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掌握黑果枸杞在黑河流域中下游的资源种类及分布范围,为合理开发使用上述地区的黑果枸杞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黑河流域黑果枸杞的分布情况,采用线路调查、走访调查以及区采药农的方法,进行野外调查记载、采集、室内鉴定、分类研究。运用Arc GIS软件分析分布区域特点。基本掌握了黑果枸杞的种类、分布范围及蕴藏量,并对其种质资源数量有了了解。为合理开发使用黑果枸杞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测定的UPLC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分别在2.100~537.100、1.050~270.000、0.920~236.000、11.100~2 830.000、0.750~192.000、0.167~102.000、0.216~52.800μg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97.83%~100.08%,RSD≤3.76%。结论 UPLC较HPLC更简便、更有效,可用于秦艽中7种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筛选与当归抽薹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取抽薹和未抽薹当归植株,剪取倒数第三片功能叶中部小叶片,利用BGISEQ-500测序平台对当归叶片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再通过非冗余蛋白(NR)、核酸序列(NT)、Swiss-Prot、InterPr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KOG)、基因本体(GO)数据库进行功能基因注释。结果 抽薹当归与未抽薹当归共有93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公共数据库比对得到867个DEGs,其中505个基因有明确功能,这些功能基因中有182个上调基因。在DEGs中筛选与当归抽薹相关的基因。其中调节细胞生长的基因有CDC48CCSLA2CYCA1-1AUG8CER26At1g65390BTAF1;调节开花的基因有TPS1ALA6AP2SOCI;调节叶片光合作用的基因主要有CAB37CAP10A结论 细胞形态建成相关的基因在抽薹当归叶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抽薹和未抽薹当归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丰富了当归基因资源,为进一步开展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4.
覆膜方式对当归成药期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覆膜方式对当归成药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以白膜半覆盖、白膜全覆盖、黑膜半覆盖、黑膜全覆盖、膜侧栽培和全膜覆土6种不同覆膜方式与露地平作比较栽培当归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当归出苗率、收获株数、单根鲜重及产量覆膜栽培处理中膜侧栽培处理最低,覆膜栽培处理均较露地平作栽培提高,白膜半覆盖当归单根鲜重最大,为42.95 g/株,产量最高达6 056.25 kg·hm-2,露地平作栽培最低,仅28.47 g/株和3 087.50 kg·hm-2,白膜半覆盖、白膜全覆盖、黑膜半覆盖、黑膜全覆盖、全膜覆土和膜侧栽培依次较对照露地平作增产96.15%,91.90%,89.27%,70.65%,58.10%,13.97%。结论:在杂草较多易发生草荒的地块用黑膜半覆盖和黑膜全覆盖栽培当归能节省除草用工,实现节本增效生产;杂草较少的地块用白膜半覆盖和白膜全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55.
麻黄研究现状概述(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是常用中药,不但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更是维持荒漠生态平衡的重要物种。近年来,针对麻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用和生态方面。故对麻黄的本草文献、植物学、生态学、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麻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该文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牵牛子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分布、品质、采收加工与炮制、性味功效及配伍禁忌等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牵牛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皆以“牵牛子”为正名,主流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干燥成熟种子,古今一致;明代《本草纲目》中最早记载的“白牵牛”与今圆叶牵牛P. purpurea相似;古代最早著录的产地为今湖北襄阳一带,其后著录中产地增至全国各地;以颗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采收时间古代多为九月,今则多在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除去杂质备用;古代炮制方法以“酒蒸法、蒸炒至半生半熟、研取头末”为主,近代以来多简化为“清炒法”;性味、归经及功效也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变化和补充,明代前均为“苦、寒,有毒”,明代出现了“辛、热,小毒”之性,功效历经“主下气,治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至“利水通便,祛痰逐饮,消积杀虫”的演变;临床禁忌主要为脾肾虚弱者禁用、脾胃虚弱者禁用、孕妇禁用、不宜同巴豆、巴豆霜同用。基于考证结论,建议开发以牵牛子为主要原料的经典名方时,明确其来源应为...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钙离子(Ca2+)对蟾蜍实验性心肌损伤心电图的效应。方法采用蟾蜍实验性心肌损伤法并注入不同浓度Ca2+,观察心肌损伤后Ca2+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注入1%CaCl2后,QT间期延长(P〈0.01)、心率减慢(P〈0.01);注入2%CaCl2后心率减慢(P〈0.01)、QT间期与1%CaCl2组比较缩短(P〈0.01)、PR间期缩短(P〈0.05);注入3%CaCl2后,QT间期明显缩短(P〈0.05)、心率减慢(P〈0.05)、PR间期分别与1%CaCl2和2%CaCl2相比均延长(P〈0.05)。其余波段变化不大。结论心肌损伤后不同浓度Ca2+分别对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临床表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称为胃术后胃无力症.我院近10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比第四次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物种变化情况发现,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新增了22科309属2072种,其中包括新分布种37种;消失或未调查到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87种,隶属于87科158属。探究了时隔40年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物种变化的成因,表明此次普查从技术方法、仪器设备、人员组织、调查范围、顶层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使本次普查药用植物资源物种数大幅增长;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物种分布区狭小,或处于濒危状态,或生在悬崖峭壁。这是导致部分物种漏采漏查或未调查到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物种变化情况,为该省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现代科学化验表明[1,2],东兰墨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铁、磷等多种元素和维生素,特别富含白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天然黑色素.但有关东兰墨米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东兰墨米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血清、肝脏、大脑中SOD、MDA含量影响,探讨东兰墨米对衰老小白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为东兰墨米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