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99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400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65篇
  6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后早期停用胃肠减压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术后早期停用胃肠减压对康复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68例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拔除胃肠减压)和对照组(术后置胃肠减压),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胃液量术后3d内平均每日200ml左右;手术前后平均腹围两组间无差异;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无差异;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两组间无差异。结论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后采用胃肠减压,难以起到有效降低肠道压力的作用,对防止术后并发症无明显作用,反可增加咽喉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不置胃肠减压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92.
于英杰  朱红  董优  宋煜 《西部医学》2020,51(1):78-80
目的制备紫杉醇还原敏感型透明质酸-甘草次酸(PTX-HSG)胶束冻干粉针,并对其体外溶血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冻干粉针的外观、再分散性及粒径为指标,对冻干保护剂种类进行筛选,并考察紫杉醇还原敏感型胶束制剂对兔红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 1%葡萄糖为PTX-HSG最佳冻干保护剂;该制剂在0.01~0.2 mg/mL浓度范围内,溶血百分数均小于2%。结论成功制备PTX-HSG冻干粉针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为紫杉醇新型药物制剂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指导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根据咨询结果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Excel2019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共选取15名专家,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年限为(21.40±11.90)年。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17~0.907、0.813~0.910。两轮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12~0.39和0.07~0.22,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98和0.403(均P<0.01)。最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从组织管理、课程管理、教师队伍以及学习效果和反馈4个方面对高校课程思政进行评价。结论 研究构建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用于指导和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和管理,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切实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994.
乳腺癌诊疗与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提高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将109例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在诊疗护理全过程给予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乳腺癌患者在初诊时、手术后10d及化疗后4个月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结果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诊疗护理各个阶段合并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过心理干预,术后10d实验组患者抑郁、躯体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化疗后4个月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外形变化关注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护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各种心理障碍发生率及反应程度,对缓解患者紧张状态,减少生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恢复良好的心理及社会功能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黑龙江省医院2010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疑似大肠癌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与肠镜检查和(或)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80例疑似大肠癌患者中,69例经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大肠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1.3%(73/80),与病理诊断相比,提示诊断中等一致性(Kappa=0.544,95%CI 0.250~0.838,P<0.001),灵敏度为98.6%(68/69),特异度为45.5%(5/11),阳性预测值为91.9%(68/74),阴性预测值为83.3%(5/6)。49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为大肠癌,对比分析超声T分期与手术病理学分期诊断准确率,T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为89.8%(44/49),提示诊断中等一致性(Kappa=0.395,95%CI-0.024~0.814,P=0.003),计算T3、T4灵敏度为66.7%(2/3)、91.3%(42/46),特异度为91.3%(42/46)、66.7%(2/3),阳性预测值为33.3%(2/6)、97.7%(42/43),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996.
回顾湖北省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等七类重点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概况,掌握与分析其流行现状和态势.湖北省寄生虫病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但当前面临局部地区依然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高风险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与人...  相似文献   
997.
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宏  朱红  马宇庆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34-2035
本文复习和总结前贤经验,探讨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渊源,结合中风痰瘀致病的现代研究,认为痰瘀互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病机,痰瘀同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效防治中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朱红  刘彩云 《河北中医》2009,31(8):1245-1246
耳穴贴压疗法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对各种疼痛、急性炎症以及一些慢性病均有较好疗效。预防和护理肛肠病术后疼痛是肛肠科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2007—06—2008—12,我们采用耳穴贴压法护理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111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白血病患儿乳牙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乳牙根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9例白血病患儿30个患根尖周炎的乳牙,掌握适当的治疗时机进行根管治疗;限定血象标准,白细胞计数3.0×109/L~1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制定根管治疗操作原则并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29例均未发生任何牙源性白血病并发症。29个患牙根尖病变受到控制,根尖部或根分叉部骨质吸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仅1例失败。结论:只要掌握好治疗时机,达到限定的血象标准,按照操作原则治疗,白血病患儿乳牙根尖周炎的根管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为9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