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4岁,因排尿困难伴尿频、尿痛、腰痛4个月,在外院于2013年10月行B超提示前列腺增大伴钙化,前列腺左侧周缘区结节。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0.87 U/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0.07 U/mL。2013年11月5日于本院行盆腔MRI检查提示前列腺癌(病灶大小6.8 cm×5.5 cm×6.7 cm)累及膀胱、精囊腺,盆腔淋巴结增大(图1)。于2013年11月18日行前列腺穿刺术,术后病理显示为(前列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考虑为横纹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瘤细胞Des(部分)阳性,MyoD1(少数)阳性,Myogenin(少数)阳性,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阳性,抗平滑肌抗体阴性,CD34阴性,CD117阴性,Dog-1阴性,雄激素受体阴性,肌酸激酶阴性,钙调蛋白阴性,Ki-67阳性表达约40%。  相似文献   
72.
《金匮要略》肺病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海 《光明中医》2011,26(2):198-199
《金匮要略》中肺系病证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前25篇40余种病证中,涉及的肺系疾病就有16个篇章20余种,可见仲景对肺系病证极其重视。由于肺脏自病,或他病累肺,均可致肺失宣降。因此,本文在治法方面,立足脏腑相关,从肺脏自病、多脏腑调治两方面阐述了《金匮要略》的治肺方法,从而极大地充实了后世肺病的辨治理论。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大鼠的炎症因子NF-κB及TGF-β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实验第7天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灌胃雷公藤多甙混悬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肾敷灵于大鼠神阙、肾腧、脾腧穴位.实验前和实验开始后2周、4周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TGF-β的水平.结果 实验第14天、28天,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24h尿蛋白量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量28天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TGF-β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NF-κB3的水平治疗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可通过抑制NF-κB、TGF-β表达,减轻难治性肾病大鼠肾小球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肾小球的损伤.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加味白头翁汤对TNBS局部灌肠加高脂高糖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形态的影响,对其黏膜损伤修复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加味白头翁汤、及西药SASP对UC大鼠模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结肠黏膜标本,首先肉眼观察结肠黏膜组织,按组织损伤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然后将结肠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进行观察.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加味白头翁汤方组可使结肠黏膜组织损伤和病理组织学评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复制是成功的,加味白头翁汤方可抑制UC的炎性细胞浸润,使炎症减轻,同时还有促进结肠黏膜损伤修复,恢复结肠黏膜的分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鸡抓伤引起的猫抓病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抓病 (catscratchdisease) ,又称猫抓热或良性网状细胞增生病 ,本院收治 1例由鸡抓伤引起的猫抓病 ,报告如下。患者 ,女 ,3 6岁 ,以左颌下包块就诊 ,10年前曾患淋巴结核。检查见左颌下约 4.0cm× 4.0cm× 3 .0cm大小肿块 ,质硬 ,活动差 ,与下颌骨粘连 ,轻压痛 ,边界尚清楚。以“左颌下肿物待查”收入院 ,行颌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报告 :(左颌下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组织细胞增生型 ) ,符合猫抓性淋巴结炎。追问病史 ,患者否认有猫狗接触史 ,只是近半年在市场卖鸡 ,常被鸡抓伤 ,未被其它动物抓伤 ,故此 ,认定患者病变…  相似文献   
76.
李云海 《光明中医》2009,24(11):2065-2066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故篇名分别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其篇名却非“辨心病脉证并治”、“辨肺经病脉证并治”等,除第七、九、十一及十八篇篇名分别涉及“肺”、“心”、“五脏”及“肠”而外,都以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痉湿病脉证治》、《疟病脉证并治》的形式名篇。  相似文献   
77.
《金匮要略》开篇即是《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突出了脏腑、经络辨证的核心。本文将心与小肠疾病按心经病、小肠经病、心脏病、小肠腑病进行归类,进而突出《金匮要略》的脏腑经络辨证方法,并对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8.
论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曾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其它学科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中医领域仍属新生事物,尤其是中医经典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相对枯燥的特点,学生普遍认为难以掌握其精髓.因此,能否有效地在中医经典课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理解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鉴于此,笔者就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问题做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利用缩野定位CT扫描研究在三维适形调强治疗中热塑成型面罩/体膜固定的摆位不确定程度,并探讨不同部位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间距。方法 对77例放疗患者进行前后两次CT扫描,第二次CT扫描为靶区缩野定位扫描,仍采用原有固定装置,保证摆位及固定方法、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与首次CT扫描完全相同。选取相同的解剖骨性标志点为原点建立坐标轴,测量左、中、右3个标志点在坐标轴X、Y、Z方向上的数值,前后两次数值差的绝对值即为标志点在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结果 左、中、右3个标志在不同部位肿瘤患者两次CT扫描之间的差距无一致性,头部及头颈肩部固定的摆位误差较小,胸部及腹盆部的固定摆位误差较大,胸部及腹盆部的误差均值均大于3 mm。头部和头颈部肿瘤PTV外放间距为3~8 mm,而胸部和腹盆部肿瘤PTV外放间距则为6~16 mm。结论 即使两次激光标志点吻合相当精确,相对于骨性解剖标志点仍产生偏移。放疗必须要求足够的质控措施来保证治疗的精确,尤其是胸部及腹盆部肿瘤的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可能是解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不同部位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初次摆位误差进行量化分析,了解不同部位的摆位误差,了解不同医生对摆位误差的接受程度有无差异。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按头颈、胸部、腹盆腔不同部位,按不同医生治疗组随机选取5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56.9岁。按部位分别为头及头颈部20例,胸部19例,腹盆部19例。采用双曝光法拍摄照射野验证片。参考图像为CT定位后的数字重建图像(DRR)或X射线模拟机定位图像,图像比较采用骨性结构为标志,勾画出参考图像上的骨性结构,与EPID进行最大程度重合后得出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摆位误差水平方向为(1.02±1.15)mm(0~5mm),垂直方向为(1.11±1.20)mm(0~6mm)。90%以上摆位误差小于3mm。头部或头颈部固定摆位误差最小,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为(0.64±0.65)mm和(0.91±0.98)mm。不同医生组之间摆位误差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不同部位治疗中,在垂直方向摆位误差上,头及头颈部固定明显小于胸部和腹盆部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绝大多数摆位误差在容许范围。实施治疗前,先行X射线模拟机摆位不失为一种缩小摆位误差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