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00篇
  免费   2210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儿科学   465篇
妇产科学   234篇
基础医学   1518篇
口腔科学   249篇
临床医学   6368篇
内科学   2663篇
皮肤病学   251篇
神经病学   767篇
特种医学   10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64篇
综合类   10118篇
预防医学   4091篇
眼科学   356篇
药学   3767篇
  48篇
中国医学   4114篇
肿瘤学   1013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152篇
  2022年   925篇
  2021年   869篇
  2020年   1080篇
  2019年   1100篇
  2018年   1168篇
  2017年   712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2380篇
  2013年   1851篇
  2012年   1917篇
  2011年   2135篇
  2010年   1953篇
  2009年   1857篇
  2008年   1746篇
  2007年   1783篇
  2006年   1717篇
  2005年   1606篇
  2004年   1367篇
  2003年   1226篇
  2002年   1043篇
  2001年   873篇
  2000年   845篇
  1999年   752篇
  1998年   689篇
  1997年   639篇
  1996年   628篇
  1995年   518篇
  1994年   531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82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15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分离阴沟肠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采用WHONET5.6分析菌株耐药率。结果由阴沟肠杆菌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患者共66例,原发性血流感染占12.1%(8/66),继发性血流感染占87.9%(58/66),继发感染与导管、胆道、泌尿道相关。基础疾病中以胆道结石、尿毒症及泌尿系梗阻多见。静脉穿刺针、深静脉置管、导尿管、透析管是血流感染常见的诱因。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替坦敏感率为75.8%,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妥布霉素、头孢三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在80%~90%。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头孢四代、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率在90%~100%。结论阴沟肠杆菌血流感染以继发性感染多见,临床分离到的菌株与侵袭性操作或手术高度相关,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同时,积极送检微生物标本培养和药敏,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EB病毒(EBV)-DNA与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衣壳抗原IgG抗体(VCAIgG)亲和力检测在儿童EBV早期感染中的差异,评价EBV-DNA在EBV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似EBV急性感染的患儿血液标本154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CA-IgM、VCA-IgG、VCA-IgG亲和力、早期抗原抗体IgG(EBVEA-IgG)、核抗原抗体IgG(EBVNA-IgG);比较EBV-DNA与VCA-IgM、低亲和力VCA-IgG之间阳性率的差异,分析其检测一致性,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原因。结果 EBV-DNA、VCA-IgM及低亲和力VCA-IgG阳性率分别为29.87%、10.39%、37.66%。EBV-DNA与VCA-IgM之间具有较弱的一致性(Kappa=0.237),与VCA-IgG亲和力之间没有一致性(Kappa=-0.009)。3种检测结果组合模式中单独EBV-DNA、低亲和力VCA-IgG阳性占所有EBV-DNA、低亲和力VCA-IgG阳性标本的比例分别达60.9%(28/46)、63.8%(37/58),明显高于VCA-IgM(6.25%);EBV-DNA与低亲和力VCA-IgG同时阳性的标本仅7例。EBV-DNA仅在近期感染组中与VCA-IgM及低亲和力VCA-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一致性也较好,并可在既往感染组标本中检出。结论 EBV-DNA检测阳性率较高,但与EBV抗体检测一致性较差,且受既往感染的干扰,对儿童EBV急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回春医疗保健操"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4—12月9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采用"回春医疗保健操"进行运动治疗,并在出院后持续坚持运动6个月,跟踪比较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改善情况。结果运动治疗后患者FBG,Hb A1c,BM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春医疗保健操运动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原发性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至2017年经临床和病理活检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20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无免疫缺陷病史)资料,通过放疗前后轴位T1WI增强病灶强化最大径变化计算出肿瘤消退率进而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和非完全缓解(非CR)组,测量病灶放疗前的最小ADC(ADC_(min))值、平均ADC(ADCmean)值、最大ADC(ADC_(max))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放疗前CR组与非CR间有无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肿瘤ADC值与肿瘤消退率的相关性,进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求得ADC值的阈值。结果放疗前ADC_(min)值与ADCmean值在CR组与非C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_(max)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_(min)值、ADCmean值与肿瘤消退率有相关性(r=0.630、0.460,P=0.000、0.005),且分别大于0.602×10~(-3) mm~2/s、0.800×10~(-3) mm~2/s时患者放疗疗效,能在放疗周期完成后达到CR的效果。结论 ADC_(min)值及ADCmean值可以作为预测原发性脑淋巴放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影响T2DM合并OSAS患者呼吸障碍程度的危险因素;运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探讨痰证素的作用。方法:纳入135例本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且以T2DM为第一诊断的患者,据AHI分为无OSAS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采集相关资料。结果:1)与无、轻度、中度OSAS组比较,重度OSAS组在BMI、腰臀比、颈围、痰证素积分上高于其他3组,而Hb A1c则较其他3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度、重度OSAS组UA明显高于无、轻度OS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以BMI、腰臀比、颈围为控制变量,偏相关分析显示AHI与Hb A1c呈负相关(r=-0.260,P0.05),与UA、痰证素积分呈正相关(r=0.219、0.190,P0.05)。3)BMI、Hb A1c、UA、痰证素积分是影响AHI的重要因素。结论:1)BMI、Hb A1c、UA是评估T2DM合并OSAS患者呼吸障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其中,BMI、UA与呼吸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而Hb A1c则为负相关,且独立于肥胖之外;2)痰证素可作为中医判断T2DM合并OSAS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亲心理状态、亲职压力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短式亲职压力量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89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1.65±0.21)分,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分为(92.11±8.46)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与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生后窒息、两个月总发育智商和神经运动检查结果可预测症状自评量表总分56.8%的变异量,母亲文化程度、神经运动检查结果和两个月总发育月龄可预测焦虑因子60.4%的变异量;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分、出生后窒息和神经运动检查结果可预测抑郁因子44.8%的变异量。结论关注亲子互动问题,减少早产儿母亲亲职压力,从而改善早产儿母亲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师生对八年制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期望,为课堂教学方法评价及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将在校已经完成医前教育阶段的八年制医学生78人(2008级22人,2009级20人,2010级20人,2011级16人)和相关任课教师32人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自制调查问卷,针对“对改革当前课堂教学方法的期望”“最期望应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期望”等问题进行了解。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8%(43人)的学生和78.1%(25人)的教师期望改革当前课堂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4.782,P=0.029);61.0%(47人)的学生和90.6%(29人)的教师最期望“多种方法结合应用”,包括讲授式结合板书、讲授式结合多媒体、PBL、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应试(刷题)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5.464,P=0.017),对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期望(>60%)多元化,包括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习方法的培养、能提高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间互动和沟通、能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结论 当前八年制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具有较高期望和多样化价值需求,应重视课堂教学方法评价及改革指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护生的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在内科实习的护理学专业100名学生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名,通过Mini—CEX量表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测评。每名护生在4周实习期间接受至少2次测评。经Mini—CEX测评,护生在与陪同测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后,了解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并在以后的护理操作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自学和练习;对照组50名,采用传统操作评分量表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使用Mini-CEX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护生整体的专业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收到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在认知加工期间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初步探讨PSD的神经机制和工作记忆功能变化。方法 2017年2月至8月,20例PSD患者(PSD组)及20例卒中非抑郁患者(对照组),应用NIRSport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分别采用情绪面孔性别判断任务和"1-back"工作记忆任务,观察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结果在负性情绪面孔图片呈现后,PSD组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872,P0.001)。在"1-back"工作记忆任务时,PSD组左侧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低于对照组(t=2.475,P=0.018),两组右侧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t=1.773,P=0.084)。结论 PSD患者在负性情绪面孔图片呈现后,前额叶激活程度降低,并且左侧前额叶工作记忆功能受损,PSD患者前额叶有氧代谢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儿的临床应用,比较其与普通喉镜的插管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9岁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吸割术的OSAS患儿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光棒组(L组,n=20)和喉镜组(C组,n=20)。分别比较患儿入室后(T_1),诱导后(T_2),插管后1min(T_3)、3min(T_4)、5min(T_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变化,记录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口腔黏膜和牙齿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插管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L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100%vs 90%)(P0.05)。插管后1min L组HR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插管后1min的MAP较诱导后明显增高(P0.05)。C组插管后1min、3min、5min的HR较诱导后明显增高(P0.05)。L组插管后1min的MAP较诱导后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其HR在插管后1min、3min较诱导后显著增高(P0.05)。口腔黏膜损伤仅C组出现1例。结论:与普通喉镜相比,光棒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口腔黏膜损伤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的优点,可以安全用于鼾症患儿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