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前,感染性疾病仍为常见疾病,由于抗生素 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随之发生的细菌抗药性增加, 尤其是质粒传播的耐药,如何防治这种耐药菌株的 蔓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探索[1~3],人们呼吁 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感染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治 疗.临床进行细菌培养,对血培养病原菌阳性及时 进行自家血清凝集试验,进一步确定致病菌为合理 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4].  相似文献   
22.
本中心四级截留多效蒸馏水制入团 装置,所制蒸馏水无菌无热原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本文结合蒸馏水制备过程对水温与热原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初步结论为多效蒸馏水器出水口水温高于62℃时、水温与热原质无直接联系。(多效蒸馏水器技术性能规定水温为92-98℃)。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不同除脂方法在消除脂血对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干扰中的效果。方法首先配制不同浓度模拟脂血并进行三酰甘油(TG)和ALT检测。使用3种待评价除脂方法对重度模拟脂血(即脂血浓度为5%)进行预处理和ALT检测。使用3种不同除脂方法对检测中随机收集的46袋乳糜血浆袋的标本进行预处理并检测ALT。结果低浓度脂血对ALT检测无明显影响,脂血浓度为5%时对ALT检测产生严重干扰。3种不同除脂方法处理重度模拟脂血的效果不同,相比较而言聚乙二醇(PEG)法和超速离心法处理效果要优于乙醚萃取法。3种不同除脂法对随机收集的乳糜血浆标本进行处理,PEG法、超速离心法处理后与原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醚法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原值和其余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模拟脂血浓度达到5%以上时,对ALT检测产生严重干扰。本研究结果表明,PEG法和超速离心法均可有效消除脂血对ALT检测的干扰,但相比较而言,PEG法经济、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4.
25.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肿块,在CT图象上大多位于皮质内,肿块圆而光滑,内部密度不均匀,一般情况下,小的囊肿无需作任何处理,但当发现有较大的囊肿时,病人常伴有血尿、高血压及腹部不适等临床症状,这就需要进行处理。我们采取了经CT导向对肾囊肿的清除方法,其操作方法简单,准确可靠,病人病苦少并优于其它方法。扫描技术:嘱病人俯卧于扫描床上,采取头进位,两上肢上举后交叉干头下,然后作正位平片图象,根据这一图象进行肾脏所在位置的横断扫描,我们可以从横断的肾脏图象中找出肾囊肿最大径的层面图象,从这一图象上可以测出囊肿…  相似文献   
26.
背景:大量研究证明,哺乳动物心脏中存在心脏自身干细胞,参与心脏的自我更新和内源性修复。 目的:就心脏干细胞的来源、分类、特征及心脏病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12有关心脏干细胞的来源、分化、特征及其在心肌再生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Cardiac stem cell”,包括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 分析,共保留32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心脏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心脏组织内能够自我更新及克隆增殖的干细胞,它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参与心脏损伤修复,改善心功能。现已能够通过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移植入动物心脏内,为下一步在临床上应用于人体打下了基础。但成体心脏干细胞自身的稳态平衡和动态变化,及其向心脏功能细胞分化需经历哪些具体过程,有哪些影响因素及如何调控等还不太清楚,需要继续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7.
临床感染酵母菌781株的菌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由于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介入治疗等的应用,使机体微生态环境紊乱,免疫功能受损,给条件致病菌创造了感染的机会,其中以酵母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日趋增多,临床如未予重视、未及时确立诊断和合理治疗,常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真菌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 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分离的781株酵母菌鉴定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接纳承诺疗法在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胎儿异常引产妇女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就诊于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的139例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引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20年10月—2021年3月69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4月—2021年7月70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应用接纳承诺疗法进行心理干预。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于入产房2 h内(干预前)、引产后第42天(干预后)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广泛性焦虑量表得分、产后抑郁发生率、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试验组广泛性焦虑量表得分[2.00(1.00,6.00)分]低于对照组[4.00(2.00,7.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严重抑郁0人、抑郁8人、无抑郁62人)低于对照组(严重抑郁3人、抑郁15人、无抑郁51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庭亲密度得分[(71.84±5.96)分]和家...  相似文献   
29.
牙周常规治疗和夹板固定对咀爵效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文玲  史书俊 《天津医药》1998,26(8):454-456
对一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常规治疗和夹板固定,通过测定其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咀嚼效率的改变,探讨牙周炎临床指标与咀嚼效率的关系,及牙周常规治疗和夹板固定对咀嚼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牙周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牙齿地咀嚼功能,夹板固定松动牙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咀嚼效率是一种简单、快捷判断牙周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0.
牙周常规治疗和夹板固定对咀嚼效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常规治疗和夹板固定,通过测定其各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咀嚼效率的改变,探讨牙周炎临床指标与咀嚼效率的关系,及牙周常规治疗和夹板固定对咀嚼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牙周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牙齿的咀嚼功能,夹板固定松动牙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咀嚼效率是一种简单、快捷判断牙周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