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通过健康教育达到提高家长对儿童弱视的认识 ,从而对儿童弱视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上海市宝山区友谊地段医院于2 0 0 2年 9~ 1 1月对本区内一所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一所普通幼儿园 1 3 0名儿童家长。2 方法 用问卷的方法对家长弱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然后制作“儿童弱视健康教育宣传册”发放给家长 ,学习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最后对“宣传册”发放前后两种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并用 χ2 进行检验。结  果1 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弱视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一个新的PDGFRA基因突变位点L839P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恶性转化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GFRA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细胞计数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榆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并观察稳转突变型重组质粒CHO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将PDGFRA突变型与kit野生型重组质粒共同瞬时转染CHO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kit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状态.结果 阴性对照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细胞中均有PDGFRA蛋白表达.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28.4%、24.5%、43.8%和40.9%,凋亡率分别为1.8%、1.9%、1.5%和1.6%.接种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稳转细胞的裸鼠,3周后均见肿瘤生长.PDGFRA突变型质粒与kit野生型质粒共转染CHO细胞后,磷酸化kit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DGFRA基因L839P点突变为功能获得性突变,对正常细胞有较强的恶性转化作用,并口丁激活kit蛋白,导致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3—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主城区6所幼儿园483名学龄前儿童,调查基本情况并进行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评估。结果 1)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原始得分呈上升趋势;2)各年龄组标准分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除6岁8月~6岁9月组除外,各年龄组标准分均高于美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儿童学习舞蹈、乐器、父母文化水平因素与儿童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之间相关系数均在0.11~0.1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无性别差异,且与儿童学习舞蹈、乐器、父母文化水平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暂性全面遗忘(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患者脑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预后及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GA患者61例为TGA组和TIA患者61例为TIA组,对比2组脑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TGA组随访6个月。结果与TIA组比较,TGA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TG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症状持续时间明显延长[300.0(150.0,480.0)min vs 20.0(5.0,60.0)min,P=0.000]。TGA组6个月内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TGA组复发患者9例(14.75%),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脑血管危险因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GA组发作前有潜在诱发因素或事件15例(24.59%)。TGA组颈动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TIA组(9.84%vs 80.33%,P<0.01;32.79%vs 59.02%,P<0.05)。结论 TGA与脑血管危险因素不相关,其发病与病前应激因素及潜在诱发因素或事件相关。TGA是一个良性病程,预后较好,可能不是TIA的一种特殊亚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DBF和TPF方案)在口腔癌序贯治疗中的作用,观察诱导化疗后患者口腔功能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口腔鳞癌中晚期病例,共47例(UICC分期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例.中位年龄55岁(29~72岁).试验组病例用TPF方案或DBF方案诱导化疗两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3周行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价是否可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例直接行手术治疗,术后评估患者外观、口腔功能、发音、社会功能等.结果 47例患者中15例患者诱导化疗后行手术治疗.32例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相比较,诱导化疗组原发灶肿瘤平均值大小>直接手术组,两组原发灶肿瘤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口腔功能评估,外观、口腔功能、发音、社会功能无明显差别.结论 诱导化疗后肿瘤原发灶缩小,使患者获得手术机会,缩小手术范围,可使术后口腔功能与直接手术组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饱和脂肪酸(SFA)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FA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性反应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SFA干预组、二甲双胍+ SFA干预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二甲双胍+SFA干预组;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蛋白的分泌,Western blot分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FA干预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SFA组比较,二甲双胍+SFA干预组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分泌水平均降低(P<0.05),而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强(P<0.05);与二甲双胍+SFA干预组比,Compound C+二甲双胍+SFA干预组TNF-α、IL-6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均升高,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 二甲双胍激活AMPK降低饱和脂肪酸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因子TNF-α、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受精后暴露PCB1254对斑马鱼幼鱼视动反应及视网膜感光细胞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受精后斑马鱼胚胎进行不同质量浓度的PCB1254(0.125、0.25、0.5、1 mg·L-1)暴露处理,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和0.01%甲醇对照组。暴露7 d后,观察幼年期斑马鱼视动反应及感光细胞发育相关基因CRX、RHO、SWS1、SWS2表达的变化。结果:(1)当条栅空间频率为0.20线·mm-1,移动速度为25 cm·s-1时,0.5 mg·L-1和1 mg·L-1组的幼鱼视动反应敏感比例明显降低(P<0.05)。(2)各实验浓度组的SWS2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0.5 mg·L-1和1 mg·L-1组的CRX、RHO、SWS1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0.5 mg·L-1和1 mg·L-1多氯联苯导致幼年期斑马鱼视动反应行为异常及感光细胞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提示须加强监测和控制环境毒物对儿童眼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埋伏牙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4例临床疑有埋伏牙的儿童,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分别运用120、100、80 k V管电压进行扫描,其余扫描参数均相同,比较各组间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图像质量的差别。结果 80 k V组和100 k V组的CTDIvol分别为120 k V组的33%和59%,且三组图像质量均合格,均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对儿童埋伏牙进行CT扫描时,采用管电压80 k V既能降低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