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有些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经规范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延迟。目前,关于肺炎延迟吸收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肺炎延迟吸收指免疫健全的CAP患者经有效抗菌治疗,临床症状改善,但第2周末胸部影像显示肺部炎症病灶消散小于50%,或第4周末肺部炎症病灶未完全消散。为了进一步探讨肺炎延迟吸收的病因及处理对策,我们对近1年来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初步诊断为CAP但肺部病灶延迟吸收的病例进行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33.
在门诊的时候,医生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讲述自己经常感冒并因此反复使用抗感冒药物治疗的经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患者经常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患者由此诊断自己患了感冒。其实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虽然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但如果反复出现这些症状,就可能是患了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AG490)对肺癌Lewi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G490(0、20、40、80、160μmol/L)作用于肺癌Lewis细胞24、48 h,噻唑蓝(MTT)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0、40、8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0、80μmol/L组细胞STAT3、STAT5、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 AG490作用24和48 h,与0μmol/L组相比,20、40、80、160μmol/L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与20μmol/L组相比,40、80和160μmol/L组显著增高(P<0.05),40μmol/L组与80、160μmol/L组差异显著(P<0.05)。20、40μmol/L组在24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低于48 h(P<0.05),80和160μmol/L组在24 h时与48 h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作用24和48 h时,40、8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0μmol/L组(P<0.05),80μmol/L组显著高于40μmol/L组;40、80μmol/L组作用24 h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48 h(P<0.05)。80μmol/L组细胞中STAT3、STAT5、Survivin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0μmol/L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AG490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阻断JAK-STAT通路中STAT3、STAT5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降低其下游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我院自1992年1月~1993年9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36例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获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36例肺心病患者均符合全国1982年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均为经休息、吸氧、  相似文献   
36.
应用硫酸镁(MgSO_4)治疗支气管哮喘国内外陆续见有报道,我院从1991年10月以来,对门诊及住院的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静注MgSO_4,观察用药前后肺功能、血压、心率、呼吸率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系列变化,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本组共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9~52岁,平均36岁,哮喘史2~14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学会1984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并在治疗前12小时内未用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37.
38.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主诉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喘2年,再发10天",于2018年1月23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反复出现咳嗽、咳大量黄痰,伴气喘,间断咯血,自诉曾不规律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入院查体:Bp:150/70mmHg,R:25次/分,神清,口唇无发绀,耳廓软骨无异常改变,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粗,呼气相延长,左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00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哮喘病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肺通气功能以及通过强迫振荡技术测定气道阻力的变化水平。方法 使用德国Custo-vitm系统设备,测定8Hz振荡频率的气道阻力以及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以及排出50%肺活量后用力呼气流量(FEF50%)。然后分别对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病人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病人缓解期肺通气指标较发作期有明显改善(P<0.01),气道阻力也有改善(P<0.05)。32例临床缓解期气道阻力高于正常的哮喘患者,其缓解期肺通气指标较发作期有明显改善(P<0.01),气道阻力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强迫振荡技术进行气道阻力测定,在方法上明显优于传统的肺功能检测,所测的气道阻力能更准确地反映肺功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呼吸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TB、MP和CP感染情况。方法:应用PCR基因诊断方法对235例患者进行TB、MP和CP检测。结果:TB-PCR检测,阳性率为15.31%(36/235);对其中的191例进行了MP检测,阳性率为39.27%(75/191);对其中的168例进行了CP检测,阳性率为6.55%(11/168)。结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TB、MP和CP感染均有发生,特别是一般治疗6周以上不愈的患者,应用PCR基因诊断方法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测,指导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