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共45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2周期诱导化疗,实验组采用TPF化疗,对照组采用PF法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一周开始同期放疗,观察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状况均得到了改善,实验组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其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PF方案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42.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综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叉性学科.从学科特点出发介绍了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实验诊断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为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
洪俊  黄其通 《四川医学》2012,33(8):1462-146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HCV基因型、肝脏炎症以及与IFN-α治疗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1例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HCV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未经治疗感染者的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均低于正常(P0.05);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均高于正常(P0.05);在使用干扰素-α(INF-α)对有症状感染者治疗后:INF-α能显著提高受治者外周血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比(P0.05);同时降低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的百分比(P0.05)。另外,还发现在伴有肝脏炎症的患者中,CD8+(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要明显高于不伴有炎症的者(P0.05),而NK细胞(CD3-CD16/CD56+)则要显著低于不伴有炎症者(P0.05);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CD8+细胞可能在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INF-α的抗病毒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来实现的。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2%(v/v)DM SO结合第二信使效应剂冰冻保存浓缩血小板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在含2%(v/v)DM SO的浓缩血小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第二信使效应剂,经-80℃冰冻保存1 w,然后分别测定PLT、M PV、L eakage of LDH及血小板表面CD 62的表达。结果硝普钠(SNP)达25μm o l/L时能显著降低CD 62分子的表达(P<0.05)。结论SNP对血小板在2%(v/v)DM SO条件下-80℃冰冻保存的效果有所改善,但氨氯吡脒(A 7410)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石膏绷带外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采用穿刺抽液后石膏绷带外固定,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中64例(占97%)经一次性治愈,2例(占3%)经二次治愈,无一例感染及复发,总治愈率100%。结论:石膏绷带外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6.
洪俊  饶永彩 《职业与健康》2012,28(6):693-695
目的对流式细胞仪(FCM)B27/B7双标法用于强直性脊椎炎(AS)患者B27基因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方法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SSP-PCR),对76例正常人、57例原发AS和106例继发脊椎炎患者进行B27测定。结果 CDC、SSP-PCR和FCM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及86.3%、86.8%和88.85%。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M HLA-B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7.
作为"21世纪医学新思维"的标志性学科——循证医学,当前倍受医学界高度重视,其重要分支——循证实验诊断学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国际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该文探讨了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模式引入医学系本科实验诊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实验诊断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并积极探索一种设计型、研究型、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实验诊断学的发展和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48.
对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将EMB方式引入到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构想。通过整理和编辑国外最新检验项目的循证医学评价和分析前影响因素资料,建立堂课实验诊断学EMB教案,并对授课模式和备课方式进行EMB模块化教学设计等方式对EMB在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偿试,探讨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比枸橼酸钠、EDTA及CTAD三种抗凝剂在押制血小板体外激活的作用以覆探讨ADVIA 120血球分析仪MPC参数用于观察血小板激活的作用。方法采用ADVIA 120血球分析仪MPC参数与流式血小板CD62P检测,观察枸橼酸钠、EDTA及CTAD三种抗凝剂抗凝的86名体检者静脉血样中血小板对凝血酶的诱导激活以及自发激活作用。结果加入凝血酶后。用CTAD抗凝的全血血小板CD62表达率及MPC无显著性改变,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血均出现明显改变。时分离自CTAD抗凝血的血小板进行凝血酶激活实验,结果发现血小板能够被激活,表明CTAD抗凝血的血小板具有生物学功能。此外,分离自EDTA抗凝全血的血小板的活化标志CD62表达率在加凝血酶前明显高于CTAD抗凝全血的血小板.说明CTAD能够保护血小板免于由于血小板分离操作所致的物理激活。血小板自发激活实验中CTAD能够在体外〈Bh抑制血小板自发激活,而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血只能保证1~2h内无血小板自发澈活。ADVIA 120 MPC值的变化与流式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检测结果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结论CTAD抗凝剂在能够保证血小板活性的情况下抑制血小板体外生物和物理激活,是一种易于在临床推扩的用于血小板分析的抗凝剂。ADVIA 120的MPC参数检测可以用于血小板活化观察。  相似文献   
50.
洪俊  饶永彩 《四川医学》2010,31(11):1686-1688
目的比较传统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用于诊断神经性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RPR是否能用于神经性梅毒的诊断。方法采用RPR、VDRL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对244例患者(有症状型神经梅毒9例,无症状型神经梅毒18例;一期梅毒5例,二期梅毒7例,潜伏期梅毒65例;经治疗的梅毒50例和其它非梅毒性神经系统疾病90例)的脑脊液(CSF)标本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RPR脑脊液敏感性为99.1%,特异性为77.8%。VDRL试验脑脊液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70.4%。结论 RPR和VDRL都用于测定CSF标本时,两者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RPR可以代替VDRL用于神经性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