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李安华  朱燕 《医药导报》2004,23(10):0789-0790
目的:建立肤洁灵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确定肤洁灵质量控制标准。结果:该标准有处方、性状、鉴别、pH值测定、相对密度、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等7项。结论:该标准能有效控制肤洁灵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42.
43.
李安华  周玟 《中国药事》1995,9(3):185-185,187
普外手术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李安华,周玟,穆力平,胡元秀,陈美芳(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医院200941)抗生素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是合理用药工作的重点。普外手术前后一般都常规使用抗生素,我们随机抽查了1991年手术病例57例,1992年3...  相似文献   
44.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所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本病主要发生于潮湿多草地带,夏秋季多发。病原体由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局部繁殖引起螫疹、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炎,随之进入血液引起毒血症及全身器官的损害,肝脾...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和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手术科室住院病历,填写药历,统计分析,提出合理性评价意见。结果:71例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25个品种,使用频度前5位的依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克林霉素、青霉素、奈替米星、美洛西林。累计用药最多5种,单一用药仅29例,多数多次换药。20例联合用药。仅22例是在术前2h内用药,有38例术后才用药,且术后用药时间过长,仅1例在术后48h内停药,39例用药3~7d,31例超过7d。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用药途径、术前用药时间,术后停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评为合理的病例数分别是48、34、55、67、22、3、12例。药品总费用/住院总费用=23.2%,抗菌药总费用/药品总费用=43.1%。结论: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尚存在较多问题,需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46.
李安华 《儿科药学》1999,5(2):43-44,39
本文对我院1998年排为前10位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和临床应用临床分析,结果表明,1988年我院抗我药肖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30.58%,  相似文献   
47.
超声造影在肝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在肝内增生性病灶-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和肝结节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NRH)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所有12例病例包括10例FNH,2例NRH,均行CEUS,并应用时间一强度曲线,得到病灶内和肝实质的增强模式曲线图。 结果10例FNH有11个病灶,CEUS表现:动脉相11个(11/11)病灶表现为高增强,其中3个(3/11)病灶表现为典型的离心型轮辐状强化;门脉相11个(11/11)病灶表现为等增强;延迟相有6个(6/11)病灶表现为等增强,5个(5/11)病灶表现为高增强。2例NRH有2个病灶,动脉相表现为高增强,其中1例为离心型轮辐状强化;在门脉相、延迟相均为等增强。 结论CEUS可明显提高肝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8.
超声造影对肝移植微灌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技术研究移植肝微灌注状况。 方法研究组14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共进行17次超声造影;健康对照组23例。经左侧肘正中静脉团注造影剂,对两组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图像并应用ACQ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两组的肝动脉和门静脉显影时间进行测定。 结果肝动脉显影病例与正常对照组的动脉显影时间、门静脉显影时间无明显差异;肝动脉不显影病例门静脉显影时间明显缩短。发现6例造影异常病例,包括肝肿瘤复发、肝动脉栓塞、肝内梗死病灶、肝内血供低灌注区域等。 结论超声造影能更准确地显示肝脏血管和血液灌注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9.
肿瘤血管生成与超声造影成像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微血管密度是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且与肿瘤的分级有很好的相关性。超声造影成为目前评价肿瘤血管的最新检查方法,可通过测定各种灌注参数对活体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生成情况进行判断。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术前更加丰富的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信息。同时其反映肿瘤血管的指标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而为预测预后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疗法、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61例DCIS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为七类:肿块型、单根导管扩张型、多根导管扩张型、囊实性导管扩张型、单根导管扩展型、多根导管扩展型、导管扩张扩展型。采用χ2检验比较有钙化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与无钙化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本组261例DCIS患者,2例超声漏诊,超声检查检出率为99.23%(259/261),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40%(216/259)。其中肿块型98例,导管改变型161例。各超声分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肿块型82.65%(81/98),单根导管扩张型80.00%(8/10),多根导管扩张型82.19%(60/73),囊实性导管扩张型66.67%(8/12),单根导管扩展型0,多根导管扩展型87.76%(43/50),导管扩张扩展型100%(16/16)。经钼靶或病理证实的有钙化的病例179例(包括导管内钙化和病灶内钙化),占69.11%(179/259)。有钙化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85%(168/179),无钙化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7.50%(54/80),有钙化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无钙化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4,P0.01)。结论 DCIS超声诊断准确率与其超声分类和有无钙化密切相关。准确判读DCIS超声分类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