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筛选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男女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组,分别静脉滴注40、80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每日2次,连续5d),给药后监测24 h胃内pH值.用LC-MS/MS法测定左旋泮托拉唑钠血药浓度,数据分别用WinNonlin 6.4软件和SAS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首次静脉滴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后,40、80 mg剂量组后左旋泮托拉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37±0.61)、(4.56±0.89)tg/mL;AUC(o-t)分别为(4.96±3.26)、(10.16±3.16) μg·h/mL;AUC(o-∞)分别为(5.17±3.68)、(10.34±3.35) μg·h/mL;t1/2分别为(1.67±0.76)、(1.75 ±0.57)h;Tmax分别为(0.50±0.01)、(0.53±0.08)h;连续给药5d后40、80 mg剂量组左旋泮托拉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30±0.62)、(4.50±0.71) μg/mL;AUC(0-t)分别为(5.02±3.85)、(10.75±3.82) μg·h/mL;AUC(0-∞)分别为(5.26±4.35)、(10.98±4.10) μg/mL·h;Cmin,ss分别为(0.03 ±0.08)、(0.05 ±0.07)μg/mL;t1/2分别为(1.72±0.78)、(1.80±0.64)h;Tmax分别为(0.52±0.04)、(0.50±0.00)h.用药第1天后40、80 mg剂量组胃内pH >4的时间比例分别为(38.6±20.9)%、(46.9±16.5)%;pH >6的时间比例分别为(25.5±20.6)%、(32.7±7.9)%;用药第5天后胃内pH >4的时间比例分别为(69.6±15.4)%、(80.2±16.6)%;pH >6的时间比例分别为(48.3±13.7)%、(49.7±15.7)%.结论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在健康人体内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通过两剂量组药效学参数比较,80 mg剂量组的抑酸效果明显优于40 mg剂量组,且服药后较安全.建议临床使用80 mg每12小时1次.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2种阿奇霉素分散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00mg,用微生物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基本一致,Cmax分别为(407.672±36.025)、(413.903±36.945)ng.mL-1,tmax分别为(1.950±0.510)、(1.850±0.366)h,t1/2分别为(50.757±18.919)、(48.926±16.402)h,AUC0~120分别为(4998.110±721.271)、(4853.564±539.555)ng.h.mL-1,AUC0~∞分别为(5793.932±700.138)、(5570.704±614.011)ng.h.mL-1。阿奇霉素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0±17.6)%。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3.
黄芩苷、黄芩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芩苷、黄芩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铜绿假单胞菌X140为研究对象,用32μg·mL-1的黄芩苷、2μg·mL-1的黄芩素干预X140生物膜的培养。以阿奇霉素为对照,采用倍比稀释法对生物膜内活菌菌落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生物膜的变化。结果:32μg·mL-1的黄芩苷、2μg·mL-1的黄芩素可以显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性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P<0.01)。结论:黄芩苷、黄芩素可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00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检测霉酚酸(MPA)及霉酚酸葡糖醛酸酯(MPAG)的血药浓度,以DAS2.0.1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等效性数据。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MPA,其Cmax分别为(45.728±16.006)、(49.323±16.098)μg·mL-1,tmax分别为(0.610±0.242)、(0.534±0.260)h,t1/2分别为(14.214±6.308)、(12.707±6.575)h,AUC0~60分别为(84.697±19.917)、(84.312±18.639)μg.h.mL-1,AUC0~∞分别为(89.750±20.728)、(102.995±68.151)μg.h.m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MPAG,其Cmax分别为(54.917±14.715)、(53.916±10.703)μg.mL-1,tmax分别为(1.521±0.454)、(1.396±0.294)h,t1/2分别为(13.542±6.685)、(11.885±3.130)h,AUC0~60分别为(486.686±145.059)、(446.812±100.383)μg.h.mL-1,AUC0~∞分别为(524.357±127.385)、(471.725±101.297)μg.h.mL-1;MPA的相对生物利度为(100.39±16.9)%,MPAG的相对生物利度为(106.89±18.6)%。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5.
阿莫西林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国产阿莫西林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国产已上市的阿莫西林胶囊(阿莫仙)为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受试制剂阿莫西林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8±18.5)%。结论阿莫西林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了解2015-2018年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2018年分离的2109株阴沟肠杆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共分离阴沟肠杆菌2109株,主要分离科室为儿科(16.69%)、神经外科(11.33%)、骨科(9.10%);阴沟肠杆菌在痰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47.2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总体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1.5%~2.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好(3.8%~7.0%)。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其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8.
烧伤创面的细菌分离及其耐药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适时了解烧伤病房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7个月份的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并对其主要的感染菌种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从烧伤患者创面共分离到细菌204株,前三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铜绿假单胞菌(44株)和奇异变形杆菌(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V...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健康人单剂量静脉滴注盐酸米诺环素后的药动学特征,为该药Ⅱ期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盐酸米诺环素100mg(9名)、200mg(9名)后,HPLC法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V_c分别为(41.0867±18.7509)L、(48.7035±21.1433)L;CLs分另1为(2.8921±0.6175)L/h、(3.0654±1.0109)L/h;t_(1/2β)分别为(21.0349±5.5442)h、(20.4413±1.7810)h;曲线下面积AUC_(0-1)分别为(35.8757±7.0075)(mg.h)/L、(72.0649±25.0888)(mg·h)/L;c_(max)分别为(2.147±0.656)μg/L、(3.796±1.098)μg/L。结论受试者静脉滴注盐酸米诺环素后,人体耐受良好,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提示盐酸米诺环素在100~200 mg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AUC_(0-t))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其他药动学参数t_(1/2α)、t_(1/2β)、k_(21)、k_(10)、k_(12)、V_c、CL经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0.
巫胡兰  邹英  张杰  熊丽蓉 《重庆医学》2006,35(24):2220-2220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源。虽然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体不是引起感染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疾病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而手的清洗和消毒是防止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院内感染问题的重视,手消毒的重要性再次被人们所认识,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断及护理操作中,手部皮肤的清洁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感染率。在众多研究中早已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