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1.
目的 以盐酸苯海拉明和咖啡因为模型药物,研制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口腔崩解片。方法 采用盐酸苯海拉明与硬脂酸熔融制粒掩味,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为崩解剂,用干粉直接压片法制备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口腔崩解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处方,达到最短崩解时间和最佳矫味效果。结果 最优处方中含主药盐酸苯海拉明25 mg、咖啡因60 mg、硬脂酸25 mg、阿司帕坦40 mg、蓝莓香精7 mg、甘露醇45 mg、MCC 210 mg、CCMC-Na 25 mg、SDS 8 mg、硬脂酸镁5 mg。结论 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口腔崩解片制剂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建立测定河豚毒素(TTX)缓释微球中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5%乙腈-95%8 m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0.005%TFA,pH4.0);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0 nm;柱温30℃。结果 该方法专属性好,TTX在1~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要求,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8.0%~102.0%。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缓释微球中河豚毒素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实现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3.
王琦  樊莉  卢光照  张翮  操雯  鲁莹 《药学实践杂志》2023,41(5):273-276,328
河豚毒素(TTX)是在河豚鱼和其他海洋动物中发现的一种神经毒素。它是一种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s)阻滞剂,能够选择性地与VGSCs外前庭上的α-亚基结合,阻止钠离子进入通道,从而产生药理活性。作为典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TTX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TTX能够选择性地阻断Na+通道而不影响其他离子通道,减少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降低了用药风险。此外,TTX在戒毒等方面亦有显著作用。因此,TTX具有很大的成药潜力。本文对河豚毒素的结构与性质、作用机制、药理活性和在研制剂进行综述,为其成药性评价研究和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概要性支撑。  相似文献   
94.
目的考察8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多被银莲花总皂苷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确定适合的树脂型号;采用动态吸附方法,以总皂苷的得率为指标,确定工艺条件。结果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多被银莲花总皂苷具有良好的纯化富集作用,其工艺条件为:树脂药材质量比2∶1,上样液质量浓度为每10 mL含1 g药材,以10 BV.h-1的流速上样,洗脱溶剂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结论用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多被银莲花总皂苷所得提取物纯度较高,总皂苷得率75%以上,此工艺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以及针刺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和针刺阳经穴位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2003-10/2004-11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99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在进行活血化瘀和康复治疗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3组:①常规针刺组(n=33):针刺患侧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内关,极泉下1寸,尺泽,均采用提插泻法,不留针。②阳经穴位针刺组(n=3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取患侧肩髃、臂臑、天井、臑会,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③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n=34):除常规组针刺外,取三角肌、肱三头肌肌肉丰满处任一点(每次针刺取不同点)进针,周围左右隔约1cm处再各刺一针,共6针,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全部行针完毕后留针半小时。3组均为治疗1次/d,周日停针,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共分0, Ⅰ,Ⅰ^+,Ⅱ,Ⅲ,Ⅳ 6级,0级为肌张力不增高;Ⅳ级为强直)评定上肢肌痉挛状态。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9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0-Ⅰ^+合计率:治疗前常规针刺组,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31%,37%,28%,P〉0.05),治疗后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57%,62%,P〉0.05),两组均高于常规针刺组(41%,P〈0.01)。结论:在醒脑开窍针法的基础上,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与针刺阳经穴位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相似,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提示临床上可以联用从“肌肉”角度针刺治疗,扩大传统针灸采用“穴位”治疗的范畴。  相似文献   
96.
三伏天灸疗法对慢性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疗法对慢性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15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三伏天灸疗法治疗。结果:经3次三伏灸治疗后,115例慢性胃痛患者中痊愈30例,占26.1%,显效35例,占30.4%,好转29例,占25.2%,无效21例,占18.3%。总有效率81.7%;三伏天灸对阳虚型、瘀血型、气滞型慢性胃痛患者临床疗效相似,优于胃热型及阴虚型;此外,疗效与病程长短有关系,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病程〈1年者疗效优于病程〉5年者。结论:三伏天灸疗法治疗慢性胃痛效佳、安全、简便,副作用少,应更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冲脉有“经络之海”“血海”之称,胃及足阳明经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二者皆与气血运行相关。在中医学领域特有的“气理论”中,动气既可为“宗气”之异名,也可指“脐下肾间动气”。胸中宗气输布全身、运行气血有赖于胃这一气血生化之源,而肾间动气则是基于“伏膂之脉”的发现,从而演化、发展了更为完整的气血运行体系。冲脉与胃的联系在经络循行上联系紧密,但胃通过经隧与五脏六腑建立联系,冲脉还与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任督二脉等建立联系。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冲脉与胃共同促进先天之真气与后天之宗气输布脏腑经络,冲气上逆与胃气上逆常并称冲胃气逆。冲脉“血海”之盈亏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滋养,充盈则血海功能正常,亏虚则血海失养,可致月事不以时下、胞胎不固。  相似文献   
98.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OBC)是临床少见类型,其生物学行为与常规乳腺癌存在一定差异,缺少针对该类患者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放射治疗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价放射治疗对OBC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04—2015年诊断为O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共纳入693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放疗划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比较两组乳腺癌特异生存(BCSS)和总生存(OS)的差异,并分析患者BCSS与OS的影响因素,以及放疗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OBC患者的影响。 结果:693例患者中放疗组为366例(52.8%),未放疗组为327例(47.2%)。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放疗组与未放疗组估算的5年BCSS分别为89.33%和82.08%,估算的5年OS分别为87.75%和7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3,P=0.007;χ2=15.61,P<0.001)。预后风险多因素Cox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行放射治疗与否、淋巴结分期和激素受体状态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行放射治疗与否、年龄、淋巴结分期和激素受体状态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OBC患者的BCSS(HR=0.46,95% CI=0.30~0.70,P<0.001)和OS(HR=0.47,95% CI=0.33~0.67,P<0.001)。根据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层分析显示,放疗能明显改善雌激素受体(ER)阴性(HR=0.33,95% CI=0.19~0.59,P<0.001)、孕激素受体(PR)阴性(HR=0.33,95% CI=0.19~0.55,P<0.001)、HER-2阳性(HR=0.39,95% CI=0.01~0.89,P=0.037)、乳房未手术(HR=0.30,95% CI=0.16~0.54,P<0.001)及接受化疗(HR=0.39,95% CI=0.24~0.64,P<0.001)人群的BCSS,放疗能明显改善ER阴性(HR=0.33,95% CI=0.20~0.55,P<0.001)、PR阴性(HR=0.34,95% CI=0.22~0.54,P<0.001)、乳房未手术(HR=0.32,95% CI=0.20~0.52,P<0.001)及接受化疗(HR=0.39,95% CI=0.26~0.60,P<0.001)患者的OS。 结论:放射治疗能提高OBC患者的BCSS和OS,尤其激素受体阴性、未进行外科手术和接受化疗的患者。放疗对OBC患者的局部控制价值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9.
卢光照  张翮  樊莉  孙治国  鲁莹 《药学实践杂志》2021,39(6):520-524,55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CT26肿瘤细胞RNA负载于纳米脂质体后,使用不同途径注射所引起的生物体抗肿瘤生长的作用差异。方法 将提取的肿瘤RNA载入到纳米脂质体制备成肿瘤RNA纳米脂质体疫苗,然后进行脂质体疫苗表征。肿瘤RNA纳米脂质体疫苗粒径为(120.0±12.1)nm,电位为(3.39±0.56)mV。最后在小鼠不同部位注射肿瘤RNA纳米脂质体疫苗,检测分析不同部位注射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通过肿瘤RNA纳米脂质体疫苗对移植瘤小鼠进行不同途径注射治疗,结果显示,相比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强生物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移植瘤生长。最后,比较小鼠重要脏器的H&E染色,均未见脏器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结论 通过腹腔注射肿瘤RNA纳米脂质体疫苗比皮下注射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基于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现状及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等职业学校制定及调整性健康教育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基于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864名学生平均年龄(16.27±1.20)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52.90%(986/1 864),性行为发生率5.63%(105/1 864)。8.53%(159/1 864)的学生曾尝试使用社交软件/网站/在线游戏等多种网络途径寻找性伴,平均年龄(16.35±1.20)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1.477)、喜欢同性(OR=3.525)、接受“一夜情”或上网“约炮”(OR=2.432)、有强烈性需求(OR=1.722)、在网络上浏览过色情信息(OR=2.097)、非常喜欢(OR=2.289)/喜欢(OR=2.617)在网络或手机软件与人交流是中等职业学生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危险因素;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