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2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有丝分裂抑制剂昆明山海棠对人类生殖细胞的成熟有强烈的抑制效应,对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亦具明显阻滞作用。我们以小鼠次级精母细胞评估了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溶物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  相似文献   
102.
C——有丝分裂细胞指经秋水仙素及类似药物处理,出现特殊细胞学征象的细胞。C——有丝分裂应分析为鉴别受试物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初筛手段。实验以Q900图象分析仪,量化地分析了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小鼠骨髓细胞内染色体长度和姐妹染色单体夹角,并同时与人为分析做比较,旨在探究量化分析代替人工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156例ⅠA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中医证型、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56例早期乳腺癌(T_1N_0M_0,ⅠA期)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中医辨证临床可分为肝气郁结证、冲任失调证、燥毒蕴结证及气血双亏兼邪毒内陷证4型,以肝气郁结证为主;原发肿瘤大小以T1c居多;组织学分级以Ⅱ级及Ⅲ级为主。5 a PFS为93.3%,5 a OS为9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及淋巴脉管侵犯与患者的PF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及Ki-67表达情况是影响ⅠA期(T_1N_0M_0)乳腺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ⅠA期(T_1N_0M_0)乳腺癌患者虽然总体预后较好,但某些亚组患者预后较差,存在明显的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人成淋巴细胞株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成淋巴细胞株GM12593和乳腺癌患者成淋巴细胞株GM13705分别置于含有0、5、10、20 μmol/L EGCG的RPMI-1640中进行6 d干预培养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技术检测干预前后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20 μmol/L EGCG干预培养6 d后,GM12593细胞hMLH1与hMSH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 (P均<0.05),且显著高于同等浓度时GM13705细胞中上述2个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EGCG对GM13705 目标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P>0.05)。结论:EGCG具有上调正常人成淋巴细胞株hMLH1与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潜力,可能通过增加错配修复起始复合物的数量,来帮助错配修复机制的启动,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5.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突发性聋发病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突发性聋(SSH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55耳)诊断明确、发病在7 d以内的SSHL患者(SSHL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50例在性别和年龄上与SSHL组患者匹配并相同的听力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生化、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进行检测.结果:SSHL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黏附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可能是SSHL血管性病因中的主要因素,其发病原因可能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血黏度增加,形成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状态,导致内耳血管微血栓,损伤耳蜗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6.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绿茶中对人体有益的主要成分,其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发生可能具有防护作用,其中包括表遗传途径.表遗传指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改变的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siRNA和miRNA调控等,在人类的大多数肿瘤中都观察到表修饰模式的异常.茶多酚具有抑制DNA甲基转移酶、改变组蛋白修饰和miRNA表达的生物学活性,对肿瘤的防护与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该文就茶多酚的表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Abstract:
Tea polyphenols (TP) is one of components from green teas,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 They may help prevent different types of tumors, and are involved in epigenetic pathway. Epigenetics is defined as reversible heritable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that occur without alteration in DNA sequence, including DNA methylation, histone modification, chromatin remodeling, and RNA interference.Most of tumors in humans have shown the abnormal patterns of epigenetics. Tea polyphenols demonstrated some effects of epigenetic agents, inducing epigenetic changes through modifying methylation, 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expression of some miRNAs. It has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n agent for tunor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适合肾移植的患者28例进行肾移植术,加强术后护理。结果:肾移植手术成功26例,未成功2例,其中1例因麻醉过深导致严重缺氧而致移植肾失败,另1例因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第4天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有效护理可提高肾移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叶酸(folic acid,FA)对乙醇(ethanol,EtOH)诱发的人成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方法:人成淋巴细胞株GM12593培养在含有不同FA浓度(20、200、2000 nmol/L)的RPMI-1640培养基中,并同时在每种FA浓度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0.09%、0.36%和1.34%(V/V)的EtOH,8 d后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处理28 h,胞质阻断微核细胞组分析(cytokinesisblockmicronucleus cytome assay,CBMN Cyt)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胞遗传损伤,包括微核化双核细胞(micronucleated binucleatedcell,MNed BNC)、核芽(nuclear bud,BUD)、核质桥(nucleoplasmic bridges,NPB)的频率差异。结果:乙醇在受试细胞中诱发MNedBNC、BUD和NBP频率显著升高(P〈0.01);2 000 nmol/L的叶酸能显著降低由乙醇诱发的MNed BNC、BUD和NBP频率(P〈0.01)。结论:乙醇对细胞遗传物质具有损伤效应,叶酸对乙醇的遗传毒性具有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9.
<正> 1.临床资料本科自1994~1997年共收治鼻窦炎、鼻息肉病人321例,手术542侧,发生纸样板损伤21例21侧;眶内出血13例13侧;其中男5例,女8例,左侧6例,右侧7例;年龄19~70岁.平均32.7岁,经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方式采用许庚等介绍的Messerklinger术式.  相似文献   
110.
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对42例疑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外压性改变10例,其中主动脉弓8例,脾脏2例;黏膜下肿瘤32例,其中肌源性肿瘤16例,脂肪瘤4例,异位胰腺1例,食管囊肿1例,胃息肉10例,经病理证实11例.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消化管管壁的5层结构,能够准确判断肿瘤与消化管壁的关系,指导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但对黏膜下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