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用正交试验优选良附颗粒。方法:选定提取溶剂的浓度,漉液的收集及渗漉速度作为考察因素,以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选L9(3)^4进行实验。结果:各因素对良附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A〉B〉C,方差分析表明乙醇的浓度对黄酮含量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意义。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A3B3C3。  相似文献   
12.
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贝尼地平的降压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0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配到贝尼地平组(n=99)和拉西地平组(n=102),第1周口服贝尼地平2mg或拉西地平4mg,4周后舒张压>85mmHg者,贝尼地平增加到4mg、拉西地平增加到8mg,8周为一疗程。结果贝尼地平组服药8周后SBP和DBP下降(15.51±17.19)和(11.82±9.84)mmHg(P<0.01),拉西地平组SBP和DBP下降(19.26±15.85)和(13.51±7.26)mmHg(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7%和78.4%(P>0.05)。服药8周有效的36例患者继续服药到24周,仍维持88.9%的总有效率。对12例服贝尼地平患者作动态血压资料分析,24h、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8%和80%。2药的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分别为10.80%、11.5%(P>0.05)。结论贝尼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3.
磺胺嘧啶银应用于烧伤创面的磺胺药,对绿脓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它保持了磺胺嘧啶和硝酸银二者的抗菌作用,控制感染,减少创面脓毒,还可以促使创面干燥,结痂和促进愈合。我们根据其特点,结合口腔溃疡的症状,将其制备成1%的磺胺嘧啶银膜,治疗口腔溃疡,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双盲、平行对照研究,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咪唑斯汀10mg(n=60)组和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n=60)组,疗程1~2周.结果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片均能缓解荨麻疹的症状.经过1~2周治疗后,搔痒明显减轻,血管性水肿明显改善.患者对两药的耐受性是相同的,两药对心肌的复极均无影响.结论咪唑斯汀在治疗荨麻疹方面与氯雷他定片一样有效,而且与氯雷他定片一样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人参总皂甙(Gensenosides GS)对血小板的作用及其机理,本文观察了GS对兔血小板聚集和环核苷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GS(12mg/kg)由兔耳缘静脉给药后,曲花生四烯酸,ADP及胶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给药前明显降低,同时测得血小板中cAMP含量比给药前明显升高,两个指标的时效曲线均大致呈双峰型,高  相似文献   
16.
苦豆碱、槐定碱、槐果碱及苦豆草生物总碱对抗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兔主动脉条收缩,但不影响高钾去极化引起的兔主动脉条收缩。苦豆碱也不抑制钙离子载体A_(23187)诱导的大鼠中性白细胞[Ca~(2+)]i增加,提示此类药抑制细胞内Ca~(2+)动员而不影响细胞外Ca~(2+)流入。苦豆碱对活化白细胞氧自由基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和调节[Ca~(2+)]i无关。  相似文献   
17.
临床应用临床研究表明,乙胺碘呋酮能治疗多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对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有效。(一)W-P-W综合征:该病是因为房室之间有异常的传导组织,使心房冲动提前到达心室,后者提早激动所致。乙胺碘呋酮能延长房室结和异常旁路纤维的不应期,因此可以有效地治疗W-P-W综合征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朴动和颤动),其总有效率约80%(表1)。  相似文献   
18.
<正> 从我国苦豆草(Sophora alopecuroidesL.)生物总碱中已分离出8个生物碱结晶,本文观察了其中7个单体对炎症介质诱导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合剂(Ginsenosides Mixture,GM)对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按Takagi方法造成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按改良的Takagi方法造成大鼠醋酸型溃疡模型;按Shay方法造成胃酸分泌模型;用真空泵抽气造成急性低压性缺氧条件。结果:GM与法莫替丁(Famotidine)一样,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应激性溃疡损伤,促进醋酸型溃疡的愈合;然而,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不及法莫替丁,但能增强对急性低压性缺氧的耐受力。结论:GM是一种有效的抗溃疡制剂,其作用机制除了抑制胃酸分泌外,还与增加机体抵抗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连素临床新用途及其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晖  柴煊  李新芳 《武警医学》2008,19(7):661-663
黄连素,又名盐酸小檗碱,为毛茛科植物黄连根茎中的一种主要生物碱,也可用人工方法合成。随着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有了新的进展,发现黄连素不仅抗菌谱广,还具有降压、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癌等多种新用途,但是其新的不良反应随之出现。笔者通过查找有关文献对黄连素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不良反应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