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1.
王增寿  胡伟  张华  朱光辉  陈怡 《医药导报》2007,26(7):720-723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多柔比星为模型药物, 制备脑内局部给药缓释微球。方法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交联剂,司盘-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多柔比星脑用微球。用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多柔比星/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9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9.41±2.43) μm,载药量为(8.49±0.37)%,包封率为(70.56±4.23)%。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结论 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适用于多柔比星壳聚糖脑用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人5~8岁小儿异丙酚药代学参数的准确性.方法:18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5~8岁,应用Standpump软件内嵌连庆泉等人报道的相应年龄组国人小儿异丙酚药代学参数,建立靶控输注(TcI)系统,恒定血浆靶控浓度为3μg·ml-1.变速输注持续1 h,间断采集桡动脉血持续1.5 h.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计算系统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不含靶控开始5 min内实测血药浓度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l)、执行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分散度(Divergence)和摆动度(wobble).结果:靶控开始5 min内系统产生明显超射,后渐接近靶浓度,至60 min时已无区别,停止TCI后,实测浓度比靶浓度低.TCI期间的系统执行偏离度(MDPE)为27.33%,去除靶控开始5 min内的试验数据,其执行误差的中位数(MPPEl)为13.83%,精确度(MDAPE)为27.33%,分散度(divergence)为-0.91%·h-1,摆动度(wobble)为23.66%.停止输注后系统的偏离度为-16.05%,精确度为16.60%,分散度为0.18%·h-1,摆动度为8.53%.结论:该国人小儿异丙酚药代学参数(5~8岁)的准确性较好,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消毒丸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68∶3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 in-1。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甘露消毒丸中的马兜铃酸Ⅰ、Ⅱ。结果马兜铃酸Ⅰ在0.135~27.000μg.mL-1(r=0.999 8,n=5),马兜铃酸Ⅱ在0.325~65.000μg.mL-1(r=0.999 9,n=5)线性关系良好。马兜铃酸Ⅰ、Ⅱ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81,0.065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0%,99.12%,RSD分别为2.30%,3.5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万乃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年龄16岁以上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面确诊的带状瘊疹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治疗组用万乃洛韦每日空腹服两次,每次1片,对照组用阿昔洛韦每日空腹服5次,每次2片,都持续10d,对其疗效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治愈率为87.50%,有效率为96.88%,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为57.69%,有效率为84.62%,两组比较P<0.01。结论 万乃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明显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PT)、卡马西平(CBZ)、氯硝基安定(CNZP)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PB、PT互为内标,ODS-Hypersil柱为分析柱,甲醇-水-β-环糊精(45:55:0.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结果:PB、PT、CBZ、CNZP分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25,0.5,0.05,0.015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2.5-40,1.25-20,0.02-0.32μg/ml;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7.8%,102.1%,102.3%,103.3%;日蚋、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临床开展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人血浆中盐酸美沙酮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盐酸美沙酮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2.5)=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06 nm,盐酸苯海索为内标,对血浆中的盐酸美沙酮进行检测。血浆样品以乙醚提取,取有机相用100μL盐酸二次萃取,取水相20μL进样分析。结果盐酸美沙酮浓度在0.1~1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定量下限为0.05 mg.L-1;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6.89±0.64)%;平均绝对回收率为(77.68±2.47)%;日内、日间RSD均〈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血浆中盐酸美沙酮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蔡喆  黄航  王增寿 《医药导报》2012,31(8):1101-1103
通过分析试用和正式投入使用期间全自动摆药机出现的差错,找出解决全自动摆药机使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全自动摆药机试用期间总差错率1.334%,经试用反复磨合后,正式投入使用时总差错率降至0.082%。全自动摆药机运行过程中需注意各个环节的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一种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姜黄素纳米粒子,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制备生物可降解的PCL-PEG-PCL三嵌段聚合物,然后采用乳液挥发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PCL-PEG-PCL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纳米粒子的形貌特征,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粒径,采用HPLC测定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球形结构,粒径在200 nm左右,载药量为(14.23±0.35)%,3 d体外累积释药量65%。结论所制备的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同时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证实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利奈唑胺注射液中利奈唑胺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奈唑胺注射液中利奈唑胺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0 mL.min 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利奈唑胺浓度在0.5~250mg.L 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最低检测量1 ng,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00.9%,100.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适合于利奈唑胺注射液中利奈唑胺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作为指标成分,研究不同浸泡时间对浙贝母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考察比较合理的煎煮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器(HPLC—ELSD)法检测,DionexAcclaim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二乙胺(70:30),流速为1.0mL/min;ELSD条件为漂移管温度42℃,载气(高纯N2)流速1.0L/min。结果不同浸泡时间对浙贝母饮片有效成分提取量差异明显。随着饮片浸泡时间的延长,煎煮后药渣的白心率降低,而煎膏得率及其有效成分提取量均增高。结论浙贝母饮片用常规煎煮方法很难煮透,至少应先浸泡1h,才能使有效成分较好地溶出,发挥更好的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