-AMP实际用量大大减少仍具有与单用Ara-AMP相似或略优的抗病毒效果,并且毒副作用减少。  相似文献   
15.
冯中贤  王慧芬 《河北中医》2010,32(8):1255-125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发生于中小动静脉的慢性进行性节段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具有病程长、痛苦大、易致残的特点。2006—03—2009-03,我们采用常规疗法配合中药湿敷治疗Ⅲ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并与常规治疗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1979~1984年,我院培训了地、州、市、县、厂矿、部队医疗单位进修的护理人员328名,包括汉、白、(亻景)、土、拉祜、彝、哈尼、回、壮、傣,布朗等11个民族。经过培训后,现多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骨干,能独立地开展工作。现将我们开展护理人员进修教育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一.思想重视加强领导我们认识到,培训进修护理人员,是四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17.
肝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肝衰竭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本文将对肝衰竭病因治疗、并发症治疗及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诱因、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7月解放军第三。二及解放军第二六。医院收治的329例H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有血清Na+、Cr、ALB、PTA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结果HRS多发于40~60岁男性,主要发生于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诱因。配对t检验显示,HRS发生前后患者血清Na+、Cr、ALB、VIA和MELD评分的变化显著(P均〈0.05)。本组患者中好转仅16例(4.86%)。结论HRS预后极差,好转率〈5%;MELD评分变化对HRS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段学章  胡瑾华  许彪  陈婧  汤勃  王慧芬 《肝脏》2010,15(5):320-322
目的探讨以急性肝功能衰竭为表现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以急性肝功能衰竭为表现的HL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病因、临床特征、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预后,并总结病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HLH伴发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病因多样,以非嗜肝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和肝脾肿大为主,伴有造血系统、肾脏、心脏等多系统损害,肝功能损害的特征除伴有ALT、AST异常,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外,常伴有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甘油三酯(TG)、铁蛋白(Ferritin)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LDH、HBDH增高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F)与预后不良具有独立的相关性(P〈0.05)。结论 HLH临床诊断困难,常以急性肝功能衰竭就诊,其肝功能损害的特点有其特殊性,患者预后与病因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HBV变异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涛  李克  李梵  王慧芬 《肝脏》2010,15(3):155-159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 ,选取6例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ACLF4例(P1~P4),肝硬化(LC)2例(P5、P6)。分别留取每例患者不同疾病阶段血清2份,进行HBVDNA提取、扩增、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采用VectorNTISuite9.0软件分析,纵向对比HBV核苷酸序列变异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为基因C型。ACLF患者(P1~P4)在病程中HBV的核苷酸突变位点多于发生肝硬化患者(P5、P6)。ACLF患者中,nt53(C→T或T→C)、nt1846(A→T)、nt1896(G→A)的纵向突变见于2例或2例以上患者。C1913A或T突变可见于患者P1、P2,同时患者P2可见纵向突变。结论 nt53、nt1846、nt1896和nt1913四个核苷酸的突变可能与ACLF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