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改良喙突入路和经典喙突入路定位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对60例择期行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喙突内下2cm为穿刺点,观察组穿刺点参考喙突内下2cm,并用臂丛神经体表的投影对该穿刺点进行改良。记录两组操作时间、穿刺次数、阻滞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的24h麻醉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3.2±1.1)min比(4.3±1.4)min](P〈0.05),且观察组一次穿刺定位到神经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22/30)比50.0%(15/30)](P〈0.05)。两组阻滞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的24h麻醉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喙突入路可以明显提高单次穿刺定位到神经的概率,且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了穿刺点体表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血液病房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场所,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找出易感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强化医院感染意识。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及有效措施,降低血液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达到卫生部的要求。结论要控制医院感染情况,降低医院感染率,首先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实行保护性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指导不同患者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防止外源性感染,认真做好基础工作,保护易感人群。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结肠癌普查的开展,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早期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90%,但晚期的和转  相似文献   
24.
贵州省陆军某部男性新兵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陆军某部男性新兵的人格特征状况.方法:以Cattell Raymond B.16项个性因素测评量表(16PF)为工具测试男性新兵157名,并将测评结果与辽宁省1981年男性成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样本群体在11项人格因素上与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完善辅导机制.  相似文献   
25.
我们对133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在门诊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沐舒坦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满意,病程明显缩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电针是否消除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探讨电针防止复吸的神经生物机制是否与影响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有关。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电针干预组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提取鼠脑,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单胺类递质含量。后以电针干预,干预后第5d和第10d,检测条件性位置偏爱。并处死剩余大鼠,同法检测单胺递质含量。结果第5d和第10d检测结果显示电针干预组条件性位置偏爱时间明显减少,与吗啡依赖组比较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吗啡戒断后,吗啡依赖组和电针干预组大鼠脑组织NE、DA、5-HT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针干预后,电针干预组脑NE、DA、5-HT含量明显少于吗啡依赖组(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电针干预组脑NE、DA、5-HT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消除吗啡依赖大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究其防止复吸的神经生物机制可能与电针调节脑内单胺类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27.
新生儿126例脐静脉插管末端细菌培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通过分析脐静脉插管(UVC)末端细菌培养的结果,探讨UVC与新生儿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实行UVC的新生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护理方式分类,并将UVC末端培养和血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7例新生儿有感染症状,血培养、UVC末端培养及两者共同阳性例数分别为24、19和15例,早产儿的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足月儿。UVC末端培养阳性率与年龄(t=2.344,P=0.021)、UVC置留时间(t=2.462,P=0.015)、脐部纱布覆盖(t=2.460,P=0.015)有关,与经UVC的输液成分和是否通过UVC抽血对培养的阳性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对患儿实施脐静脉插管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早产儿,缩短插管的时间、暴露脐部以及操作时严格消毒都有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对已公开发布的老年人功能能力测评工具进行分类,并综述其名称、功能、设备、方法及计分特点等,以期为我国未来老年人功能能力工具开发与发展以及相关健康维护与促进干预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B细胞和T细胞表位。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SARS-CoV-2的S蛋白氨基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基本性质分析工具ProtParam分析S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综合性序列工具软件Lasergene和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软件SOMPA分析S蛋白二级结构;蛋白质同源物/类似物Y识别引擎Phyre2和分子图像观察软件Rasmol构建并分析S蛋白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预测工具ABCpred、 BepiPred和BcePred预测S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预测S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S蛋白由1273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为6.24,原子组成为C6336H9770N1656O1894S54,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Lasergene软件的Gramier-Robson方法预测显示:α螺旋占23.5%、 β折叠占53.7%、转角区域占14.9%、无规则卷...  相似文献   
30.
颌角肥大导致面下1/3突出呈现方形脸面容(俗称"四方脸"),使女性面容表现出男人的剽悍和刚毅而缺少了女人的妩媚温柔.依东方人审美观点被视为面型上的缺憾,许多人常通过手术方法来达到"瓜子脸".以往的手术有口外、口内和口内外联合入路等3种术式,近年来多采用口内入路.手术方法包括磨骨法、截骨法和劈骨法.目前大多数医师均采用磨骨、截骨和劈骨相结合的方法.截骨的方式有:直线截骨法[1],多次直线截骨法[2],弧形截骨法[3]等.现就该手术术中配合和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