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预注美托洛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吸入麻醉药MAC值及血清皮质醇(Cor),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24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0.05mg/kg(M组)及生理盐水(C组)。手术中连续监测MAP、HR、ST段,分别记录基础值(T0)、给药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切皮前(T3)、进腹后(T4)、手术结束时(T5)的MAP、HR、ST段的数值及每小时异氟醚的MAC值。分别在T0、T4、T5抽取患者的静脉血约4ml进行Cor、NO的测定。结果M组的HR明显慢于C组(P〈0.01),MAC值低于C组(P〈0.01)。两组各时点的MAP、ST段、Cor和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L时Cor水平明显高于T0时(P〈0.05)。两组T4、T5时NO均高于T0时(P〈0.05)。结论术前预注β受体阻滞药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异氟醚MAC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时相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轻症46例,重症32例,测定入院后第1、3、7天的心肌酶谱。对两组患者心肌酶谱间的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1周内肌钙蛋白(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正常值明显增高,胰腺损伤越重,上述指标升高越明显,且轻症与重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炎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呈动态变化规律,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高峰,第7天明显回落(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心肌酶谱明显增高,且呈动态变化,可作为胰腺炎患者心肌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配合口服加巴喷丁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加巴喷丁片治疗。两组如疼痛严重可加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SF-36健康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服用加巴喷丁片和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剂量及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治疗1周、3周、6周、12周、24周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周、6周、12周、24周后加巴喷丁片和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服用剂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24周后SF-36各项评分(PF、RP、BP、GH、VT、SF、RE、MH)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周、24周后SF-36中PF、RP、BP、VT、M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晕、嗜睡、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6.7%、3.3%和3.3%,对照组分别为24.1%、17.2%和20.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能减少服用加巴喷丁片的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综合改良措施对农田栽参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农田土壤改良的标准流程,以保证农田栽参的顺利开展。研究采用土壤消毒、绿肥回田和施肥改土相结合处理传统农田,通过观测土壤的理化性状、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人参生长指标等因素,发现综合改良措施可显著增加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0~20 cm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组成,提高农田参苗存苗率,促进了人参生长。该研究表明土壤消毒、绿肥回田结合施肥改土的综合措施可有效改善农田土壤微生态环境,为农田栽参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参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农田栽培选地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人参全球范围内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农田栽培选地规范制定,为农田栽参合理规划生产布局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lob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edicinal plant,GMPGIS),以本草文献记载的道地产区、野生分布区以及当前主产区271个样点的生态环境因子值为计算依据,经过生态相似性分析获得人参全球范围内的最佳生态适宜产区和潜在种植区,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日本、朝鲜、法国、意大利、乌克兰、韩国等国家。其中,人参在中国的生态适宜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内蒙古、山东和山西等省区。另外,在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和项目组多年农田栽参研究数据基础上,结合文献及对部分种植基地的调研结果,初步制订了农田栽参选地规范。该研究为人参农田规模化种植、引种栽培和保护抚育提供科学依据,农田栽参选地规范为高品质人参的科学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侯娜娜  沈亮  陆玉莹  谢明  刘清海 《现代医院》2023,(5):717-719+722
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的环境下,病案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医院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和运营管理的保障作用益发凸显。针对部分三级公立医院在病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管理层面和法律制度认知不足、病案信息系统功能较不完善尤其缺乏病案的全流程质控功能等问题,文章提出优化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以及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多部门协调完善病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研发从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检验,实现“全方面、全流程”病案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病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国的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不同靶控浓度下.罗库溴铵对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ASA I级或II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n=15):实验组(R2和R3)和对照组(C2和C3)。设定异丙酚初始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为4.0Hg/mL。当患者镇静警觉评分(0AA/S评分)≤1时置入喉罩。机械通气,调节异丙酚靶控浓度.使Ce维持在2.0μg/mL或3.0μg/mL.达到靶浓度后稳定20min.实验组(R2和R3)静脉注射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0.6mg/kg,对照组[C2和C3)注射生理盐水(5ml)。记录异丙酚诱导前即刻(T1),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即刻(T2)、TOF消失为0对(T3)、TOF的第一个肌颤搐恢复到5%时(T4)BIS,HR.MAP值。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罄异(P〉0.05);对照组T1~T4各时点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对比较.R2组T3和T4时BIS降低(P〈0.05),但R3组、C2绍和C3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相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对照组比较.R2组.C2组与R3组、C3组在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库澳铵对BIS值的影响与镇静深度有关。异丙酚靶控浓度维持在2.0μg/mL较浅的镇静状态下,静脉注射2倍ED95剂量的罗库澳铵可引起BIS数值的下降。但在3.0μg/mL较深的镇静状态下.2倍ED85剂量的罗库溴铵对BIS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基于原始脑电图的一种麻醉深度监测指标,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术中监测麻醉深度能提高麻醉质量和手术安全性,通过合理调控麻醉深度,减少麻醉用药量和避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关于BIS监测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实际意义或价值以及BIS值判读准确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仍是人们一直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现就肌松药对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影响及相关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在P6位置(内关穴)行经皮电刺激对预防女性患者甲状腺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恩丹西酮组和P6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即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4 mL.恩丹西酮组于手术开始即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 mg.P6组取一次性氯化银电极,直径5 mm,远端电极粘于前臂近腕部、尺侧腕肌腱的外侧和尺动脉的内侧,另一电极置于左腕近心端2寸(约患者2指宽度),连接TOF-Guard加速度仪,刺激电流为60 mA,波宽200μs,频率2 Hz,时间间隔为15 s,持续至手术结束.观察手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恩丹西酮组、P6组手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率分别为76.6%、53.3%和66.7%,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的发生率分别为36.7%、6.7%和28.3%.恩丹西酮组的PONV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6组(P值均<0.05),对照组与P6组间PONV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6位置行经皮电刺激对防治女性患者甲状腺手术后PONV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竹节参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燃  沈亮  张绍鹏  游景茂  徐江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10):1255-1261
竹节参生产中农残超标、无序种植等问题是竹节参产业发展的障碍,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优质竹节参生产的保障。本文探讨无公害竹节参精细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无公害生产基地选择标准、优良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体系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建立无公害竹节参种植技术体系,以提高竹节参药材品质、减少竹节参药材生产农残及重金属含量,促进其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