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国外研究表明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1~ 3 ] 。为探讨目标剂量卡维地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我们将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 86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用卡维地洛和氨酰心安治疗 ,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2.
2005年4月~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9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并发症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6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及EGF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MGMT的阳性率为57.58%。EGFR的阳性率为48.48%,MGMT与EGFR的表达具有中度相关性(r=0.403)。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GMT与EGFR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P〈0.05)。[结论]检测MGMT与EGFR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和制定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高密度发酵制备重组人可溶性TRAIL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原核重组表达技术,完成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又称凋亡素2配体,Apo-2L)的中试.方法: 可溶性TRAIL编码基因插入改建的pBV220载体;在发酵过程中,控制溶解氧在30%~50% ,30℃生长6 h,42℃诱导培养4 h;菌体上清行金属亲和层析.结果:发酵液中最终菌体密度D(600)达8.0(相当于每升发酵液含15 g湿菌体),TRAIL占菌体总蛋白的40%左右,含量超过0.6 g/L.其中,所表达的TRAIL 20%~30%在上清而直接有活性,70%~80%呈包涵体.上清用亲和层析一步使其纯度达70%以上;包涵体超声破菌后经两次洗涤,纯度达到80%以上. 结论:TRAIL在大肠杆菌中达到了高表达.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草苔虫内酯对SD大鼠的致畸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标准致畸试验,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17只。草苔虫内脂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分别按0.016、0.008、0.004mg/kg给药,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大鼠于孕期第6~15天按10ml/kg体重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孕20天处死孕鼠,检查母体妊娠与胎鼠畸形情况。结果:中、高剂量组的孕鼠增重分别为67.72、11.98g,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并具有一定的剂量_反应趋势。在高剂量下,活胎率为61.4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吸收胎率和死胎率分别为20.81%、17.77%,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各受试剂量下,活胎体质量、活胎身长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和降低(P均〈0.05)。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胎鼠明显的外观、脏器以及骨骼的畸形。结论:草苔虫内酯在中、高剂量下具有母体毒性,在高剂量下有胚胎毒性。在受试剂量下有一定的胎儿毒性,但无明显的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可供毒理学研究的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机械方法分离出生后12~14天(C57B1/6JxCBA/Ca)小鼠卵巢内直径为100~130μm的腔前卵泡,96孔板单个卵泡连续培养12天后诱导排卵16h,观察卵泡发育、激素分泌和卵子形成,并将体外卵母细胞的成熟情况(IVG)与体内卵母细胞的生长情况(IVM)进行比较,以判断体外培养方法是否成功。结果分离完整卵泡率为89.74%(376/419);培养12天卵泡存活率为96.81%(364/376),有腔形成率为48.94%(184/376);卵泡和卵母细胞直径显著增加。诱导排卵后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排出率为56.38%(212/376);培养卵泡经历从腔前卵泡到卵母细胞成熟和极体排出的形态学变化,也有部分卵泡不发生腔样结构改变。体外培养卵泡分泌E2和P激素与体内分泌特征一致。IVG组4.61%(10/217)卵母细胞不能恢复成熟[停止在生发泡期(GV期)],76.50%(166/217)停止减数分裂在生发泡破裂期(GVBD期),18.89%(41/217)卵母细胞停止在第2次减数分裂(MII期)(PB);而IVM组1.24%(3/241)的卵母细胞不能恢复成熟(停止在GV期),45.23%(109/241)停止减数分裂在GVBD,53.53%(41/241)卵母细胞停止在MII期(PB);卵母细胞染色体核型完整,无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方法基本成功,可作为卵泡发育生理研究和毒理学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寻找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和 (或 )较低毒副作用的 TNFα突变蛋白。 方法 :应用巨引物二轮 PCR技术对rh- TNFα的第 80、90和 92位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 ,经过 DNA序列测定证实 DNA突变准确后 ,将突变基因的c DNA插入 p BL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 DH5α,获得表达 rh- TNFα- D3a的工程菌。 结果 :经巨引物二轮 PCR获得表达 TNFα突变蛋白的基因突变 ,经序列测定结果与设计一致 ,重组蛋白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 18.0 % ,大部分为可溶性 ,占 rh- TNFα- D3a总量的 6 0 %以上。重组蛋白经纯化 ,纯度 >98%。 rh- TNFα- D3a对 L 92 9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 ,比活性大于 5× 10 8IU / mg。与野生型的 rh- TNFα相比 ,rh- TNFα- D3a的毒性降低为野生型的 1/ 10 ,同时其保留了 TNFα的抗肿瘤活性。 结论 :rh- TNF-αD3a是一个毒性较低 ,具有较强抗肿瘤作用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复脑苏对SD大鼠的I段生殖毒性。方法:采用SD大鼠,雌雄各80只,分为3个剂量组(7.5、15.0和30mg/kg)和一个对照组(0.85%生理盐水),每组20只大鼠。雄鼠于交配前28d给药;雌鼠于交配前14d给药,给药至妊娠后第6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给药容量为1mL/100g体重,均采用尾静脉给药。雄鼠于交配后剖杀;1/2孕鼠于妊娠第14天剖杀,另1/2自然分娩。观察雄鼠、雌鼠和F1代仔鼠的相关指标。结果:复脑苏在各受试剂量下,对雄性大鼠的精子发生无明显影响,表现为活精子数、精予畸形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未引起睾丸、附睾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复脑苏在各受试剂量下,对雌性大鼠的生殖功能也未见明显影响,表现为交配率、受孕率、流产率、活胎率、吸收胎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不影响仔鼠的出生存活率和哺育存活率。结论:在受试剂量下复脑苏对雄性和雌性大鼠无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利用基于报告基因的MCF7细胞体外雌激素检测方法对壬基酚(NP)、双酚A(BPA)的雌激素样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合成人雌激素反应元件(ERE)核心片断并将其插入pGL3promoter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而成雌激素反应元件ERE调控的报告质粒pERELuc,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RELuc及内对照质粒phRLSV40瞬时转染MCF7细胞,用17β雌二醇(E2)、三苯氧胺(Tam)、壬基酚、双酚A等处理后检测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的表达。结果转染pERELuc的MCF7细胞的报告基因表达与E2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1×10-11molLE2可引起报告基因的表达,至1×10-9molL可达到最大表达值,而未转染pERELuc时与E2无明显反应,三苯氧胺可以显著抑制E2引起的报告基因的表达。1×10-6molL以上NP和BPA出现雌激素样作用。NP的雌激素样活性略强于BPA。结论本试验建立并采用的基于报告基因的体外雌激素检测方法是可行的,NP和BPA有一定的雌激素样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