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源性炎症介质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两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in/次,1次/d,连续2~4周;肿胀明显,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 min/次,1次/d,连续1~2周。并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1次/d,6次/周;对照组口服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进行对治疗前后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记录疼痛、肿胀消失时间;进行治疗前后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分(U-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缓激肽(BK)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 106,P0. 05);观察组SHSS量表的感觉、自主神经、运动3个维度评分和SH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U-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1),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1),SP和B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减轻SHS严重程度和中医临床证候,缩短病程,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并可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2.
穿琥宁针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 ,可广泛用于多种细菌及病毒性感染疾患 ,如病毒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本文拟观察穿琥宁粉针对门诊 10 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10 6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 5 9例 ,女性 47例 ;平均年龄 :男 38± 19 6岁 ,女 41±16 5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 79例 ,占 74 5 3% ;急性支气管炎 2 7例 ,占 2 5 47%。1 2 治疗方法 穿琥宁针剂 80 0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10…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上肢多关节围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进行康复锻炼及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施以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多关节围刺治疗。结果:2组患者经治28 d后其上肢动度增加,关节疼痛度降低,手部水肿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各项评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上肢关节围刺治疗肩手综合征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合用千金苇茎汤治疗脑卒中相关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千金苇茎汤治疗。[结果]经14 d治疗后,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用千金苇茎汤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肺感染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昭通地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东经 10 2°5 2′~ 10 5°19′,北纬2 6°32′~ 2 8°41′。辖 11个县市 ,总人口 339.3万。是以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为了解该地区近年疟疾流行及防治工作现状 ,于 2 0 0 0年 6月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方法选择 90年代以前该地区的疟疾高发区盐津、水富、绥江 3县为调查点 ,采用回顾调查、现场访问和资料查询等方法进行。2 结果2 .1 疟疾流行态势  1999年全区疟疾疫情报告 335例 ,各县发病数分别为盐津 192例 ,镇雄 91例 ,彝良 19例 ,巧家 9例 ,威信 12例 ,水富 6…  相似文献   
26.
次声对大鼠肺组织损伤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次声对肺的损伤作用及对动物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将3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次声作用1次,3次,7次,14次,21次共6组,次声作用组置本校研制的次声压力舱内致伤,以8Hz和16Hz次声,声压级分别为90,100,110,120,130dB,每次作用2h,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超微结构的改变,同时观察PaO2和SaO2的改变。结果:8Hz,90-110dB单次作用对肺部的超微结构基本无影响;8Hz,120-130dB作用后,肺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而PaO2和SaO2无明显变化。16Hz,90dB的次声单次作用,即可引起肺组织的损伤,随着声压级的增大,肺组织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8Hz,120,130dB和16Hz,90,130dB的次声多次作用后,PaO2和SaO2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3次,7次组其形态学的变化表现最为明显,随着作用次数的增加,其损伤并未继续加重,表现出适应性反应。结论:肺损伤的最小阈值8Hz为120dB,16Hz为90dB。即在一定作用强度范围内,可较明显地反映其频率作用的特性,次声损伤阈值的累积作用证明细胞发生变化的性质和程度主要与次声作用的声压强度和时间(作用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灌肠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CBM、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12月12日。由两名评价者提取数据、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相对风险(RR)、平均差(MD)以及95%置信区间(95%CI)分析主要结果。根据Cochrane手册偏倚风险工具评估相关研究的质量。结果 共纳入了25项随机对照试验。与单纯常规治疗比较,中药灌肠联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MD=-4.27,95%CI(-5.82,-2.71),P<0.0001];提高肺功能FEV1/FVC水平[MD=6.35,95%CI(3.47,9.22),P<0.0001]等。结论 中药...  相似文献   
28.
前列腺素(PGs)是具有戊烷环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除红细胞外的各种组织和细胞内,PGs特别是PGE。不仅在许多人体肿瘤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异常增多,在多种自发性、移植性和致癌物诱发的肿瘤组织中也观察到超正常量的PGE2存在。用消炎痛(INDO)等PGs合成酶抑制剂治疗后,可降低PGE2水平,使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也有相矛盾的报道。  相似文献   
29.
为了摸索适应于我省的血清学疟疾监测模式及可能预示疟疾回升的参考指标,以评估疟疾流行形式和疟疾防治效果,于1983~1993年,用IFAT技术在我省疟疾易流行区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现将主要结果概述如下。1 蚊传间日疟志原者以发作后1个月以内的抗体阳性率和阳性滴度为高,发作后2个月时,根治病例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和66.67%,最高阳性滴度为1:  相似文献   
30.
鼻咽癌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生存率低,患者放射治疗后易复发。鼻咽癌的治疗仍然是个很大的挑战。药物治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至关重要。根据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对诱导细胞凋亡、放射增敏、逆转多药耐药性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抗鼻咽癌药物进行综述,以期对药物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