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2.
目的进一步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107~121 k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AELISA)试剂盒的近期(治愈后2、4个月)疗效考核价值.方法非感染季节现场筛选粪阳病人61例,分别在吡喹酮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做加藤氏法粪检和FA-ELISA、SEA-ELISA,配对比较不同感染度病人阴转率.结果治疗前FA ELISA的检出率为93.44%,SEA-ELISA为98.36%;治愈后2个月和4个月病人FA-ELISA的阴转率分别为40.35%和54.38%,SEA-ELISA则为1.67%和3.33%,两种方法间差异非常显著.FA-ELISA对重感染病人(EPG>100)的阴转率分别为22.2%(2/9)和33.3%(3/9),显著低于轻感染者.结论FA ELISA短程抗体诊断试剂盒对治愈后2个月、4个月者同样有较高疗效考核价值,而病人的感染度似可影响阴转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析。方法:我院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例,应用HE染色,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134例胃粘膜活检中,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轻度萎缩24例,中度萎缩11例,重度萎缩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5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常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胃内幽门螺旋苗的感染是本病的基本原因,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性增生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保肝消石胶囊对豚鼠胆色素结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致石饲料喂养豚鼠,并同时给予保肝消石胶囊,3个月后,观察各组动物的胆囊成石情况、有关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成石模型对照组的成石率为76.92%。保肝消石胶囊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的成石率分别为25%和20%,均有明确抑制胆结石形成的作用(P<0.05);保肝消石胶囊能明显地升高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降低胆汁中的游离胆红素及游离胆红素百分比、[Ca2+]、[H+],并能减弱肝脏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也能明显升高胆汁中胆酸的浓度;保肝消石胶囊可明显增强肝质膜钠钾ATP…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间隔3 d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术后4周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凋亡神经元;模型组Bcl-2及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此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中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凋亡丢失,可能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利司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利司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临床试验(RCT),时限至2016年5月;2位研究者独立评阅文献,并筛选及予以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RCT,文献质量评价均属低偏倚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 089例,其中试验组(利司鲁肽治疗)1 128例,对照组(安慰剂)9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于治疗周期末,2组HbA1c水平、HbA1c达标率(≤6.5%)有统计学差异(P<0.05),FPG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胃肠功能紊乱、低血糖反应及因不良事件(AE)退出治疗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泻、头痛、头晕、鼻咽炎及SA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司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较好控制作用,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仍有较大差异,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血吸虫病合并病毒性肝炎(HBV)感染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比较常见[1],为了解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的关系,我们对波阳县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的莲湖乡表恩村和双港乡长山村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表恩村和长山村为试区,每村随机抽查居民500人以上。1.2 方法 对抽查的居民,作Kato's(3片)镜检,统计阳性并虫卵计数,粪检阳性者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两对半),5项指标中任一项阳性即判为HBV感染(排除预防接种所致HBsAb阳性)。1.3 统计 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系及其在胃癌生物学行为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胃癌及8例慢性胃炎组织中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CD_(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与慢性胃炎组比较,胃癌组PTEN蛋白表达呈显著下降(t=2.45,P<0.05)而VEGF与MVD表达均显著增强(t=2.21,2.30,P<0.05);进展期胃癌PTE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t=1.85,P<0.05),而VEGF表达呈明显上调(t=1.46,P>0.05),但差异无显著性;(2)PTEN蛋白表达下调主要与胃癌淋巴结转移(t=2.92,P<0.05)、浸润深度(t=1.85,P<0.05)、年龄(t=2.26,P<0.05)、TNM分期(t=1.77,P<0.10)有较密切的关系;PTEN蛋白阴性表达者MVD较阳性者显著增加(t=2.60,P<0.05),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γ=-0.363,P<0.05)。(3)VEGF表达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显著正相关(t=4.38、2.28、2.27,P<0.01、0.05、0.05),VEGF阳性表达者MVD显著增加(t=3.35,P=0.02),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γ=0.512,P<0.05);(4)胃癌PTEN蛋白阴性表达者VEGF表达较阳性者显著上调(t=-1.99,P=0.055),两者呈显著负相关(γ=-0.403,P<0.05)。结论 胃癌PTEN基因编码蛋白失表达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途径,增强  相似文献   
19.
小鼠、家兔和家犬于感染血吸虫尾蚴后第7天,口服青蒿-双胺,1周1次,连续4周,减虫率达95%~100%. 青蒿-双胺对小鼠的急性LD(?)为1,200±150mg/kg,健康犬对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副反应轻微,各项实验室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对重要脏器无明显变化. 临床双盲法试验377例,结果提示预防保护率达94.4%,而副作用常见为轻度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反应,各项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提示青蒿-双胺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全血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组患者66例、非结核呼吸疾病组患者40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应用纯化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液蛋白10(CFP10)体外刺激全血后,检测3组人群IP‐10和γ‐干扰素(IFN‐γ)的释放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二者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结核病组、非结核呼吸疾病组、健康对照组IP‐10释放水平分别为(146.0±167.1)pg/mL、(26.6±9.7)pg/mL、(24.2±9.7)pg/mL ,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ROC分析,诊断活动性肺结核,IP‐10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γ‐干扰素AUC为0.87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IP‐10释放试验可应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与IFN‐γ释放试验诊断效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