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91.
目的:分析艳山姜挥发油(EOFAZ)抑制高糖(HG)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分化(End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析EOFAZ对HG诱导EndMT及氧化应激损伤的药效学作用,设定空白组,EOFAZ低、高剂量组(1,4μg·L~(-1)),高糖组(35 mmol·L~(-1)),EOFAZ预孵育2 h后加入HG共同孵育72 h复制EndMT细胞模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蛋白表达水平,血管生成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以分析EOFAZ对EndMT的影响;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以及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以分析EOFAZ对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与Notch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腺病毒(AD)转染实现Nrf2的过表达,进一步分析EOFAZ抑制EndMT的作用机制,设定空白组,AD-Nrf2+EOFAZ组(4μg·L~(-1)),AD-Nrf2组,高糖组(35 mmol·L~(-1)),EOFAZ组(4μg·L~(-1))。Nrf2基因重组腺病毒过表达质粒感染细胞6 h,更换为正常培养基24 h,EOFAZ预孵育2 h后加入HG共同孵育72 h诱导EndMT。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rf2,CD31,vimentin,Notch1和Snail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高糖组比较,EOFAZ干预给药后明显上调HG诱导的CD31蛋白表达水平和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降低细胞迁移能力(P0.01),同时降低ROS和MDA的水平(P0.05,P0.01),提高CAT和SOD的水平(P0.01)。此外,EOFAZ干预给药能够显著上调抗氧化信号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Notch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通过稳定的腺病毒转染HUVECs可实现Nrf2的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高糖组比较,各给药处理组显著提高Nrf2和CD3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显著下调vimentin,Notch1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P0.01);与AD-Nrf2组相比,AD-Nrf2+EOFAZ组能够进一步上调Nrf2和CD3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降低vimentin,Notch1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EOFAZ可改善HG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抑制EndMT,其作用与Nrf2/Notch1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2.
艳山姜全果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艳山姜全果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得到不同样品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成分,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从艳山姜全果、果皮、种子团挥发油分别鉴定了66、67和55个化合物,占其各自总量的95.52%、95.83%、99.86%.结论:艳山姜全果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资源的研究开发中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3.
吴朝花  严俊丽  王益  吴林菁  沈祥春  陶玲 《中草药》2017,48(19):3970-3976
目的优选艳山姜Alpiniae zerumbet挥发油自乳化释药系统(EOFAZ-SEDDS)的处方,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乳化区域面积为指标,筛选处方中乳化剂、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例(Km),确定最佳处方,并对EOFAZ-SEDDS的外观、粒径、自乳化效率以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所得艳山姜挥发油自乳化传递系统的处方为艳山姜挥发油(60%)、Kolliphor HS 15(20%)、无水乙醇(20%)。所得EOFAZ-SEDDS外观为淡黄色澄明液体,加水稀释后可形成乳白色并带淡蓝色乳光的乳液,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观察呈球形,分布均匀,粒径为(171.67±7.64)nm,Zeta电位为(-11.51±1.22)m V。EOFAZ-SEDDS在盐酸(0.1 mol/L)中自乳化时间最短。随着介质体积的增加,自乳化时间延长。EOFAZ-SEDDS自乳化后24 h内均未见有沉淀产生和分层现象,且离心30 min仍未发生分层。结论研究考察所得最佳处方制备的EOFAZ-SEDDS粒径适宜,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VM)、OMT高剂量组(OMT-H,25?mg·kg-1·d-1)、OMT中剂量组(OMT-M,12.5 mg·kg-1·d-1)、OMT低剂量组(OMT-L,6.25 mg·kg-1·d-1)、OMT极低剂量组(OMT-EL,3.125 mg·kg-1·d-1)、利巴韦林对照组(RB,100 mg·kg-1·d-1)。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由柯萨奇病毒B3型腹腔注射感染所致,各治疗组从末次给予病毒24 h后开始,腹腔注射,每日1次。于治疗第12天,每组处死小鼠6只,留取心肌标本。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OMT治疗显著降低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凋亡心肌细胞的数量,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比较,OMT-L组效果最佳(P<0.01)。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小鼠比较,OMT治疗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该作用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研究宝铎草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运用平板打孔法分析宝铎草提取物对常见病原性细菌和单细胞真菌的敏感性.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宝铎草各提取物对常见病原性细菌和单细胞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宝铎草提取物,除水层外,对不同病原性细菌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水洗脱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抑菌作用,95%乙醇总提物(1∶40)和95%乙醇洗脱部分(1∶4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作用.而宝铎草水层提取物对细菌和单细胞真菌均未见明显抑制或杀灭作用,所有提取物对单细胞真菌亦均未见显著性作用.结论:宝铎草的部分提取物对所试细菌株有抑菌作用,而对单细胞真菌均未见明显的抑菌或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了解其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H参入法检测Sal B对HUVECS增殖作用;Transwell观察Sal B对HUVECS迁移的影响;用体外毛细血管管腔结构形成试验检测Sal B对HUVECS管腔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Westen blot法检测Sal B处理后HUVECS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3H参入法,结果显示Sal B对HUVECS增殖具有促进作用;Transwell试验显示,Sal B可以促进HUVECS迁移;管腔形成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Sal B可以使HUVECS管腔形成数增多,管腔长度增长。经Sal B处理后,与空白组比较,HUVECS上清中VEGF含量增加,VEGF表达上调。结论Sal B对HUVECS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HUVECS中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太子参粗多糖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诱发实验性大鼠心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持续4周形成心肺损伤。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心功能;重量计算法分析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和肺指数;病理组织学分析左心室和肺病理改变;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模型组大鼠心功能紊乱,心指数和肺指数增加,病理组织学分析证实左心室组织心肌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肺组织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提示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心肺损伤病变模型成功。太子参粗多糖连续灌胃4周后,显著改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太子参粗多糖对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实验性大鼠心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物质基础提供现代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99.
宋羽  沈祥春 《中外医疗》2008,27(13):127-127
药品分奏管理是新时期药品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根据药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将药品按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进行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科学管理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已通过立法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这样有利于推行科学合理用药和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制备包载艳山姜挥发油(EOFAZ)的口服纳米乳,考察其体外促吸收效果和体内分布情况。方法 将醋柴胡多糖(VBCP)和牛血清白蛋白(BSA)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偶联,制备多糖-蛋白偶联物VBCP-BSA。以VBCP-BSA为乳化剂,维生素B12(VB12)为吸收促进剂,中链甘油三酯与EOFAZ混合作为油相,通过高能外力乳化法制备负载EOFAZ的纳米乳,对该纳米乳的粒径及粒径分布、表面Zeta电位、EOFAZ含量、外观形态等进行表征,并利用荧光素示踪法考察荧光素标记的EOFAZ纳米乳在体外的吸收效果及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VBCP与BSA通过Maillard反应48 h后形成偶联物VBCP-BSA,并具有较高的接枝度。以VBCP-BSA为乳化剂,制备得到均一的粉色纳米乳液EOFAZ@VBCP-BSA/VB12。该纳米乳的粒径<100 nm,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弱负电荷,呈圆球形,对EOFAZ的包封率>80%,其具有良好的体外吸收效果,口服后能增强肝脏蓄积。结论 设计的蛋白多糖纳米乳能够有效负载EOFAZ,促进口服吸收,增强肝脏分布,可为口服EOFAZ保肝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