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介质介导瘢痕成纤维细胞活性功能的调控作用 ,并探讨其在瘢痕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取 5例手术切除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行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于传代培养至第 4代的成纤维细胞 (5× 10 4)中分组加入巨噬细胞介质、粉防己碱继续培养 ,然后分别用3 H TdR和3 H 脯氨酸脉冲标记 ,放射性核素液闪烁仪定量检测各组3 H TdR和3 H 脯氨酸掺入值。并采用三维培养方法测定体外模拟瘢痕样组织的收缩指数变化。结果 粉防己碱 3mg/L不抑制细胞DNA合成时 ,即可明显减少瘢痕成纤维细胞 3 H 脯氨酸掺入值 ,由对照组的 94 5± 191减少至6 82± 2 0 5 (P <0 .0 5 ) ;并能显著降低巨噬细胞介质介导的瘢痕成纤维细胞3 H TdR掺入值和3 H 脯氨酸掺入值 ,由单纯介质组的 2 75 6± 2 4 4、1384± 2 93分别降低至 194 8± 2 82、10 34± 14 2 (均P <0 .0 1)。粉防己碱 1mg/L即可降低体外瘢痕样组织的收缩指数 (P <0 .0 1)。结论 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介质介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以及收缩三方面具有抑制效应 ,可望在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无肾功能不全的SIRS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2例)加用生大黄泡水鼻饲5d。分别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24h后、治疗120h后的血浆内皮素、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结果:治疗120h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大黄对SIRS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3.
造血祖细胞扩增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传统的方法扩增往往导致造血祖细胞的分化、Notch受体和配体在造血系统中广泛存在,活化的Notch信号可抑制造血祖细胞的分化而促进其扩增,提示可以通过Notch信号途径实现对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Notch信号与造血祖细胞维持、Notch信号与造血祖细胞扩增,Notch信号维持造血祖细胞未分化状况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肺功能变化。方法:采用肺量计测量中等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和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肺功能。结果:1.中等面积、大面积及体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FVC、FEV1.0、FEF75%降低,伤后50h降至最低值。2.中等面积烧伤组烧后10天FVC、FEV1.0、FEF50%、FEF75%有所回升,伤后30天恢复正常。3、大面积烧伤和体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组伤后50h和伤后10天,均明显降低,伤后30天有所升高,但仍未达正常范围。4.合并吸入性损伤组的各时点肺功能参数下降较大面积烧伤组更为明显。结论:三组病人肺功能均有降低,随烧伤面积增大,降低更明显,体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降低最为严重,微量肺量计检测对监护烧伤病人,尤其是合并有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呼气末正压(PEEPi)对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为临床对重症哮喘病人的心功能及有效血容量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6.
患儿女,3岁.2010年12月11日21时,于狭小封闭空间内吸入大量由棉絮燃烧产生的浓烟,2h后被救出.患儿无昏迷及恶心呕吐,咳嗽频繁且痰中带有黑色颗粒,气促、声嘶,无喘鸣音,随即送当地医院救治,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处理.因病情危重,于伤后7d转入笔者单位治疗.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心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呼吸26次/min,右侧肺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胸前皮下可闻及捻发音,全身未见烧伤创面,其余无异常.诊断:(1)吸入性损伤并发肺部感染.(2)皮下气肿.入笔者单位后次日凌晨3时患儿精神较差,出现意识不清.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H 7.386,PaCO2 33.7 mm Hg(1 mm Hg=0.133 kPa),PaO277.2 mm Hg,SO2 0.94,血钾2.3 mmol/L,血钠143 mmol/L,碳酸氢根19.8 mmol/L,实际剩余碱-4.0 mmol/L,标准剩余碱-4.4 mmol/L.其中SO2呈下降趋势,最低降至0.70.胸部CT示双肺弥漫分布淡薄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界欠清晰.患儿烦躁不安,呼吸急促(34次/min),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性啰音;吸痰不顺,阻力感明显.考虑为插管后痰痂阻塞导管,立即行气管切开,插入直径为5 mm的金属气管套管,吸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后呼吸好转,随后加强气道护理及抗感染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后于伤后18d拔管,拔管后未见不良反应.l周后患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方法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60例常规液体复苏组和62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对患者手术前的红细胞压积(HCT),复苏后检测得到的血气剩余碱值(BE),平均动脉压,液体输入量,凝血酶原时间(PT),并发症发生几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明显改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机体组织的灌注、供氧、凝血功能以及使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测定3种植物形态(藤本、灌木、蔓生灌木)杠柳根皮、茎皮、根际土壤中Mn、Cu、Zn、Fe、K、Ca、Mg共7种元素的含量,考察杠柳不同部位各元素的分布及富集特征.[方法] 电热板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元素含量.[结果] 根皮、茎皮中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但大小顺序均为K > Ca > Mg > Fe > Mn > Cu > Zn;元素Zn、Fe、K、Ca在两部位中的分布具较明显差异性,Zn、K、Ca在茎皮中有较多分布,而根皮中有更多的Fe;根际土壤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 > K > Ca > Mg > Mn > Zn > Cu,杠柳生长土壤质量较优;根皮、茎皮对Cu、Ca富集性较强,K在茎皮中有一定的富集.[结论] 明确了杠柳根皮、茎皮中7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提供了杠柳植物形态分为两类的数据支撑,首次提出杠柳作为铜污染区土壤修复植物的可能性,为完善杠柳的生态学等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辐照氟银猪皮在创伤所致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传统方法比较评价辐照氟银猪皮覆盖创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A组)经积极抗休克、血压稳定后覆盖辐照氟银猪皮,小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B组)和肉芽创面(D组),邮票植皮后再用辐照氟银猪皮覆盖;感染创面(C组)经反复清洗后用辐照氟银猪皮覆盖。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辐照氟银猪皮有很强的抑菌作用,A组创面渗出少,疼痛减轻,B组创面9±1.43d愈合,D组创面12±1.3d愈合,C组创面与猪皮平均粘附10±2.55d,肉芽新鲜。结论:辐照氟银猪皮能减少创面液体、蛋白质、电解质渗出,减少热量散失,从而减轻严重创伤后的超高代谢,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防治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90.
氯化镧对内毒素诱导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稀土化合物氯化镧对内毒素效应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 ,用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其进行诱导实验。采用ELISA法及SYBRGreen荧光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氯化镧对LPS诱导的小鼠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BALB/C小鼠随机分为 2组 ,分别给予致死量LPS及经氯化镧处理的LPS ,观察 7d内小鼠死亡率。 结果 经氯化镧处理的LPS诱导的小鼠 ,MTNFα分泌量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PS组 (P <0 .0 1)。经氯化镧处理的致死量LPS攻击小鼠 ,其死亡率明显低于LPS对照组。 结论 氯化镧具有降低内毒素毒性、抑制LPS诱导小鼠MTNFα分泌及TNFα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