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有多种方法,但无一取得圆满成功或无严重毒性者.曾有报道,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6周获得最佳疗效,最低毒性,但最低费用尚未评价.作者进行前瞻性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比较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4周和6周疗程的效果,试图把疗程从6周缩短为4周.194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开始4周均接受相同治疗.每例静注两性霉素B(0.3mg/kg/d)、口服5-氟胞嘧啶(150mg/kg/d,平均分成4次,每6小时1次),连续治疗28天.氮血症病人5-氟胞嘧啶剂量减少,施行血液  相似文献   
82.
21例重症心衰患者,于胸部贴用透皮硝酸甘油制剂(TTS-NTG)1块(含硝酸甘油25mg/10cm~2),观察血流动力学、自觉症状及其他体征。若效果不佳,24小时后(第2天)改用含量为50mg/10cm~2的贴剂1块。治疗期间,观察副作用及临床检验变化。用药后24小时的血流动力学评价,16例肺动脉舒张压(dPA)>18mmHg以上者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dPA从平均26.7±2.1 mmHg降至用药1小时后的22.7±1.6mmHg(p<0.01),本效应维持24小时;心脏指数从平均每分钟2.42±0.13 L/m~2增至  相似文献   
83.
血液疾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Latamoxef(LMOX)对血液病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临床病例共37名,其中白血球数1,000/μl以下者占35.1%.急性白血病19例,占51.3%.败血症2例,可疑的败血症14例,肺炎12例.患者全部感染革蓝氏阴性菌.LMOX的给药方案为每次1~2g,每天2~3次,静脉滴注,每次2小时以上.观察  相似文献   
84.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杀菌抗生素,可用于治疗不卧床连续腹膜透析(CAPD)者的腹膜炎。本文报告1例CAPD的腹膜炎患者,在应用万古霉素注射和腹膜内给药后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女,48岁,为末期肾衰的Alport氏综合征患者,已进行CAPD1年多。在以后的16个月中曾两次并发腹膜炎,  相似文献   
85.
一例25岁的镰状血球贫血症妇女,入院23天后因严重感染发展为败血症。在连续应用妥布拉霉素治疗的31天内,常规监测药物的血峰、谷浓度。第50天患者发展为腕足痉挛,血钙1.19mmol/L(正常2.20~2.65)、血蛋白17g/L、血钾2.2mmol/L、血肌酐42μmol/L。尽管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每6小  相似文献   
86.
消化道手术的术后感染率约为5%-10%,常以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本研究比较了消化道手术病人术前与术后应用头孢美唑(CefmetazoIe)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本试验病人共501例(胃十二指肠疾患229例、肝胆道疾病113例、小肠疾病18例、大肠疾病141例),年龄18-82岁,平均59.2岁。患者按术前(A组,314例)和术后(B组,187例)给药进行比较。A组从麻醉导入时或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开始给予头孢美唑2g,每天2次,连续5天;B组从手术结束后开始给药,剂量疗程同A组。试验结果表明,从全身症状分析,A、B  相似文献   
87.
氨噻肟唑头孢菌素(cefmenoxime,简称CMX)是一种新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作者对它进行了临床、细菌学和动力学上的研究.105例病人(男45,女60)分别为皮肤或皮肤结构感染(33例)、肺部感染(22例)、尿路感染(30例)和败血症(20例).42例为入院后的感染,85例有基础疾病,29例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88.
89.
为了表明消化系统药物产生分娩缺陷的程度,美国FDA把这类药物确定分成A、B、C、D、X5类:A组,在母体中经充分对照试验证明对胎儿无危险。虽然这些研究不能完全排除危险性,但可以断定妊娠期应用这些药物对胎儿损害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当然,药物必须在确实需要时应用;B组,1.动物研究未证明对胎儿有危险,但是妇女中无充分研究2.动物试验有某些损害,但在妇女中未对照研究;C组,1.动物试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妇女中无充分对照研究。2.人和动物研究都表明不吸收;D组,实验证明可产生分娩缺陷,由于本类药物对某些疾病有高效,可允许在危及性命或严重  相似文献   
90.
苦杏仁苷口服制剂临床疗效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小平  张春梅  冯霞  杨俊何 《中药材》2006,29(6):636-637
苦杏仁为历版中国药典一直收载的中药,对苦杏仁及其制剂的研究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苦杏仁一贯为降气平喘止咳、润肠通便之中药配方选用,单独以苦杏仁命名的制剂为数极少,如苦杏仁止咳糖浆。国外研究表明苦杏仁的主要成分苦杏仁苷对T淋巴细胞有调节作用,因而具有一定抗肿瘤功效。至今为止,对苦杏仁苷在心脑血管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笔者曾将大鼠脑右额颞叶,快速冰冻切片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孵育染色,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有明显提高脑缺血状态下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配制苦杏仁苷口服液试用于脑缺血损伤的病人,收到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