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星形母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s)是比较罕见的、有一定组织学特征的胶质瘤,其发病率仅占胶质瘤的0.45%~2.8%.由于该肿瘤同时具有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特征,在起源方面一直存有争议;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缺乏对该肿瘤的认识,在诊断方面也易与其它肿瘤混淆,导致治疗不当.  相似文献   
82.
朱晓慧  杜春红 《中原医刊》2004,31(16):48-49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尤其是晚期原发性肝癌。从2001年8月~2003年1月,我们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57例晚期肝癌患者,结果表明康莱特注射液能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改善体质,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索氯乙酸路线合成二甲基甘氨酸盐酸盐的方法。方法 用氢氧化钙中和氯乙酸水溶液制得氯乙酸钙 ,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然后和二甲氨缩合 ,料液经浓缩 ,酸化 ,过滤制得二甲基甘氨酸盐酸盐。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工艺路线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 当氯乙酸投料量为 0 3mol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二甲胺 0 . 4 2mol,缩合温度 4 0℃左右 ,缩合时间 2h ,稀释水量 5 0ml。所得产品mp 189~ 192℃ ,w(DMG·HCl)≥ 96 % ,以氯乙酸计收率 5 4 .7%。结论 氯乙酸路线合成二甲基甘氨酸盐酸盐工艺简单 ,原料易得 ,安全性高 ,适合进行产业化。  相似文献   
84.
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理特征研究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本文报道7例脑中枢神经细胞瘤,复习文献并探讨其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复习1993-2001年间17例脑室肿瘤,进行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检测几种重要的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电镜观察。通过对PCNA染色和DNA含量图像分析,研究本瘤的增殖活性和DNA倍体。结果:17例脑室肿瘤中,7例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组织学检查该肿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点如由大小一致的圆形细胞组成,核圆形,点彩状,细胞核周有明显的空晕,可见神经纤维小岛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为Syn阳性。电镜观察可见较多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及含微管结构的突触。PCNA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殖指数<5%,DNA含量分析显示,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平均78%为2倍体细胞,提示为良性肿瘤。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和电镜特点,这些特点有助肿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5.
反义端粒酶RNA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反义端粒酶RNA对SMMC-7721肝癌细胞系的作用,探讨抗端粒端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式将反义端粒酶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P转入SMMC7721细胞中,经潮霉素筛选,克隆细胞株扩增鉴定后,采用TRAP-PCR-ELISA,FCM及电镜检测反义端粒酶RNA对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进行裸鼠荷瘤生长实验观察。结果: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结果为:实验组吸光度值为0.980,对照组吸光度值为2.861;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为:实验组13.8%,对照组未见有凋亡峰形成,电镜观察发现转染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裸鼠移植瘤生长实验发现,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作用,说明反义端粒酶RNA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且对其有显的促凋亡作用。结论:反义端粒酶RNA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同时显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并观察其胃肠黏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的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采用10种应激方法,包括禁食24 h、禁水24 h、夹尾(距大鼠尾根部1 cm处)5 min、昼夜颠倒24 h、4 ℃冷水游泳5 min、45 ℃环境5 min、潮湿垫料24 h、倾斜45° 24 h、行为束缚4 h、水平震荡60次/min ,45 min,28 d内随机交替处理,每天一种方法,且相同的刺激至少间隔7 d以上。造模前后记录大鼠的体重,并于造模后依次进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等行为学评估,最后脱臼处死,并收集胃、回肠、盲肠、结肠等组织,包被切片后进行HE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064)、穿越次数显著减少(P=0.0001)、直立次数显著减少(P=0.0007)、理毛次数显著减少(P=0.001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00006)、糖水偏爱显著降低(P=0.008152);病理结果显示,造模后大鼠胃黏膜及肠道微绒毛结构破损严重,细胞核轻微固缩且深染。结论 慢性不可预见性多种应激组合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组织学显示这种抑郁状态可明显损害胃肠黏膜。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晕海宁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A组术前口服晕海宁,B组、C组在术中未灌注化疗药物前肝动脉内分别注射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且价格低廉,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88.
陈美芬  王岭  朱晓慧  马中 《医学争鸣》2003,24(13):1230-1230
1资料和方法1998-01/2002-08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肿块205(女203,男2)例,年龄19~74(平均46)岁.205例乳腺肿块中,由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69例(33.7%),其中纤维腺瘤3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乳腺囊肿7例;脂肪瘤4例;慢性炎症10例;乳腺腺病6例.近红外光检查确诊61例,误诊8例;超声检查确诊63例,误诊6例。近红外光与  相似文献   
89.
MRI诊断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性血管畸形(CVM)是脑血管畸形中的一种,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随着MRI的出现及技术的发展,本病的检出和报道日渐增多,在临床工作中常可遇见.笔者收集了经MRI诊断的9例CVM病例资料,探讨MRI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0.
颅内脑膜瘤10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10例,平均年龄47.4岁,男性4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1:1.5。其中脊索瘤样型1例,黄色瘤型1例,血管瘤型4例,其余4例为非典型或间变型脑膜瘤。患者临床多有头痛、视力障碍、局限性癫痫等症状。肿瘤多位于脑表面,以大脑凸面、矢状窦旁、鞍区等部位多见;大体观察,肿瘤包膜多较为完整,边界清楚,部分病例伴有出血、囊性变及颅骨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