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71.
邵波  郭洪祝  果德安 《中草药》2009,40(11):1700-1703
目的 研究菝葜Smilax chin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菝葜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菝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成分7个:二氢山柰酚-5-O-β-D-葡萄糖苷(Ⅰ)、黄杞苷(Ⅱ)、异黄杞苷(Ⅲ)、双氢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Ⅳ)、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Ⅴ)、落新妇苷(Ⅵ)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Ⅶ);二苯乙烯类化合物4个:白藜芦醇苷(Ⅷ)、蔗草素A(scirpusin A,Ⅸ)、白藜芦醇(Ⅹ)和2,4,3',5'-四羟基芪(Ⅺ).结论 化合物Ⅳ~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Ⅸ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72.
刘星  王玲  姚帅  张建青  果德安 《中草药》2023,54(21):7166-7175
目的 建立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不同部位的高效薄层色谱(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高效薄层质谱鉴别方法(T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比较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差异,寻找差异性成分,并互相验证,用于杜仲的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优化供试品制备、展开剂和显色剂等条件,建立杜仲皮的HPTLC,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区分,寻找差异性斑点;利用QTOF/MS对4个部位的HPTLC斑点进行鉴定,明确差异性成分;采用HPLC建立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指纹图谱,采集多批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对4个部位区分贡献较大的差异性成分,与薄层色谱和薄层质谱鉴定结果互相验证。结果 自建HPTLC鉴别方法优于各国药典,可清晰地实现4个部位的区分;利用QTOF/MS对主要斑点进行分析,共鉴定27个成分,其中10个成分通过对照品确认;基于HPLC的PLS-DA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14个差异性成分(VIP>1)。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HPTLC、TLC/MS和HPLC检测技术下均鉴定为杜仲皮的特异性成分;ulmoidoside A、ulmoidoside B、ulmoidoside C、ulmoidoside D是种子中稳定的差异性标志物;对于叶和花的鉴别,3种鉴别方式所得到的差异性标志物差别较大,叶中共找到7个标志物,花中共找到9个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高效薄层色谱、薄层质谱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均可实现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区分,联用技术寻找到的差异性成分为杜仲及其中成药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3.
华东蓝刺头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