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肼屈嗪-N-乳糖结合物是盐酸肼屈嗪片剂中主要杂质。以肼屈嗪和乳糖为原料,使用硅胶柱与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的制备柱制备并纯化了肼屈嗪-N-乳糖结合物,并对其在SD大鼠体外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利用LC-MS/MS对代谢物进行结构鉴定,与空白样品进行对比。肼屈嗪-N-乳糖结合物在经过体外代谢后,产生1,2,4-三唑并[3,4-a]酞嗪,3-甲基-1,2,4-三唑并[3,4-a]酞嗪,3-(1-羟基)乙基-1,2,4-三唑并[3,4-a]酞嗪,3-羟甲基-1,2,4-三唑并[3,4-a]酞嗪,肼屈嗪和脱氢肼屈嗪-N-乳糖结合物等6种主要代谢产物。本研究对肼屈嗪与乳糖的结合物转化以及肼屈嗪制剂的杂质安全性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测定CHMFL-FLT3-122的两个解离常数。方法 (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将CHMFL-FLT3-122溶于一系列的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并在合适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其pKa1值;(2)以不同比例的乙腈-水(30:70、40:60、50:50、60:40,V/V)为溶剂配制不同浓度(0.009、0.013、0.017 mol/L)的CHMFL-FLT3-122溶液,用盐酸溶液滴定,利用非对数滴定法(Benet法)经数学计算推算出其pKa2值。结果 CHMFL-FLT3-122存在两个解离常数,其pKa1值为(3.87±0.14),pKa2值为8.12。结论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非对数滴定法对CHMFL-FLT3-122的解离常数进行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为其制剂的处方设计、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LC-MS/MS法分析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1.0 mL.min-1线性梯度洗脱分离;柱后分流,电喷雾离子化MS测定。采集有关物质的PDA谱、质谱母离子及子离子谱,并进行解析,推测有关物质的结构。结果:在所建立的条件下,头孢西丁钠及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出15个有关物质,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论:建立的LC-MS/MS法能有效地分离分析头孢西丁钠及其有关物质,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胆酸是以牛或羊的胆汁、胆膏为原料经皂化、酸化和精制而成,主要用于配制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以及复方制剂清开灵口服液和注射液.从胆酸原药中分离得到两个结构未知的有关物质,采用核磁共振一维谱(1H NMR、13C NMR、DEPT谱)、二维谱(1H-1H COSY、HSQC、HMBC)及高分辨质谱(HRMS)研究其结构,分别为3α,12α-二羟基-7-氧代胆烷酸和3α,7α-二羟基-12-氧代胆烷酸,并对它们的1H NMR和13C NMR信号给予相应归属.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兔眼结膜中阿奇霉素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阿奇霉素滴眼液在兔眼结膜中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184只新西兰白兔进行单次以及多次给阿奇霉素滴眼液后,于不同时间点取眼结膜样本匀浆处理后以沉淀法去除匀浆液中蛋白基质,采用LC-MS/MS法测定兔眼结膜中的阿奇霉素。以克拉霉素为内标,采用Ultimate XB-Phenyl(100 mm×3.0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1%乙酸)(75∶25,V/V),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SRM扫描分析,内标和阿奇霉素离子对分别为:m/z 748→m/z 590和m/z 749→m/z 591。结果阿奇霉素结膜浓度在10.128~8 102.4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7);最低定量限为10.128μg.L-1;批内和批间RSD均小于10%;方法准确度在85%~115%之间。单次给药后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 h和2 h,ρmax分别为22.29μg.g-1和21.80μg.g-1,AUC1-192分别为528.0μg.h.g-1和536.5μg.h.g-1,t1/2分别为25.5 h和24.1 h。多次给药后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8 h和8 h,ρmax分别为53.10μg.g-1和51.62μg.g-1,AUC1-192分别为1 584.9μg.h.g-1和1 379.4μg.h.g-1,t1/2分别为28.8 h和23.7 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药动学行为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多次给药后在兔眼结膜内存在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美乐托宁缓释片与普通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方法:6条Beagle犬三交叉单剂量口服美乐托宁缓释片、普通片和国外缓释片6 mg后,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计算各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上述3种制剂在Beagle犬血浆中的Cmax分别为(8.929±5.220),(29.653±14.503)和(8.196±4.723)ng.mL-1,Tmax分别为(1.140±0.608),(0.250±0.051)和(1.083±0.492)h,t1/2分别为(1.723±1.080),(0.946±0.548)和(1.105±0.308)h,MRT分别为(1.834±0.651),(0.784±0.637)和(1.617±0.296)h,AUC0-12分别为(13.832±6.967),(12.272±5.623)和(14.190±7.003)ng.mL-1.h,AUC0~∞分别为(13.873±6.941),(12.308±5.556)和(14.216±7.004)ng.mL-1.h。结论:与普通片比较,缓释片吸收较慢,药物达峰时间更长,峰浓度更低,维持时间更长。3种制剂具有生物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制备键合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用于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合成了带有十一碳烯酰基的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其键合于毛细管内壁,得到毛细管电色谱柱,并对手性药物进行色谱分离。结果:吡喹酮得到较好分离。结论:制备的毛细管柱对吡喹酮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且柱效较高,对后续键合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采用LC-MS/MS法研究炙甘草配伍对附子水煎液中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离体肠吸收的影响。以生附子水煎液和生附子炙甘草药对水煎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两种水煎液中以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为代表的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并通过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考察炙甘草配伍对三者在不同肠段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炙甘草配伍附子在显著降低游离的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肠道吸收率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各肠段对乌头类生物碱无差异吸收,达到减毒缓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药物杂质是反映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研究也贯穿着药物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随着分析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中杂质的研究技术以及杂质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从药物杂质来源、杂质研究方法以及基因毒性杂质研究等方面重点讨论了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基因毒性杂质的确定方法,为药物分析工作者在杂质研究时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波谱(LF-qNMR)和高场核磁共振波谱(HF-qNMR)测定缴获甲基苯丙胺晶体及片剂中甲基苯丙胺及掺杂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1H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1H 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qNMR),使用Magritek SpinsolveTM 80ULTRA型低场核磁波谱仪和Bruker Avance III 400 MHz型高场核磁波谱仪,以氘代甲醇(methanol-d4)和重水(D2O)为溶剂,马来酸为内标,测定73份晶体及34份片剂样品中甲基苯丙胺和掺杂物的含量。结果:2种核磁定量法测量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Bland-Altman图显示对于93%的样品,2种测量方法的定量结果差值位于95%一致限内,表明2种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F-qNMR和HF-qNMR甲基苯丙胺晶体及片剂定量法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无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