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对癌症晚期患者应用康莱特注射液,观察其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50例癌症晚期患者应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21 d为1个疗程,应用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情况及Karnofsky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食欲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体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疼痛缓解率为56%, 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者由44%提高到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以从改善食欲、增加体重、缓解疼痛、提高Karnofsky评分几个方面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等容血液稀释对家兔出血性休克时凝血酶生成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均分为羟乙基淀粉组(V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复方乳酸钠组(R组)和对照组(C组),V、G和R组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和复方乳酸钠,C组不行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完成后开腹,切除2cm3肝脏组织后立即缝合腹腔皮肤.10 min后,V、G、R三组开始回输自体血,C组回输复方乳酸钠.记录血液稀释前(T0)、血液稀释后(T1)、切除肝脏组织后10 min(T2)、40 min(即自体血回输完成即刻,T3)、70 min(T4)、130 min(T5)时实验兔的MAP和HR,抽取动脉血样行凝血酶生成试验,记录T0~T5时凝血酶的生成延迟时间、峰值、达峰时间、生成潜力值,并观察肝出血自体血复苏的130mn内家兔的生存时间和失血量.结果 G组家兔在T2时、V组在T1~T5时、R组在T1、T2时MAP明显低于T0时(P<0.05),T2时G、V和R组MAP明显低于C组(P<0.05).V组家兔在T1~T5时HR明显慢于T0时(P<0.05).T3时R组家兔的凝血酶生成延迟时间和T3、T4时凝血酶达峰时间明显长于T0时(P<0.05),T3时V组的凝血酶峰值明显低于T0时(P<0.05);T1~T5时V组和R组的凝血酶生成潜力值明显低于T0时(P<0.05).T4时V组和R组的凝血酶生成潜力值明显低于C组(P<0.05),T3、T4时G组凝血酶达峰时间明显长于V组(P<0.05).结论 对等容血液稀释的家兔出血性休克模型,羟乙基淀粉130/0.4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琥珀酰明胶和晶体强.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OPCAB术后低氧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12年8月208例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OPCAB术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OPCAB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08例中61例符合OPCAB术后低氧血症标准,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9.3%。单因素分析显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吸烟史、心功能(NYHA)III~IV级、三支病变、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30%、心源性休克、急诊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吸烟史、心功能(NYHA)Ⅲ~IV级、三支病变、EF〈30%、急诊手术为OPCAB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PCAB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吸烟史、心功能fNYHA)III~IV级、三支病变、EF〈30%、急诊手术等多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超声检测卵黄囊直径大小,探讨其与妊娠结果的关系。方法:使用腹部及阴道超声对198例早期妊娠妇女进行检查,观察卵黄囊正常、异常与妊娠结果的关系。结果:141例正常妊娠全部见卵黄囊,其生长与孕周相关,孕5-10周呈现一定规律性持续增长,孕10周后开始萎缩消失。卵黄囊大小在正常及异常妊娠组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早孕卵黄囊大小对预测妊娠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沈亮言  刘红霞 《安徽医学》2018,39(12):1484-1486
目的 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地塞米松,观察其对预防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腰背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3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塞米松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0例。根据硬膜外导管的刻度,使其退出硬膜外腔至黄韧带,D组产妇通过其导管注入地塞米松1 mL(5 mg)和生理盐水3 mL的混合液,边退管,边注药,直至皮下组织。同样方法,C组产妇于硬膜外导管注入生理盐水4 mL。随访3 d内产妇分娩镇痛后腰背疼痛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分娩镇痛后,C、D组产妇腰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4.63%和17.69%,两组产妇腰背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背疼痛产妇的疼痛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分娩镇痛后腰背疼痛,并减轻其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35例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34例(97.1%)患者出现皮肤出血、瘀斑或紫癜,30例(85.7%)患者有血压下降,20例(57.1%)患者出现四肢栓塞。实验室检查显示,33例患者(94.3%)的D-2聚体>100ng/ml,27例(77.1%)患者纤维蛋白原下降,29例(82.9%)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所有患者均出现血小板下降。经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0.0%,死亡率为42.9%。结论去除诱因是治疗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早期抗凝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7.
<正>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疾病需要,抗血栓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较常使用的口服抗血栓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类及抗凝类药物,前者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代表,后者以华法林为代表。口服抗血栓药物后可能有增加出血的风险,以颅内出血最为严重[1]。口服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oral antithrombotic drugs related to cerebral hemorrhage,OAT-ICH)较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索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3~14岁先天性腭裂合并SOM的患儿319例(524耳)设为试验组,根据中耳积液性状分为3组:A组为浆液性积液,112例(198耳);B组为黏液性积液,162例(248耳);C组为中耳负压无积液,45例(78耳)。同时选择年龄相当的腺样体合并扁桃体肥大伴SOM患儿208例(246耳)设为对照组,同样根据积液性状分为对应的A1、B1、C1组。两组患儿分别进行腭裂修复术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对A、A1组进行鼓膜穿刺,B、B1组进行鼓室置管,C、C1组行鼓膜穿刺;术后均辅助药物治疗。比较各组SOM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 术后12个月,试验组总治愈率为77.29%(405/524),总复发率为14.57%(59/405),对照组总治愈率为93.09%(229/246),总复发率为3.93%(9/229),对照组SOM治愈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治疗过程较对照组复杂,一次性治愈率低,需行反复、多次治疗。结论 腭裂患儿SOM的治疗方法与普通中耳炎有较大差异,应对腭裂SOM予以专门检查,开展特异性治疗。根据鼓室积液性状,反复鼓膜穿刺或6个月以上的鼓室置管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沈亮言  方才 《安徽医药》2011,15(4):483-485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不同靶控浓度下,罗库溴铵对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ASAⅠ级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观察组(R2组和R3组)和对照组(C2组和C3组),每组15例。设定异丙酚初始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为4.0 mg·L-1,当患者镇静警觉评分(OAA/S评分)≤1时置入喉罩,机械通气,调节异丙酚靶控浓度,使Ce维持在2.0 mg·L-1或3.0μg·L-1,达到靶浓度后稳定20 min,R2、R3组静脉注射2倍半数有效量(ED95)的罗库溴铵0.6 mg.kg-1,C2、C3组注射生理盐水5 ml。于异丙酚诱导前即刻(T1)、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即刻(T2)、TOF消失为0时(T3)、TOF的第一个肌颤搐恢复到5%时(T4)记录BIS值,并记录R2、R3组TOF恢复到T3、T4两个时点所需的时间。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在不同靶控浓度下对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C2、C3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时比较,T3、T4时R2组BIS值明显下降(P0.05),但R3、C2和C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C2组与R3、C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在不同靶控浓度下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无明显影响,但罗库溴铵对BIS值的影响却与镇静深度有关,异丙酚靶控浓度维持在2.0 mg·L-1较浅的镇静状态下,静脉注射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可引起BIS数值的下降,而在3.0 mg·L-1较深的镇静状态下,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对BIS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80.
通过查阅本草著作及相关文献,本文对郁金品种、药用部位、道地产区等进行了考证,为郁金栽培选址、品种选育、加工方法及药用部位选择提供参考。明末清初之前,郁金来源于原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此后,其药用部位由根茎转变为块根,四川、广西、江西等地为郁金主要产区。目前,受长期连作和无性繁殖等因素影响,郁金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种质资源退化,大量化学农药使用导致其农残超标,加剧了水土污染,严重影响了郁金安全性及品质,同时也限制了郁金出口及国际竞争力。本研究对郁金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病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保障无公害郁金的生产。此外,本文还对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对无公害郁金产业的潜在推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