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264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0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颈胸神经节阻滞治疗灼口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胸神经节阻滞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0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2%利多卡因5mL加维生素B121000μg作颈胸神经节阻滞,每日1次,连续10日;对照组40例口服维生素E加谷维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的疼痛模拟评分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32/40)、42%(17/40),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的疼痛模拟评分分别是(3.3±0.3)分、(5.2±0.2)分,P<0.01。结论:颈胸神经节阻滞是治疗灼口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2.
静脉输注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注甘露醇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国内报道甚少。我们见到4例,报道如下. 病例摘要例1 女,50岁。因头痛呕吐1天入院,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200/100mmHg.嗜睡状,颈部有抵抗,左侧偏瘫,脑脊液为血性,尿常规、血钾,血尿素氮正常.诊断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输注20%甘露醇250ml,4小时1次,总剂量4000ml(800克).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510~10ml~无尿。尿蛋白( )。镜检:红细胞、透明管型、颗粒、蜡样管型.尿素氮48.5mg%,血肌酐8.8mg%,停用甘露醇,给速尿等治疗无效死亡。例2 女,53岁.因头痛,意识不清,小便失禁入院。高血压病史7~8年。血压160/120mmH(?)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总结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护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鼻骨-眶-筛骨(NOE)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6例NOE骨折患者同时修复外伤性鼻畸形、眶壁缺损、矫正眼球内陷、修复伴发的相邻颌面骨骨折,护理内容包括颅腩损伤、脑脊液漏、复视、视神经损伤、口腔护理、营养保障、畸形的心理护理等.结果 11例脑脊液漏患者术后未发生颅内并发症,通过对有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所有NOE及伴有相邻颌面骨骨折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均得到整体的改善或恢复.结论 在NOE骨折及伴有相邻部位骨折整体修复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冷敷治疗产后会阴伤口的原理与疗效.方法 采用10%盐水冰袋观察354例初产妇行会阴侧切伤口冷敷后的效果,并与346例对照组患者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会阴伤口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63.0%,有效33.6%,无效3.45%.对照组显效53.2%,有效30.9%,无效15.9%;两组产后发生护理并发症情况,观察组疼痛发生率9.9%,红肿发生率3.8%,尿潴留发生率0.85%,对照组疼痛发生率22.8%,红肿发生率17%,尿潴留发生率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自制10%盐水冰袋用于产后会阴伤口冷敷,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挖掘补肾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靶点和骨质疏松症的靶点,探究补肾活血胶囊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手段,对补肾活血胶囊进行活性成分筛选、药物疾病靶点预测,明确补肾活血胶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分析其信号通路富集程度以探究其分子机制。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共发现补肾活血胶囊相应成分1186个,根据OB值和DL值筛选出入血活性成分249个,在此基础上获得其预测靶点145个。通过二次挖掘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筛选出明显的差异基因124个;检索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的靶点基因356个。通过cytoscape构建并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关键基因229个;利用Clue GO富集分析显示,补肾活血胶囊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13 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补肾活血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分析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患者椎间孔形态的变化,为手法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40例CSR患者给予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7次,2周为1个疗程。利用多功能CT、Mimics 21.0、Geomagic、SolidWorks 2017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椎间孔面积、椎间孔前后径、椎间孔上下径以及双侧颈肩部、上肢前侧、上肢后侧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7、14 d和1月随访时的VAS评分。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椎间孔面积、前后径、上下径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VAS评分呈逐级递减式下降。结论 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可以显著改善CSR患者的椎间孔形态,以此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67.
腔隙梗塞作为一种独立的缺血性卒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脑血管病中的常见多发病。我院从1988年12月~1991年2月经临床与CT 确诊的脑梗塞416例中70例为腔隙梗塞,现就其临床情况及CT 表现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妊娠期蜕膜息肉切除术的妊娠结局和手术安全性,特别是宫腔镜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因妊娠合并蜕膜息肉行息肉切除术54例资料。自然妊娠24例,辅助生育技术助孕30例。手术孕周5.3~24.3周,(11.8±5.7)周。75.9%(41/54)有阴道出血,出现症状到手术间隔时间6 h~3个月。息肉直径0.8~8 cm,(2.93±1.60)cm。当存在以下3种情况之一时建议手术治疗:(1)有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症状;(2)息肉直径≥3 cm;(3)息肉表面覆有脓苔。根据发现息肉的孕周,中孕期选择常规手术,早孕期选择宫腔镜手术,双极电凝术为过渡术式。常规手术24例,宫腔镜手术28例。双极电凝术2例。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蜕膜息肉。自然流产率16.7%(9/54);2例因胎儿异常引产(1例唐氏综合征,1例脊柱裂);活产率79.6%(43/54),分娩孕周30~41.4周,(38.1±2.1)周。早产率13.0%(7/54),其中2例34周前分娩,5例34~37周分娩,早产胎膜早破率5.6%(3/54);足月分娩率66.7%(36/54)。宫腔镜手术28例,手术孕周5.3~9.1周,(7.1±0.7)周,术后2例因胎儿异常引产,自然流产率17.9%(5/28),流产孕周12.4~21周,(18.3±3.5)周,流产时间均在术后6周以上。结论妊娠期蜕膜息肉的切除存在风险,需慎重评估。宫腔镜下蜕膜息肉切除术作为新的手术方式尚在尝试阶段,根据目前结果认为其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并不高于常规手术,但仍需谨慎把握手术指征,并在抗生素治疗等方面加强应用以进一步降低感染性流产的发生。对于蜕膜息肉的最佳的处理方案,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性,35岁。阵发性心悸胸闷8年余,再发3h入院。发作时多次心电图检查均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入院体检:神志清,R15次/min,BP105/68mmHg。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2次/min,律齐,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血电解质,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x线胸片示心影不大,心胸比48%。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3mm,左心室射血分数0.58。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撕剥式导线导引器在经头静脉途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83例经头静脉途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根据导线置入时是否应用撕剥式导线导引器分为改良组(n=91)和常规组(n=9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导线放置成功率、手术并发症. 结果改良组头静脉导线放置成功率97.80%.明显优于常规组80.43%(P〈0.01).双腔起搏器植入者双导线放置成功率64.62%,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6.56%(P〈0.01).改良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61.13±12.03)min、(5.77±1.35)min.与常规组(62.22±13.26)min、(5.89±1.43)min相似(均P〉0.05).两组各有1例术后囊袋血肿,随访3个月-2.5年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头静脉途径植入心脏起搏器时,撕剥式导线导引器能明显提高导线放置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