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0 毫秒
61.
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保肝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D-氨基半乳糖(D—G1aN)和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及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 对D—G1a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可使升高的ALT降低(P<0.01),病理检查显示有明显保肝作用,对AST作用不明显;而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仅菌粉和其提取物高剂量组有一定的降ALT作用。结论 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有一定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柱为 Beckman无涂层毛细管(57cm× 75μm,有效长度 50 cm) ,检测波长为 2 80 nm,进样压力 586k Pa,进样时间 6s,分离电压 2 0 k V,温度2 5℃ ,运行缓冲液为含 0 .2 mol· L- 1硼酸的 80 %乙醇溶液 (p H 9.4)。结果 :其线性范围为 10~ 53 0μg· ml- 1,回归方程为 Y=0 .0 2 0 2 X-0 .14 4 9,r=0 .9991,回收率为 99.6% ,RSD为 1.8%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 ,准确 ,重现性好 ,可作为当归中阿魏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性成分,在270 nm 波长处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ZORBAX SB-C_(18)柱(250mm×4.6 mm,5μm)为分析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经紫外光谱识别的黄酮类成分(部分经 ESI-MS 确认),除朝藿定 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宝藿苷Ⅰ以自身对照外,其他黄酮类成分均以淫羊藿苷为参比进行定量,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等于朝藿定 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Ⅰ和其他黄酮成分含量之和。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淫羊藿苷在2.45~24.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测得淫羊藿总黄酮含量以淫羊藿苷计为56.6%。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与淫羊藿苷紫外光谱相似的33个色谱峰,MS 归属了其中10个主要成分均为黄酮类成分。朝藿定 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宝藿苷Ⅰ分别在0.093~1.852μg(r=0.9998)、0.107~2.136μg(r=0.9997)、0.094~1.876μg(r=0.9998)、0.098~1.956μg(r=0.9998)线性关系良好,淫羊藿总黄酮含量为35.6%。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淫羊藿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64.
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吉马酮、莪术二酮GC-MS定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吉马酮、莪术二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GC-MS选择离子监测法测定3种成分含量。色谱条件: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流速为1 mL·min-1,柱温:100℃(2 汽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He(99.999%)。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四极杆温度150℃;EM电压2165 V;接口温度280℃;溶剂延迟 3 min;m/z范围40-550 amu。结果:莪术醇、吉马酮和莪术二酮分别在12.4-124.0,12.4-82.3,13.0-86.7 ng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0,0.9981,0.9989。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含量均极低,大多数样品均未检出;所有样品中均可检出吉马酮,但含量差异较大(5.479 mg·g-1vs0.459 mg·g-1);莪术二酮在部分样品中未检出。结论:不同来源莪术中莪术醇、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三七药材的皂苷类成分LC-ESI-MS定性分析方法.方法:三七药材经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处理后,利用负离子检测和多级反应检测(MRM)模式,采集三七药材的总离子色谱和MRM谱,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该类化合物分子在电喷雾质谱下的裂解特征,有助于其分子量的确定和结构鉴定,检识出10种皂苷类成分.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可用于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定性分析,为三七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6.
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超高速度、超高分离度、超高灵敏度为特点的新型液相色谱技术。其应用于复杂体系快速分析所表现出的优势,已引起了药物分析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介绍了UPLC的主要特点,并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和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以淫羊藿、虫草、三七、丹参为例,对HPLC与UPLC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UPLC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归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经验性和科学性得到有机的统一,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归和川芎具有多种相同的药理作用,也有不同点,侧重点。通过对其进行药理研究,为阐明其疗效、作用机理、合理用药以及新药研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基于化学成分变化的当归药材保质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京晶  赵静  李绍平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1997-2001
目的:以常用中药材当归为例,依据其所含活性成分变化规律,预测当归药材的保质期,并提出中药材亟需建立保质期的问题。方法:经典恒温法对当归药材进行加速实验并预测其保质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阿魏酸松柏酯和Z-藁本内酯的化学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gk=-5 152.1/T+13.811(r=0.998 5)和lgk=-4 064.6/T+10.4(r=0.999 7),由此推算出室温下的温度常数k25 ℃,进而计算出各自含量下降10%时间t0.9分别约为13,7 d,与验证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为当归药材保质期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说明了建立中药材保质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9.
莪术二酮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莪术为传统的中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莪术油和姜黄素类。莪术油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为莪术的主要活性成分。莪术油主要含有莪术二酮、莪术酮、吉马酮等倍半萜类化合物。从已有的文献报道来看,对莪术油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而对从莪术油中分离单一成分的研究较少。现采用比浊法测定莪术二酮对ADP诱导的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阐明莪术在传统的“行气破血”功效中的活性成分,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新的药物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0.
李绍平  李侠 《医学综述》2006,12(21):1340-1342
目的探讨环境对遗传的影响。方法选取肉鸽与信鸽做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10年10代遗传观察。结果环境对遗传基因是有影响的,后天获得的生物行为可以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结论获得性遗传是存在的,基因的改变不仅仅是通过突变一种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