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总结1995年5月~2004年5月125例晚期癌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结果125例患者,除3例发生局部皮下血肿外,其余病例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晚期癌症是目前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整个治疗的重要环节。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介入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经过纤维胃镜、肠镜检查,未能发现出血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量大或较大,已不能单纯采用保守治疗和护理.DSA检查能够明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范围和性质,为外科手术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同时又能进行止血和栓塞等介入治疗.我院采用意大利VDR-2000数字血管造影机,行急诊DSA检查2例不明显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检查完毕立即行外科手术,结果均证实了DSA的准确可靠.现将DSA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银屑病一号方浸洗结合针刺背俞穴改善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效果。方法:研究纳入93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6例)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47例)常规干预+银屑病一号方浸洗结合针刺背俞穴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患者生活质量评分(DLQI评分)、患者干预满意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1年时候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ASI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PASI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4.78%),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白介素-17(IL-17)、白介素-31(IL-3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DLQI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白介素-17(IL-17)、白介素-31(IL-3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DLQI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0.00%)同对照组(4.35%)相当,1年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10.87%),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97.87%)高于对照组(78.26%),P0.05。结论:银屑病一号方浸洗结合针刺背俞穴可改善血热型银屑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对比2种国产白细胞滤器对浓缩血小板的滤除效果及过滤前后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白膜法以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8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50~60 mL/袋),分别用A、B2种国产血小板滤器对血小板进行过滤,每组各30例(50~ 60 mL/例).检测过滤前后Plt、RBC和WBC计数、PDW、MPV、pH值、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血小板聚集和低渗休克,计算白细胞清除率和血小板回收率.结果 过滤后A、B2组Plt、RBC计数、PDW、MPV、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血小板低渗性休克和WBC清除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残留量达到了质量标准.过滤后A、B2组pH值分别为7.23和6.81、血小板回收率分别为84.4%和75.7%、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8.92%和5.0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种白细胞滤器均可有效去除血小板中的白细胞,过滤后的血小板基本符合血液质量要求.A组滤器过滤后较B组能保持更高的血小板回收率及血小板的功能.  相似文献   
45.
我们所指的小儿顽固性咳嗽,是在排除恶性病变、占位性病变、结核、支气管扩张、纤维性支气管炎和全身其它系统疾病的反复咳嗽.临床表现为病程较久或迁延难愈,其原因多是由于外感咳嗽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得法;或失治误治导致病情反复;或经西医抗生素治疗失败之后的咳嗽.它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也给患儿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是儿科临床难治疾病之一,治疗起来颇为棘手.为此,我们将多年来通过中西医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对,以及我们在中医方面辨证施治的体会进行了总结,以便我们在今后针对该病的治疗过程中,能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的治疗方案,使患儿能得到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用或合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观察梗死区心肌和血管再生状况。方法 液氮冷冻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动员组(N,n=8)、假手术组(SO,n=6)、梗死组(MI,n=8)、G—CSF治疗组(G,n=8)、rhGH治疗组(GH,n=8)和G—CSF+rhGH治疗组(GG,n=8)。计数动员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及单个核细胞百分比(MNC%);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心脏称重,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N组及G组动员后WBC和MNC%较动员前均明显增加(P均〈0.01)。MI组动员后WBC明显高于动员前(P〈0.01),但MNC%与动员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动员后WBC和MNC%均显著高于MI组动员后(P均〈0.05)。②MI、G、GH、GG4组间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别(P〉0.05)。③GH、GG组动物处死时体重和心脏重量均明显高于SO、MI和G组(P均〈0.05)。GG组心脏重量/体重比高于SO、MI和G组(P〈0.05)。①G、GH和GG组毛细血管计数明显多于MI、SO组,GG组多于G、GH组(P均〈0.01)。⑤G、GH和GG组均可见BrdU(+)新生细胞,部分形成新生毛细血管;G、GG组还可见新生心肌样细胞。结论 ①G—CSF可动员正常和心肌梗死后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到外周血循环并进入梗死区,使大鼠梗死区心肌样细胞及毛细血管再生。②rhGH可促进梗死区毛细血管新生,但不再生心肌样细胞。③G—CSF联合rhGH治疗使大鼠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提示两药合用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血站实验室HBs Ag检验方法、程序分析性能验证,及比对方法。方法对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HBs Ag性能验证,采用的指标与方法包括:1)利用批内重复试验和室内质控结果,进行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评价;2)采用标准血清盘的结果进行符合率验证;3)采用对已知含量的室内质控品连续稀释后做检测的方法进行检出限验证;4)选择检验科100例HBs Ag阴性和100例HBs Ag阳性标本,统计Cut-off值为0.8和Cut-off值为1.2的例数占总例数的比例,以此Cut-off重复性验证;5)选择10份HBs Ag阴性和10份HBs Ag阳性标本进行仪器与人员比对。结果 1)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92%和14.36%;2)血清盘检测符合率均为100%;3)HBs Ag检出限为0.02 IU/m L;4)Cut-off值为0.8和Cut-off值为1.2的例数占总例数的比例≤5%,验证通过;5)仪器和人员比对的一致性均为100%。结论 HBs Ag检验方法、程序分析性能符合试剂说明书的要求;仪器和人员比对均符合验证要求。  相似文献   
48.
门诊护士包括导诊护士、住院处登记护士和门诊各科护士,门诊护士的年龄存在两极分化的特点。导诊护士是由刚刚毕业,但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新毕业生组成,其余人员均是年龄偏大的护士。针对上述情况及每个岗位的工作特点,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合理、规范地使用好国家卫生资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25家卫生机构预算管理及经费分类核算应用情况,采用访谈法及专家咨询法,研究预算管理与经费分类核算一体化流程及模式。结果:建立区域化管理总体架构,并借鉴PDCA管理思想,形成天津市卫生系统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的闭环管理流程,配套开发"天津市卫生机构预算管理与经费分类核算一体化管理软件",进行了实践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卫生机构预算管理与经费分类核算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科目、期间和分类项目的 "三个一致";突出了多维度、信息化和易操作"三个特性";完善了预警提示一个功能;使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0.
背景:大量研究证明,哺乳动物心脏中存在心脏自身干细胞,参与心脏的自我更新和内源性修复。目的:就心脏干细胞的来源、分类、特征及心脏病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12有关心脏干细胞的来源、分化、特征及其在心肌再生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Cardiacstemcell",包括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共保留3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心脏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心脏组织内能够自我更新及克隆增殖的干细胞,它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参与心脏损伤修复,改善心功能。现已能够通过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移植入动物心脏内,为下一步在临床上应用于人体打下了基础。但成体心脏干细胞自身的稳态平衡和动态变化,及其向心脏功能细胞分化需经历哪些具体过程,有哪些影响因素及如何调控等还不太清楚,需要继续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