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驻极体对肌肉移植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只成年家狗股直肌为实验模型,做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移植,观察驻极体对移植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驻极体治疗组的电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肌力提高近10%;治疗组肌纤维数量较多,肌纤维间神经纤维也较多,毛细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电离作用常用于测量放射性的特性,检测放射性有四种非常重要的方法:(a)测量气体中产生的电离(电离室和盖革一弥勒计数器);(b)测量固体中产生的电离(半导体探测器);(c)测量闪烁体中产生的荧光(固体闪烁计数器和液体闪烁计数器);(d)测量摄影用的感光乳胶的致黑度(射线自显影术和粒子径迹探测器)。前三种方法要求外加电子仪器来放大和分析在探测器中产生的微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烫伤大鼠心肌损伤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分别测量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大鼠血压、全血粘度和红细胞电泳率的变化。结果:大鼠烫伤后的全血粘度较对照组呈显著性提高,红细胞电泳率和颈动脉血压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负极性驻极体作用烫伤大鼠后,其血液粘度较烫伤组明显下降,而红细胞电泳率和颈动脉血压较烫伤组有明显上升。结论:负极性驻极体不仅对烫伤大鼠的心肌损伤有积极的修复作用,而且能通过修复红细胞的驻极态来改善烫伤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分子作用球模型、杨氏-拉普拉斯公式等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方法,设计了液体表面层、单面和双面球形液膜附加压强、毛细现象中液面高度随半径的变化规律的等实验方法。这些实验方法既可以作为设计性实验又可以作为课堂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5.
慢性伤口迁延不愈。外源性电刺激提供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电流,其独特优势是使电荷调控伤口,促进伤 口愈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成为目前组织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介绍一些常见慢性伤口 的形态学和电生理特性,主要探讨目前电荷调控伤口愈合的形态学改变、可能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药物经皮吸收的独特优势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成为目前药物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克服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药学工作者研究了很多物理学、化学和药剂学促渗技术,以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和经皮吸收。 驻极体是一类具有永久保持电极化状态的功能电介质材料,其产生的静电场和微电流可以作为物理促渗源用于提高药物经皮吸收。本文主要综述驻极体经皮促渗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目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驻极体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驻极体是具有长期存储电荷能力的功能材料,利用驻极体产生的外电场和微电流可以修复受损组织的驻极态, 改善微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神经再生和创伤愈合等。近年来,驻极体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 文对此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驻极体促进狗股直肌移植后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成年狗14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驻极体治疗组,以狗的股直肌为实验模型,用TeflonFEP驻极体对失神经支配的移植肌肉的功能恢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驻极体后,移植肌肉的电生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动作电位提早出现,移植肌肉获得神经再支配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驻极体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延缓移植肌萎缩,促进移植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聚氟化乙丙烯(FEP)驻极体与髓内钉结合制成驻极体FEP—髓内钉。将体重6kg左右幼年狗的股骨在麻醉后横向截断,用上述髓内钉作骨髓腔内接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髓内钉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而且,驻极体FEP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贴剂的处方优化工艺及负极性驻极体静电场对5-FU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温电晕充电技术制备-1 000 V负极性驻极体和-2 000 V负极性驻极体,以压敏胶Eudragit E100为基质、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水溶性氮酮为化学促渗剂制备负极性驻极体5-FU贴剂.单因素考察压敏胶Eudragit E100、增塑剂、水溶性氮酮和负极性驻极体对5-FU贴剂相关参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5-FU贴剂的最优处方.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负极性驻极体静电场对5-FU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 (1)0.25 g Eudragit E100、增塑剂和Eudragit E100的质量比为55∶100、水溶性氮酮的质量分数为3%组合时为5-FU贴剂的最优处方.(2)-1000V驻极体和-2 000V驻极体均促进了5-FU的体外释放,且电压越高促进作用越强.(3)与单用3%水溶性氮酮相比,负极性驻极体联合质量分数为3%的水溶性氮酮进一步提高了5-FU的体外释放量(P<0.05).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与水溶性氮酮均能降低5-FU贴剂的持黏力,促进5-FU的体外释放,两者联合使用时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