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2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NAC(N-乙酰半胱氨酸)生物膜对大鼠腹膜损伤粘连修复演变过程中核转录因子Sp1和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腹部回盲部手术动物模型,术中腹膜创面覆盖留置NAC壳聚糖多孔膜,术后腹腔镜连续观测、提取相应腹膜粘连组织,监测腹膜粘连分级变化。大鼠分4组:正常腹膜组,腹膜损伤组(无生物膜覆盖处理),NAC壳聚糖多孔膜组,壳聚糖多孔膜组,每组40只。应用EMSA方法检测Sp1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Masson染色法检测Sp1和SP染色法检测NF-κB表达。结果腹膜损伤导致Sp1和NF-κB被激活,壳聚糖多孔膜和NAC壳聚糖多孔膜覆盖损伤的腹膜可以一定程度抑制Sp1和NF-κB的表达。在抑制Sp1和NF-κB表达方面,NAC壳聚糖多孔膜显著优于壳聚糖多孔膜。NAC壳聚糖膜组比壳聚糖膜组更显著减低粘连级别(P<0.05或P<0.01)。结论 NAC壳聚糖生物膜可显著下调核转录因子Sp1和NF-κB表达,并有效减轻腹膜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腕带式血氧记录仪Agenda watch-700W在OSAHS临床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6例睡眠打鼾的门诊患者,给予PSG监测的同时行腕带式血氧仪监测,比较AHI和ODI的相关性,以及不同阈值的ODI在诊断OSAH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HI和ODI成正相关。采用 ODI≥8为诊断OSAHS标准,具有相对较好的敏感性(81.2%)和特异性(93.3%)。结论:腕带式血氧仪具有对临床疑似OSAHS患者进行初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并完善清金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清金散中的紫苑、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制剂中甘草苷的含量。Wonda Sil C18-WR(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7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TLC中,供试品在与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甘草苷进样量在0.0410.45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为1.27%(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22和肝生化指标在评估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肝病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23例,均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0 d。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iRNA122及肝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丙氨酰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患者miRNA122表达水平为25.78±0.24,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1.7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NA122表达水平、丙氨酰氨基转移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可以作为监测多烯磷脂酰胆碱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发病率逐年上升.现有资料表明,许多因素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研究这些预后因素可以预测病情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现收集我院近6年首诊初治NHL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病理因素及免疫组化指标与肿瘤进展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环  汪旭  孙明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67-4267
1病历摘要女,30岁。自诉吞服异物近10 a,自觉腹部不适,近日就诊于基层医院,发现胃内异物,来诊。内镜下见胃内有一长管状异物(输液器管),直径约0.4 cm,长约30 cm,色黑,其近端位于胃底部,远端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两端游离。在胃窦处用异物钳钳夹异物向外牵拉,因十二指肠球降部弯曲,异物与肠壁摩擦力较大,无法抓牢异物将其拉出,遂进镜至十二指肠降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诊初治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96例,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的PS评分、年龄、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水平、用干扰素治疗的时间、国际预后指数(IPI)及肿瘤进展时间(TTP),应用SPSS12.0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及相关分析.探讨各临床因素与TTP的关系。结果PS评分、年龄、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水平、IPI是影响TTP的单个因素。而干扰素使用时间长短与TTP无关。年龄、IPI是2个独立影响TTP的指标,且IPI对TTP的影响大于年龄对TTP的影响。结论年龄、IPI与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干扰素对于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抗着丝点抗体在鉴别微核起源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抗着丝点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CREST染色法)分析了纺锤体毒剂秋水仙素、有丝分裂抑制剂对苯二酚及多功能烷化剂丝裂霉素C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起源。结果指出,3种受试物均显著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秋水仙素诱发微核中,71%含有着丝点,表现CREST阳性,提示这些微核由完整落后染色体形成。对苯二酚诱发微核中,19%为CREST阳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说明其遗传毒性主要体现为染色体诱裂效应,丝裂霉素C在所有受试物中微核诱发率居首,但CREST阳性率仅6%,显著低于对照,暗示该化合物具强烈的染色体诱裂效应,且诱裂部位可多集中在着丝粒处,使诱发微核内均无完整的着丝点功能结构,表现CREST阴性,CREST染色法能够为鉴别哺乳动物非整倍体诱发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5例。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止血治疗获得成功,随访6个月~3年,疗效满意,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视野清楚,检查出血部位准确,止血迅速,疗效确切,在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上气道梗阻指喉及喉以上的呼吸道发生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新生儿上气道梗阻属急重症,病因主要是先天畸形、肿瘤、炎症等,表现为吸气性喘鸣、三凹征,严重者可发生紫绀或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