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评价微钛钉在正畸治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47例Ⅱ类或Ⅰ类错颌患者进行两侧上颌尖牙牵引时,一侧采用微钛钉种植牵引(种植侧),另一侧使用传统牵引法作为对照(对照侧),比较两侧尖牙移动情况及间隙丢失情况。结果共33例患者完成治疗,牵引4周两侧尖牙移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侧间隙丢失率为2.7%,对照侧间隙丢失率为1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钛钉种植用于正畸治疗可有效避免间隙丢失,临床使用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比较两版基药目录与“新农合”目录的变化,分析两类目录的联系和差异,为促进云南省“新农合”药物目录的完善及与基药目录的对接提供参考。方法  对两类目录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的药物分类、数量及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类目录存在归类不同、细分类别不同和品种增减变化等差异。结论  12版基药目录在分类依据、收载药品及疾病覆盖等方面更为科学化,但两类目录重合率偏低,不利于医保政策的衔接。

  相似文献   
93.
背景: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特赦区”,但有研究显示出宿主对神经干细胞存在排斥,从临床安全性考虑,加深神经干细胞移植免疫学的研究极其必要。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模式。 设计:病例分析。 对象:2006-09/2007-06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收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32例,均符合EL Escorial诊断标准,经影像学和Queckenstedt试验确定不存在蛛网膜下腔阻塞,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10)岁,其中有8例曾于6个月前行1个疗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干细胞取自流产胎儿的脑组织,产妇及家属均签署捐赠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1个疗程共行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每次移植所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4.0×106个,1次/周,其中3次经腰穿途径,1次经脑实质内移植途径。于首次移植前和末次移植后分别配对采取脑脊液和晨起空腹血清各2 mL,用散射比浊法平行测定配对脑脊液和血清中的白蛋白、IgG、IgA、IgM浓度。 主要观察指标:以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来反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检测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 结果:与细胞移植前比较,移植后32例患者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均明显增加(P < 0.05),脑脊液中IgG、IgA、IgM浓度均显著升高(P < 0.05)。移植前32例患者各类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均< 0,未发现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移植后1例女性患者IgA鞘内合成率为24.3%,1例男性患者IgM鞘内合成率为7.0%,余30例患者仍未发现有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 结论:脑脊液内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是因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升高引起而非鞘内合成,植入物并未引起可以探测到的中枢内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4.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尤其不可避免地使老年人的心理受到各种冲击,老年心理保健因此面临不少新情况。如何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这些冲击,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环境,积极采取有益于心理保健的预防措施,是提高老年健康水平、促进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那么,老年人将主要面临哪些新情况呢?1现代文明病由于工业化、都市化、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影响,诸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肿瘤等现代文明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并且,这些病在老年患者中大都容易发展到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L i Chrospher C8柱 ,5 μm,4 .6 mm× 2 5 0 mm) ,检测波长 2 2 7nm,采用 A相 (85 %磷酸溶液 1ml,加无水己烷磺酸钠 0 .94 g,溶于 72 0 ml水中 ,加乙腈 14 0 ml,异丙醇 14 0 ml) - B相 (85 %磷酸溶液 1ml,加无水己烷磺酸钠0 .94 g,溶于 10 0 ml水中 ,加甲醇 90 0 ml)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 (A相起始比例为 10 0 % ,2 5 min内 B相上升为 10 0 % ,保持该比例至硝酸益康唑完全洗脱 ) ,流速为 1ml/ min,柱温为 4 0℃ ,进样量为 2 0 μl,内标物质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结果 硝酸益康唑在 0 .3~ 0 .8mg/ ml,曲安奈德在 0 .3~ 0 .8mg/ ml,苯甲酸在 0 .0 6~0 .16 mg/ ml范围内 ,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9,n=6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硝酸益康唑10 1.5 % ,曲安奈德 10 0 .3% ,苯甲酸 98.8%。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 ,可同时测定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中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苯甲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6.
Monica质控图用于HBsAg室内质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杨晓莉 《武警医学》1999,10(6):326-326
我们在做HBsAg室内质控的工作中,用Monica质控图控制质量收到了既能监测精密度、又能监测准确性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室内质控血清(HBsAg)2ng/ml,由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测定吸光度值为03左右。H...  相似文献   
97.
空腹血糖正常16-18岁青少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18岁空腹血糖(FPG)正常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2 048名16~18岁FPG正常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血压、FPG、血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将人群按FPG 0.56 mmol/L间隔分为FPG < 4.4 mmol/L(A组),4.4~5.0 mmol/L(B组),5.0~5.6 mmol/L(C组)3组.具有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中2项或以上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结果 C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高于A,B组(P值均<0.05).C组超重肥胖、高SBP及DBP检出率高于A,B组(P值均<0.05).在FPG正常青少年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随FPG升高逐步上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危险为A组人群的2.140倍(95%CI:1.309~3.497,P=0.002).结论 空腹血糖在 5.0~5.6 mmol/L的青少年已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该人群应同时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和积极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98.
更年春方对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更年春方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凋亡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破骨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的"更年春"有物血清培养液培养,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尼尔雌醇作为阳性对照组,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计数;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面积;采用AnnexinV-FITC凋亡荧光染色结合TRAP染色法计数破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尼尔雌醇组和更年春高剂量组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破骨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尼尔雌醇组,更年春高、中剂量组骨吸收陷窝的面积明显减少(P<0.01).与尼尔雌醇组相比,更年春高剂量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更年春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及骨吸收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采用 3种灭活方法对甲硝唑片大肠杆菌检验进行实验摸索 ,结果表明 :离心 -增富 -稀释法联用能有效地消除抑菌成分 ,使待检菌得以检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跌倒情形和跌倒后的伤害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法,依据跌倒意外事件报告单和不安全事件管理系统对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7例住院跌倒的患者,以男性、发生在5:00~6:00居多.54.7%跌倒发生在患者房间内,39.3%在如厕/沐浴过程中跌倒,35.9%患者跌倒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生活自理能力差、高龄、虚弱、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等是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针对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防护措施,避免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从而提高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